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于最近早上醒来总会尴尬不已,因为晚上入睡后总是流口水,起来后枕头都是湿的,一次两次还好,但最近老于睡着后流口水频次太高,妻子担心他她身体出问题,就催促他去医院检查看看。
感谢你的阅读,友情提醒: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问诊。
老于最近早上醒来总会尴尬不已,因为晚上入睡后总是流口水,起来后枕头都是湿的,一次两次还好,但最近老于睡着后流口水频次太高,妻子担心他她身体出问题,就催促他去医院检查看看。
但老于不以为然,睡觉流口水虽然不雅观,但又不影响正常生活,自己身体也没啥异常,干嘛花那部分冤枉钱?老于开玩笑说,这是自己是睡得香才流口水的。
其实,睡觉流口水是很多人都遇到过的,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床头湿漉漉的,特别是在办公室等场所午休时,生怕别人看见此时的场面而社死。那么,睡觉时流口水有什么特殊的生理意义吗?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讨论一下。
睡着后流口水,与睡得香其实毫无因果关系,反而可能是提示身体一些不佳生活习惯,在讲这个问题之前,要先搞清楚口水是怎么产生的。
口腔内分泌的唾液,就是老百姓口中的口水。分泌唾液的腺体被称为唾液腺,包括腮腺、舌下腺和下颌下腺以及其他一些小的唾液腺。这些腺体产生的唾液经过导管的输送被运输到口腔内,发挥其生理作用。
唾液的主要成分是水,作用是保持口腔黏膜以及牙齿的洁净和湿润,保护粘膜,以及溶解食物,使其更好被吞咽。
除此之外唾液中还包括多种活性酶,比如淀粉酶、溶菌酶、生物活性物质、黏液素等。
淀粉酶与食物混合后,可以初步对食物中的淀粉进行消化,分解为麦芽糖,所以在很多时候我们吃主食细嚼慢咽,就会发现越嚼越甜;
溶菌酶、球蛋白和黏液素等物质,三者合力吸引口腔细菌的“火力”,并将一部分口腔中的细菌杀灭,起到保护口腔内组织的作用。但是,口腔唾液,并非万能的消毒液,其中能消毒杀菌的物质比较少,不要用于其他部位伤口的消毒,以免耽误正常治疗。
健康成年人每天唾液的分泌量为1-1.5L,这些液体在大脑皮层有条不紊的安排下,发挥重要的生理作用。唾液的正常分泌,一种情况与食物有关,当我们看到美食,想象其味道;吃到食物,进行咀嚼时,都会分泌大量唾液,辅助食物的消化。
另一种情况则与食物无关,在静止状态下,唾液也会安静的分泌,特别是在有情绪变化、口腔内干燥时,唾液的分泌量增加。
这两种情况的唾液分泌量基本持平,各占一半,正常情况下,前者会随食物进入消化道,而后者则被我们无意识咽下。
而唾液的组成成分,一般不会有很大变化,除了极少数情况,存在病毒感染,比如新冠病毒,唾液中也可能含有病毒,病毒检测也可以通过唾液进行检测。
如果随意吐唾沫,或说话有飞沫,还可能传染给别人,别随意吐痰和唾沫,外出最好戴口罩,防止飞沫传播。
正常情况,唾液分泌受大脑皮层调控,白天多夜间入睡后减少,并且在生理调控下,不会有口水流出。而因某些特殊情况,出现管理失控,就会口水“泛滥”,特别是在入睡后,口水更不受控制而流出。随着年龄增加,面部肌肉松弛,老年人流口水的情况更常见。
除此之外,最常见的原因就是不良睡姿,在侧卧、趴着睡时,头部大部分重量会压迫面部肌肉,特别是下颌和嘴附近,嘴巴难以像其他姿势一样,自然闭合;而且趴着睡时,气道因舌头阻挡而呼吸困难,为了保证空气顺利进入身体,嘴会不自觉张开获取空气,唾液会不受控制流出。
此外睡觉时习惯将手放在腮上、习惯性用嘴进行呼吸,也会出现睡着后流口水的情况。因此流口水与睡得香之间,并没有确切的因果关系。
相反,不存在坏的睡眠习惯且入睡后流口水,也要警惕是某些疾病作祟,要引起重视,及时查明原因。
睡觉时偶尔流口水并无大碍,但经常性流口水,可能是唾液不受控制,存在某些病理病变。
1.鼻炎
慢性鼻炎问题会使鼻腔不通畅,为了保持呼吸通畅,鼻炎患者不自觉通过口腔呼吸,这个群体包括鼻息肉、过敏性鼻炎、鼻甲肥大、感冒鼻塞等人群,而口腔呼吸,会加速水的流失,在夜间会出现咽喉、鼻腔干疼、口渴的症状。即便及时补充水分,无法根治也难以完全缓解。
要解决这类人群睡觉流口水、夜间容易干渴的问题,可以用抗组胺药联合激素类鼻喷剂、鼻腔冲洗液等。
其中能收缩鼻黏膜血管的鼻用减充血剂,比如呋嘛滴鼻液、盐酸羟甲唑啉滴鼻液等,可减轻黏膜水肿、鼻塞症状。但这类药治标不治本,使用时间过长还会引起鼻黏膜反跳性供血,加重鼻塞症状,最终产生依赖性。因此不可连续使用一周以上。
糖皮质激素类鼻喷剂,发挥抗炎作用,可以减轻鼻腔炎症,缓解鼻黏膜水肿,是鼻炎治疗的首选药物。如果鼻腔干燥严重,还可用复方薄荷脑滴鼻液滴鼻,保持鼻腔黏膜的湿润,防止水分流失造成鼻腔干疼。
2.口腔问题
如果存在口腔溃疡、牙龈发炎等口腔疾病,炎症的存在会刺激口腔分泌更多的唾液,特别在入睡后,机体处于静止状态,口水吞咽这种非条件反射频率降减少,口水就会不受控制,从口中流出。
此种原因造成的口水,异味比较大,呈淡黄色,还可能会有较小的食物残渣。
这是由于长期不注意饭后牙齿的清洁,食物残渣在牙齿或口腔间隙中堆积发酵,最终细菌滋生而造成炎症。
早晚刷牙时间每次要超过三分钟,刷牙的力度适中,牙齿每个切面都要顾及到;少喝碳酸饮料,喝完后及时漱口;睡前喝牛奶后也要在刷牙之前;还要定期洗牙并进行口腔问题的检查。
另一种情况是有龅牙、假牙等,牙齿的咬合不够密切,存在缝隙,嘴巴可能合不拢。在白天醒着的时候可能,还有意识得将双唇闭拢,可夜间入睡后,则控制力下降,同时面部肌肉更加松弛,口水会不自觉流出。可以采取仰卧位姿势入睡,能让唾液轻易溢出口腔。
3.脾胃问题
脾胃出问题,导致入睡后容易流口水的原因,可以从西医和中医两方面入手。
从西医角度讲,胃存在食管反流问题,在躺下后胃内的食物、液体以及胃酸,会顺着食管反流,严重者会从口腔溢出。反流出的液体酸性强,不仅会刺激食管等部位,使患者感觉烧心、反酸,同时导致食管神经的反射异常,令口腔分泌更多的唾液。特别是在平躺后入睡后,患者可能频繁吐唾液。
出现这种情况,可以服用奥美拉唑等药物抑制胃酸的分泌,联合增强胃动力的药物多潘立酮等加速食物的消化,改善胃食管反流。另外在睡前三小时内,尽量不要进食或大量喝水,餐后适当走动加速食物消化吸收。
在入睡时,抬高床头,使患者上身与床形成一定角度,能减少胃反流的发生。
从中医角度考量,脾胃功能不佳,对水的制约作用减弱,患者体内湿气足,入睡后不自觉流口水。最常见的就是小孩脾胃还未完全发育,普遍虚弱,会不自觉流口水,而成年人则基本无此现在。
但如果脾胃失调,体内湿气足,处于病理状态,入睡后也会无意识流口水。出现这种问题,可以改变饮食习惯,少吃生冷、油腻食物,增加运动量,增强脾胃功能,或就医治疗。
除了以上三种原因,会导致入睡后口水不受控制泛滥,还有一些疾病也会出现口水的分泌量增加。
比如中风或帕金森的患者,前者大脑正常功能受损,部分区域无法支配相对应的部位,面部肌肉瘫痪,唾液分泌异常,都会出现患者口水增多;后者大脑老化,吞咽困难,口无法紧闭,也会出现不自觉流口水。
要想睡醒后不尴尬,除了从根源上解决上述疾病,还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不让口水益处。
存在疾病原因导致流口水,要及时检查治疗,查明原因,阻止病情恶化,有些甚至能将病情控制在最初阶段,比如中风前,其实就有部分患者有流口水的症状了,这是由于颈动脉、椎动脉内存在堵塞、狭窄等问题,此时查明病因进行救治,远比病发后再处理对身体造成的伤害小。
如果是睡姿问题引起的流口水,则睡觉时要注意别侧躺或趴着,别用手托腮睡觉,尽量平躺,选择适合高度的枕头,保持颈部放松,轻松睡个好觉。
睡觉时刻意减少用嘴呼吸的频率,提醒自己要用鼻腔呼吸,逐渐改掉入睡后张口喘气的坏习惯。
入睡前别让大脑过度兴奋,不要刷搞笑视频、看情节节奏紧凑的文艺作品,使大脑在安静状态下入睡,能减少对神经中枢的刺激性,减少唾液的分泌。
健康人群正确睡姿,很少出现经常流口水的情况,而如果频繁发生,则可能提示身体出现某些问题,轻者如口腔疾病,鼻炎,重者如胃食管反流、中风等。所以,别不把这个问题当回事,有异常及时查明病因,后期治疗才更简单。
1.《睡觉流口水正常吗?有几种情况是身体在报警》丁香医生2024.8.22
2.《睡觉时流口水,当心这4种病找上门!千万别忽视!》科普中国2023.3.31
来源:医师胡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