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一则关于特朗普的离奇传闻甚嚣尘上,不少媒体相继跟风,臆测特朗普已经死亡。这一毫无根据的谣言,在网络上引发了一阵不必要的波澜,而所谓的“证据”,更是牵强附会,漏洞百出。
近日,一则关于特朗普的离奇传闻甚嚣尘上,不少媒体相继跟风,臆测特朗普已经死亡。这一毫无根据的谣言,在网络上引发了一阵不必要的波澜,而所谓的“证据”,更是牵强附会,漏洞百出。
事情的起因颇具戏剧性。据说,自8月26日起,特朗普未再公开露面,六天多时间,未出席任何官方会议。一张记者拍下的照片,成为他最后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的记录。造谣者很快从这张照片里挖出了所谓证据。有人放大照片并加滤镜后称,特朗普脸色苍白,额头明显肿起还用帽子遮挡;更有人聚焦他的手部,指着手背上的黑斑,声称这就是严重健康问题的信号,甚至将其与生命垂危强行关联,试图坐实他健康恶化的猜测。
与此同时,美国副总统万斯“若特朗普遭遇不测,自己已准备好接班”的言论,也成为造谣者的证据之一。看美国的刘博士,跟风臆测特朗普死亡的不负责任表态,更是让谣言有了发酵的土壤。(话说,刘博士在头条消失半年之久,难道网友也可以认定他已经死亡吗?)
但稍加推敲便知,这些所谓“证据”根本站不住脚——手部黑斑可能是老年斑、色素沉淀等常见生理现象,仅凭一张加了滤镜的照片就断定健康危机,本身就是对医学常识的无视;万斯的言论是副总统职责范围内的常规表态,与“特朗普病危”没有任何直接关联。
其实,这不是特朗普第一次被传死亡。此前,就多次有媒体造谣他已离世,但每次都被事实打脸。而这次,特朗普在8月31日晚于个人社交媒体上发的“晚安”二字,本就是对谣言最直接的回应,可那些传播他死讯的人,却选择性忽略这一事实,依旧沉迷于编造“证据链”。
背后的动机其实不难揣测。特朗普在政治舞台上一直是备受争议的人物,他的政策和行事风格树敌不少。部分势力或许想通过传播这类谣言,扰乱他的政治布局,影响其支持者的信心。但这种靠捕风捉影、歪曲细节制造谣言的行径实在低级,不仅对特朗普本人不公,也误导了公众。
比如刘博士,由于一心支持乌克兰,而特朗普不愿意继续军援,所以这几个月,恨特朗普恨到了骨子里。他连续发文传播“特朗普已死”的谣言,其原因就在于此。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谣言传播速度极快。我们应保持理性和冷静,不轻易相信和传播没有根据的“证据”,对公众人物的健康和动态,更要以官方消息和可靠报道为准。那些热衷于编造谣言的人,终究会因自己的恶意揣测,让信誉彻底扫地。
来源:谈古论今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