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始终秉持“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为中心”的理念,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群防群控”的原则,以“1533”工作举措,全面落实各项措施,构建起覆盖“预防、监测、救治、宣传、保障”全链条的立体化防控体系,为全旗人民群众筑牢公共卫生安全屏障。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始终秉持“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为中心”的理念,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群防群控”的原则,以“1533”工作举措,全面落实各项措施,构建起覆盖“预防、监测、救治、宣传、保障”全链条的立体化防控体系,为全旗人民群众筑牢公共卫生安全屏障。
锚定“1个”防控目标。制定印发了《杭锦旗布鲁氏菌病防控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4-2026)》,组建由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全旗布病防控三年攻坚行动领导小组,组织召开调度会议6次,通过科学锚定“人间布病病例逐年下降、遏制布病危害”的攻坚目标,精细分解防控任务,精准压实防控责任,布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截至8月底,全旗网报人间布病病例115例(其中,旗内报告64例,旗外报告51例),同比(2024年244例)下降52.87%。
夯实“5个”防控环节。一是夯实高危职业人群摸排环节。压实网格管理员责任,对辖区高危职业人群开展逐户逐人排查,建立台账并动态更新,细分养殖、加工等五类高危人群。二是夯实病例报告处置环节。构建“旗疾控中心报告流调、旗卫健委推送、苏木镇摸排组织、基层卫生院检测筛查”的高效联动机制,形成责任明确、协同有力的防控闭环。针对五类高危人群,通过定期开展专业化健康防护培训与精准初筛检测,严格落实病例流调及病例周边住户摸排制度,确保“发现一例、干预一例”。三是夯实筛查消毒源环节。通过“集中筛查、上门筛查、门诊筛查”等方式,对高危职业人员、病例周边重点人员开展虎红初筛检测,目前已完成1.23万人份初筛。此外,全面强化入户消杀技术指导工作,实现布病阳性患者家庭及养殖场所消毒消杀全覆盖。四是夯实市场流通监管安全环节。旗市场监管局加强市场流通肉食监管,旗农牧局严格落实动物检疫申报、落地报告制度,加强对跨省调运种用乳用动物监管。在全旗范围内建成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收集点58处,实行集中收集、定点处理。五是夯实畜间免疫环节。推行“整村推进+第三方服务”模式,坚持“村不漏户、户不漏畜、应免尽免”的原则,开展全畜免疫。截至目前,全旗已免疫238万头只牲畜(其中,2024年免疫108万只,2025年免疫130万只),群体免疫密度超90%。
规范“三位一体”治疗。旗疾控中心统筹业务指导与技术支撑,定点医疗机构(旗人民医院)聚焦精准诊断与高效治疗,基层医疗机构则重点落实随访监测与健康宣教,形成“防、治、管”无缝衔接的患者“三位一体”闭环管理机制。截至目前,布病患者急性期规范化治疗率达100%、治愈率达98.51%,慢性化率控制在8%以内,以科学化、精细化的防治举措,切实守护人民群众健康福祉。
建立“3项”保障机制。一是建立奖惩制度。对无疫苏木镇一次性给予50万元奖励,无疫嘎查村(社区)一次性给予2万元奖励;属地苏木镇、企业优先协助“示范户”销售牛羊肉;对及时举报未经检疫私自引进畜禽者及病死牲畜未按规定无害化处置等行为,每次给予举报人现金奖励500元;对拒不配合牛、羊免疫的农牧户养殖场(户)及收购销售已检测出布病阳性羊只的动物贩运人员,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依法处理。二是建立健康干预制度。开展嘎查村(社区)“五个一”巡回健康服务(即“每到一个嘎查村(社区)举办一次业务培训和健康讲座,开展一次义诊活动,进行一次血清学检测,发放一个健康干预包,填写一张调查问卷”)。今年以来,累计举办健康讲座450场次、对网格员和嘎查村“两委”进行业务培训90场次、开展义诊90场次、血清血检测1500人份、发放干预包12000余个、填写调查问卷10000余人份、设立健康教育专栏90个,实现苏木镇、嘎查村(社区)“点对点”健康干预全覆盖。三是建立协同会商制度。旗卫健委与旗农牧局、旗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建立联防联控机制,不定期联合召开布病防控研判会商会,相互沟通协调,研究全旗布病防控形势。
下一步,杭锦旗将重点强化“四勤”措施(勤宣教、勤筛查、勤会商、勤管理),完善医防协同机制,规范诊疗管理,继续推进布病“三位一体”综合防治管理模式,提高布病患者治愈率,力争2026年实现新增发病率再降30%的目标。(贺峙霖)
来源:内蒙古法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