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GenZ(1997年~2012年出生的一代)作为新一代消费主力,正以其独特的生活方式重塑市场格局。
年轻人需要嵌入生活系统的“六大情绪补丁”
GenZ(1997年~2012年出生的一代)作为新一代消费主力,正以其独特的生活方式重塑市场格局。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Z世代人口约有2.6亿,而他们所创造的消费规模却已占到整个市场的40%。不久的将来,Z世代将成为品牌争夺的核心消费群体。
他们不仅用“吃谷”填补精神空洞、用“发疯头像”对抗职场规训,还用“重新养育自己”缝合成长创伤、用“重启人生”对抗焦虑...
今天辰木将透过“悦己消费”“职场发疯”“嗑CP”等2025年六大年轻人生活趋势,洞察其背后的情绪缺口以及品牌破局的关键。
Part 01
面对家庭:课题分离
趋势①:东亚父母行为大赏
“东亚父母”已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年轻网民将“爱扫兴”、“拧巴”、“控制与压迫”等行为特质归结为东亚文化系统的产物,并将这类父母形象统称为“东亚父母”。
热度:“扫兴式父母”全网互动量7w+“内疚式教育”全网互动量2w+
趋势②:重新养育自己
面对暂时无解的家庭关系和代际矛盾,年轻人决定从矛盾与挣扎中抽离出来,把自己当做父母,重新养育自己一遍,以此疗愈内心的创伤,完成自我救赎。(如补过成人礼、选择“电子父母”、一人即可成家)。其本质是摆脱家庭道德绑架,追求个体价值认同。
热度:“一人生活”笔记数超百万
品牌启示
年轻人对家的期待没有变,但是爱是前提。品牌可多从年轻人的视角出发,解读爱与家庭,同时更加关注个体生活的需求,比如一人食、一人居、一人行的多元场景。
案例分享:德施曼智能锁
发布小红书笔记《大半夜不敢点外卖了!女生独居才懂的恐惧》演绎独居女生凌晨点外卖遇见行为怪异的外卖员。
产品种草契合独居人群对于功能性、安全性的需求,引起用户共鸣。互动量50W+,评论内容热词中“门锁”位列TOP12
Part 02
面对社交:灵活选择
趋势①:万物皆可搭
Z世代拒绝深度情感绑定,追求“低投入、高灵活”的社交模式,通过“搭子”满足场景化需求(如短暂陪伴型搭子/日常固聊型搭子/兴趣吸引型搭子/目标督促型搭子)。
在降低了社交压力的同时又避免情感消耗,通过功能性关系缓解孤独感。
热度:小红书“搭子”笔记24w+篇,互动量4479w+
趋势②:圈层玩家
社交媒体算法带来了极致细分的兴趣圈层,使不管持有什么爱好的年轻人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分享自己的兴趣与热爱。
热度:乙女游戏圈全网互动量1.81亿,娃圈全网互动量2.08亿,露营圈全网互动量10.68亿
品牌启示
轻量化社交需求爆发,年轻人追求“低成本、高灵活性”的关系,品牌该如何用“轻关系”撬动9,200万孤独市场呢?
随着宠物逐渐成为年轻人最亲密的伙伴,越来越多的养宠人士将宠物视为朋友和家人,品牌可以从“萌宠”切入,建立与年轻人沟通的方式。
案例分享:霸王茶姬“宠物友好季”
01 宠物周边套餐
2024年8月霸王茶姬在全国开启“宠物友好月”活动,推出伯牙绝弦“会友陪伴”萌宠主题包材&周边。
02 人宠共享空间
以空间为媒,将门店变为人宠共享的温馨空间。店内设置专门的宠物休息区,配备柔软垫子、清洁水碗以及宠物玩具,引发自媒体打卡,社交媒体互动量超1263.9万。
Part 03
面对自己:悦己第一
趋势①:一边“吃谷”一边“痛”
谷子是由喜欢二次元的年轻人发展出的一个新兴词汇,指的是动漫、游戏等文化中衍生的周边产品,尤其是与角色相关的物品,如徽章(又名“吧唧”,来自于徽章英文Badge谐音)、卡片、玩偶和挂件等。
同时吃谷人将具有二次元元素的物品作为包的装饰,这样挂满人物徽章和玩偶等周边的包包便叫作“痛包”。
如今,局限于二次元圈的“吃谷”和“痛”文化逐渐渗透到三次元世界。年轻人将喜爱的角色和人物周边视为情感寄托,作为“精神代餐”,以此抚慰疲惫的心灵。
热度:泛二次元用户达5亿人次,社媒话题声量达8.96亿
趋势②:没福硬享
与老一辈崇尚的“勤俭节约”、“先苦后甜”的生活理念不同,新一代年轻人更倾向于“花式爱自己”,“没福硬享”成为他们的生活态度。
热度:“没苦硬吃”全网互动量206w+,“w没福硬享”全网互动量75w+
品牌启示
年轻人通过“即时满足”对抗焦虑,本质是对传统“延迟满足”价值观的叛逆,注重享受当下、及时行乐,在这种“悦己消费”狂飙的当下,品牌如何用情绪价值收割年轻人呢?比如jellycat就踩中了当下年轻人的悦己需求,为年轻人提供深层情感陪伴。
案例分享:Jellycat
01 场景营销
通过快闪店将玩偶融入具体场景,比如为蛋糕玩偶询问顾客对奶油的偏好。这种沉浸式互动让消费者感受到玩偶的“生命感”,强化产品的情绪价值。
02 人格化IP
从外观来看,jellycat的毛绒玩偶都有一双标准的豆豆眼和一张微笑的嘴巴,似乎瞬间就拥有了人类的表情。并且还为玩偶赋予名字和故事(如“巴塞罗熊”“忧郁茄子”),成为年轻人的“电子布洛芬”。
03 社交裂变
鼓励用户带玩偶旅行打卡,UGC内容反哺品牌传播。
Part 04
面对工作:有限反抗
趋势①:让老板摸不清的精神状态
年轻人用戏谑方式对抗职场PUA,通过“上班恶心穿搭”“让老板失去沟通欲望的头像”等行为表达无声抗议。在无力改变结构性问题时,通过幽默化解焦虑,重获掌控感。
热度:“上班恶心穿搭”全网互动量1775w+,“让领导失去沟通欲望的头像”全网互动量207w+
趋势②:65岁正是闯的年纪
面对延迟退休政策带来的“绝望感”,年轻打工人们展现了苦中作乐的智慧,通过表情包和搞笑创作,戏谑地描绘了当下的工作困境和未来的职场场景。
热度:“牛马”全网互动量达2.4亿
品牌启示
当恶心穿搭、65岁还要打工频频刷屏,品牌如何用“黑色幽默”化解牛马打工人的焦虑呢?
案例分享:RIO请林黛玉整顿职场
01 反差感
林黛玉“柔弱才女”标签 vs 职场“犀利吐槽”,制造冲突记忆点。
02 情感共鸣
通过“黛醉上班文学”系列海报,将黛玉的敏感、傲娇转化为打工人的情绪出口,引发共鸣,最后通过微醺解压,进行产品绑定,形成完整情绪价值链。
Part 05
面对爱情:爱情旁观者
趋势①:爱情还是看别人谈得甜
对于当下对爱情持“可有可无”态度的年轻人来说,围观恋综成为他们的无痛恋爱的方式。
热度:恋综《心动的信号》全网互动量1.09亿,恋综《换乘恋爱》全网互动量917万。
趋势②:我的CP一定要结婚
年轻人尤其是女性是“嗑CP”的忠实爱好者。她们的“嗑点”广泛——万物皆可组CP;她们擅长从细节中“找糖”,常常为虚拟情感牵动情绪。
热度:“昀牵孟绕”全网互动量达2.13亿,“忘羡CP”全网互动量1.03亿
品牌启示
年轻人为何只嗑CP不恋爱?因为年轻人的恋爱观开始脱离传统的恋爱叙事,与过往追求长期、稳定的恋爱结果不同,当下的年轻人更加关注“自我”。
所以品牌应该将沟通的核心回归到消费者自身,强调事件对个人成长与自我提升的意义,或者是拓宽视角,展现多元化的“爱”。
案例分享:Blank me
2024年520前夕发布了“一半是我,一半才是爱”的广告片,诠释多样爱的形态。
讲述爱的可以是“我”,也可以是我任何所向往的东西,无论是闺蜜、爱宠、爱人,爱没有唯一的定义,打破了传统爱情叙事,关注个体成长与过程体验。
Part 06
面对未来:重启人生
趋势①:重启人生,走向旷野
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尝试积极生活,响应网络上“重启人生”的号召,重新找回生活的秩序感与掌控力。同时面对日渐缩窄的人生通道,和被资本异化的自我,年轻人们发出“人生是旷野”的呼喊。
热度:“自律打卡”全网互动量4w,“人生旷野”全网互动量1.8亿
品牌启示
从摆烂与自律的极限拉扯,可以看出年轻人渴望“秩序感”与“可控进步”。
品牌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可以与消费者共同探索自我,陪伴他们成长,同时注重消费者精神体验的新五感(从原生感、松弛感、存在感、社交感、氛围感切入),帮助年轻人破除焦虑,重拾对未来的信心。
案例分享:霸王茶姬“醒时春山”
霸王茶姬“醒时春山”系列在春日上新,以一杯春茶为媒介,倡导健康生活,传递轻盈状态,捕捉到年轻消费者的生活方式的“松弛感”
01 偶像符号赋能
签约王鹤棣为全球健康合作伙伴,推出“CHAGEE醒春操”,将饮茶与轻运动结合,弱化消费行为的功利性,强化“春日焕新”的生活仪式感。通过偶像的健康形象,传递“茶饮是健康生活方式一部分”的理念。
02 产品价值升级
新品“醒时春山”,自带低GI值属性(热量小于一颗番石榴),产品的低负担与消费者对身心松弛的需求挂钩,塑造“喝春茶=拥抱轻盈生活”的认知。
成功破局的品牌早已深入到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与精神世界中——Jellycat用毛绒玩偶搭建起成年人逃避现实的乌托邦,霸王茶姬借“宠物友好”撬动孤独经济的社交缺口。
2025年,胜负手不再是流量争夺,而是谁能以“数字原住民”的思维,在年轻人重构的生活图景中扎根。
品牌也需从“价值输出者”进化为“数字生活服务商”的角色,成为年轻人的“人生旷野”中不可或缺的同行者。
来源:辰木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