评审结果丨2025年CCF-华为胡杨林基金理论计算机与计算经济学专项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2 10:55 1

摘要:为支持我国理论计算机科学与计算经济学领域的发展,2025年6月28日,CCF理论计算机科学专委会携手CCF计算经济学专委会,共同发布CCF-华为胡杨林基金理论计算机与计算经济学专项(以下简称“本专项”)申报指南。

近期,2025年CCF-华为胡杨林基金理论计算机与计算经济学专项完成评审,共9位老师获得资助,现予以公示。

为支持我国理论计算机科学与计算经济学领域的发展,2025年6月28日,CCF理论计算机科学专委会携手CCF计算经济学专委会,共同发布CCF-华为胡杨林基金理论计算机与计算经济学专项(以下简称“本专项”)申报指南。

截止8月1日,共收到了来自33所高校与研究所的有效项目申请书42份。本专项技术委员会分别从申请项目的实用性、创新性、可行性、申请者及团队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与华为需求的匹配程度等维度进行了评审,形成初评意见后于8月26日召开的技术委员会全体会议上进行了综合评审,在所有专家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确定最终资助项目及资助金额。

8月26日举行的技术委员会全体会议由本专项技术委员会主任、CCF会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孙晓明主持。技术委员会全员出席了评审会议,本次评审过程由技术委员会秘书、上海财经大学副教授唐志皓进行评审意见记录和整理,所有信息备案可查,技术委员会专家全程列席本次评审会。

经技术委员会最终确定,本年度支持专项课题4项、开放课题5项,共9项。按照计划,本年度资助的项目将于2025年10月在CNCC会议上进行开题报告,2026年4月左右进行中期审视,2026年11月左右完成结题。

申请人单位项目名称项目类别陆垚杰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AutoRL-Sched:面向RLHF的自动调度框架专项课题舒瑶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优化与泛化理论驱动的大模型自适应量化许超电子科技大学芯片设计场景下的最小直线斯坦纳树算法优化赵登吉上海科技大学面向非均匀输入分布的多目标乘法器电路设计搜索优化程宽北京大学基于图结构的纠错码与降维算法研究开放课题冯逸丁香港科技大学面向决策优化的校准预测机制设计研究何昆中国人民大学面向SAT 求解器的 WalkSAT 理论极限与高效实穆义芬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博弈学习算法设计与系统分析徐韧喆上海财经大学创作者竞争驱动下的推荐系统算法设计

注:资助名单按姓氏排序。

专项课题

陆垚杰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副研究员,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大语言模型的知识机制、知识增强与信息抽取。近年来在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J)、ACL、AAAI、ICLR、ICML、NeurIPS 等国际顶级会议和期刊发表论文五十余篇。学术服务方面,多次担任 ACL、EMNLP、ICLR、AAAI 等国际会议的审稿人和领域主席。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级、部委级科研项目、企业合作项目。曾获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并入选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优秀博士论文。

舒瑶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人工智能学域助理教授(副研究员)及博士生导师。于2017年本科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师从何琨教授;并于2022年获得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机学院博士学位,师从Bryan Low教授。其博士研究荣获院长研究卓越奖和新加坡IMDA卓越奖(最佳博士论文)。

专注于理论驱动的优化与学习,在黑盒优化、学习理论、大语言模型、自动化机器学习以及以数据为中心的人工智能等前沿方向取得了显著成果,已在ICML、NeurIPS、ICLR、AAAI、ACL等顶级会议上发表20余篇论文。致力于发展统一的理论框架,并设计高效、稳健的算法,以全面提升人工智能系统的效率、个性化和安全性。同时,积极服务学术社区,担任ICML、NeurIPS、ICLR等人工智能顶级会议的审稿人,并荣获UAI 2025 Top Reviewer和ICLR 2025 Notable Reviewer称号,更受邀担任ICLR领域主席。

许超

电子科技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组合优化和算法的基础研究,在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SICOMP, SODA等组合优化和算法的国际顶级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海外)项目。

赵登吉

上海科技大学

信息学院常任副教授(终身教职)、机器人中心主任,CCF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专委、计算经济学专委、理论计算机专委执委,CCF-AI多智能体系统学组秘书长,CCF YOCSEF上海副主席,CCF/IEEE高级会员。于2006年至2016年先后留学西班牙、德国、澳大利亚、法国、日本和英国。主要研究是算法博弈论、多智能体系统和AI Agents。开创了社交网络中的机制设计和在线合作博弈中的激励早加入问题,并分别在AAMAS 2021和AAAI 2025独立发表了两篇Blue Sky Ideas论文,以建立相关研究的议程。研究获得了包括AAMAS 2024、PRIMA 2022在内的四项国际顶会的最佳论文奖,并受邀在IJCAI 2022上发表Early Career Spotlight演讲。国际多智能体系统基金会(IFAAMAS)自2002年成立以来来自中国区的首位董事会代表,也是IFAAMAS旗下旗舰期刊 JAAMAS 的副主编。获得了2017上海市青年东方学者,2022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两项(2024和2022)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和两项(2024和2021)上海市重点课程。

开放课题

程宽

北京大学

博士,现任计算机学院助理教授,博雅青年学者。2019年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9年至2020年在德克萨斯奥斯汀大学担任博士后。研究领域主要包括随机计算复杂性,编码理论,机器学习等。目前在理论计算机科学主要国际学术会议期刊FOCS、SODA、CCC、ICALP、JACM、TIT等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并做多次报告。代表性工作包括有限空间随机计算的去随机化,以及编辑距离纠错码高效算法。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并担任理论计算机科学期刊TCS编委。

冯逸丁

香港科技大学

工业工程及决策分析系助理教授。在加入香港科技大学之前,曾先后在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及微软研究院新英格兰分部担任博士后研究员。于2021年获得美国西北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并于2016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ACM班,获学士学位。

研究兴趣位于运筹学、经济学与计算,以及理论计算机科学的交叉领域。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 Management Science、Operations Research 等国际顶级期刊,以及STOC、FOCS、SODA、EC、ITCS、WINE 等理论计算机科学与计算经济学重要会议上。曾获得INFORMS Auctions and Market Design Michael H. Rothkopf青年学者论文奖,以及APORS青年学者最佳论文奖。

何昆

中国人民大学

副教授,博士毕业于中科院计算所,曾任中科院计算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获中科院院长特别奖、CCF优秀博士论文奖、计算所百星等荣誉。主要从事理论计算机领域尤其是概率方法的研究,解决多个由哥德尔奖得主、莱布尼茨奖得主提出的开放问题,在理论计算机顶会STOC、FOCS、SODA上发表论文多篇。

穆义芬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博弈论与博弈学习理论。2005年于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哲学双学士学位;2010年于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运筹学会博弈论分会理事、CCF计算经济学专委会执委、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博弈学习演化与自适应控制机制”团队负责人、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数学与信息技术交叉研究部“复杂系统博弈理论”方向联合负责人、期刊 Journal of Dynamics and Games编委. 曾获“关肇直青年研究奖”,研究论文获2024年关肇直奖(2/1672),2023年the 8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Advanced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Intelligent Informatics(IWACIII) Young Researcher Award,2022 年IEEE CSS Beijing Chapter Young Author Nomination Prize等。

上海财经大学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理论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助理教授。本科与博士均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并曾赴美国杜克大学计算机系理论组进行访问交流。主要研究方向为算法博弈论与机器学习,目前已在人工智能领域国际顶级会议和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包括 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ICML、NeurIPS、ICLR等,部分研究成果被国际知名科普媒体《Scientific American》专题报道。曾获上海市2024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启明星培育计划(扬帆专项)资助。

来源:CCFvoice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