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个人要坚持梦想不放手,需要的努力只有自己才知道,不去尝试永远不知道原来需要付出的是那么多,但是一旦尝试了就不会想到要放手。终于你开始明白,感情和梦想都是冷暖自知的东西,不再去跟别人解释自己,关于未来只有自己明白。你终于明白从当初离开故乡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你
Hello, 大家好,
我是维夕上校老师~
今天主要和大家聊聊我的那些,努力的小故事....
“一个人要坚持梦想不放手,需要的努力只有自己才知道,不去尝试永远不知道原来需要付出的是那么多,但是一旦尝试了就不会想到要放手。终于你开始明白,感情和梦想都是冷暖自知的东西,不再去跟别人解释自己,关于未来只有自己明白。你终于明白从当初离开故乡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你无法回头的青春。”
忘记了在哪里看到上面这些温暖的话,只是记得在当年备考托福的时候,我曾默默把它们摘抄在笔记本上,时刻鼓励自己。
夜,深了。
突然灵感源源不断,于是咬咬牙,把记录自己十多二十年的努力,奋斗的小故事,整理成文字,以后也可以做成小视频。
希望这些文字,触动人心。
也希望这些小故事对那些还在迷茫,不知所措的学生,小朋友有一点点启发,正能量的影响。
"很久之前,我就想和大家讲讲我的故事。
那些年,像一场快进的电影——
但每一帧,都刻在脑子里,清晰得像是昨天。"
高中我也有幸和DeepSeek的创始人梁文锋就读于吴川一中。
和梁文锋不一样的是,我智商一般,为了考上吴川一中,在我们那个小城镇的中学,我每天都是第一个到教室,最后一个离开教室的。
有时候,国庆节等节假日,我和另外一个同学会一起从小农村的家里骑车20分钟左右到城镇中学的教室,继续学习,学习完再回家。
那时候的时光,真的非常的纯粹而美好。
那时,每天6点多,学校的广播一直在播放刘若英的《后来》
到了后来,我还记得初三那年,每天自习到最后的时候,教室播放的是光良的《童话》...
就这样我坚持了三年。
从初一在班里中等到后来初二的期末考到班里的第一。并且在初三的时候,考上了那时县城最好的高中:吴川一中。
小城镇的中学寄宿条件非常一般。
十多二十人的宿舍,没热水,没风扇,更不要说有空调了。
一到夏天,热得要命。一到冬天,洗澡都是用冰冰冷冷的水洗澡的。而且,有时候洗澡间也没的。只能到教学楼的洗手间那里,用冰冰冷冷的水洗澡。
那种冰冷,从头到脚,我现在还印象深刻。以至于如今,每天晚上有热水洗澡,我都感觉非常幸福了。
后来快毕业的时候,中学的崭新的宿舍楼盖好了。但是我也毕业了.....
到了高中,住宿条件变得好很多了。每次到周日晚上,大家到返回学校宿舍的时候,舍友都不明白为什么我经常要回学校洗澡。
只是因为在农村我家里没一个像样的洗手间。冬天洗澡的热水都是要自己用木柴煮热,然后在外面洗澡。
在夏天的时候,经常是到外面的江里和其他小伙伴一起游泳洗澡就过去了。夏天太热,经常是要在平房的屋顶,直接铺凉席就这样睡的了。
那时候,我的家里条件确实非常一般。我父母两个人种田,要养活4个小孩。还要支持4个小孩上学,一直到每一个都大学毕业。
我爸爸年轻的时候,据说,得了一场大病,做了两场大手术。要不是家族的长辈的支持,差点没了。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的父亲还是疼痛坚持种田种菜,然后凌晨3、4点骑单车拉菜去县城集市卖掉。
所以我亲身体会到什么是父爱如山。
这么多年,我遇到了这么多家长,也深切体会到天下父母对孩子那无比坚定、深沉的爱。
因为家里是务农的,所以我也不例外,也跟着爸妈种番薯、插秧、割水稻、种菜,然后后来我父亲去海南尝试做生意的时候,经常我也要凌晨2,3点跟着我妈妈到农田里,拿着手电筒割菜。有时候凌晨4、5点的时候,我会跟着我妈妈一起骑着三轮车。把收割好的菜拿去城镇卖掉。
有时候,我妈妈一个人把菜拿去城镇买。我就得一个人在月夜风高的晚上,一个人从黑漆漆的农田里回到家里。一个人走那样的夜路,两边都是竹子、大树。10多20分钟的路,是那么的漫长、恐怖。那时候,我可能还是小学或初一的时候。
而我从还没读小学也开始了养牛,一直到我高二的某个夏日。那头我养了十多年老黄牛终于熬不住,病倒了。那天,听到她走后,我从高中赶回去,像往常那样,抱着她,偷偷哭肿了眼睛。
因为在我的童年里,我和她形影不离十多年了。她早已经是我最好的朋友。
以至于后来我很多年,经常夜里梦到她。
高一那年我迷上了学习英语。每次中午吃完饭回到宿舍,因为宿舍灯光昏暗,我就一个人拿着有声的英文杂志读物,坐在宿舍门口,一边听音频一边看英文杂志(有声英文杂志)。
以致后来经常很多时候,每当我心情不好的时候,我就会听那些浪漫,动人的有声杂志。听听Byran 拜伦诗人的She walks in beauty....
高中的时候,我看到写福布斯(Malcolm Forbes)一生的故事(收录在一本书的 Malcolm Forbes: The Figure Larger than Life)。他的墓志铭是:While alive, he lived.(中学我对人生响影最大的个四单词,可能可以翻译为:不枉此生)。如今,这么多年,这四个单词,也一直是我微信朋友圈的签名。
简单简单的四个词,但是要做到太难了,只每能天努力。
每当要放弃的念头出现的时候,我就会想起电影Dead Poet Society 里,Mr Keating 对学生说“That you are here. That life exists, and identity. That the powerful play goes on and you may contrIBute a verse. What will your verse be?”于是咬咬牙,第二天继续昨日未完的任务,只是因为我想,或许这个就是我想“贡献”的人生诗篇。
高中的那些年,和初中很多相同,很多又不同。
大学开始后,意识到初中高中6年只是书呆子,不懂社交也经常不运动。以至于在大学的时候,虽然也在大一的时候以学院第二名考上了大学里面的重点班。
但是真真切切意识到运动的重要性。所以大学四年我也是风雨不改地在操场跑步了4年。
真的是风雨不改。有时候下着不大的雨,也会在晚上自习完或做完实验,一个人雨中操场跑步。
我现在还记得,当年暑假,自己在一个白天闷热、晚上蚊叮虫咬的自习室里,苦苦背记GRE 词汇。
所以,后来拍毕业照的时候,我必须要到那里拍一张毕业照。有些青春的时光,还是想怀念一下的。
那段时间,我每天早上第一个到图书馆复习,每天晚上最后一个离开。
那段时间,我放弃了保研为了留学的梦想,一个人在自习室奋斗了整整一个假期。那段时间,我经常不是在琴房或者实验室就是在图书馆复习 GRE。
我依然记得某天晚上,一个图书馆管理员过来对我说,怎么今晚又是你最晚?然后我不知怎么地,竟然调侃说:没有啊,每晚都是你最晚…
大三暑假的时候,我参加中山大学的夏令营,并获得了保送硕博连读的机会。因为班里学霸很多,硕博连读的也不少。有保送到北大、复旦、浙大、还有很多保送到上海、北京的中科院的。还有不少获得了国家公派留学的资格的。
在夏令营的时候,还记得有一天晚上,为了准备第二天与心仪导师的面试,我彻夜未眠,把那位教授的所有英文论文从头到尾读了一遍,然后连夜写了一篇英文综述。那时的自己,真的为了梦想拼尽全力。只是多年以后,我从未向任何人提起过这段经历。
最终,我还是放弃了这次保送机会。为什么?因为现实——因为家境的拮据。我意识到,自己需要尽早工作,赚钱,去尽一份孝心。我想给我的爸妈早点回报。
尽管当初买房时,父母无法给予经济上的支持,但他们却给予了我世界上最伟大的父爱和母爱,让我有机会读书成长。对我们这样的家庭来说,能让四个孩子都顺利读完大学,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当然,自己当年还是想拿着奖学金出国留学深造的。所以大学期间也是非常认真地学习GRE(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和托福。
以至于当年努力备考的那段经历,也让我后来大学毕业的时候,在培训机构里做起出国留学的老师有了积累和储备,并且后来自己在13年和几个创始人老师创业至今。业务也涉及到DSE、雅思、托福、SAT、GRE、ALevel、AP、IB。
毕业那段时间,我只面试了一家上市出国留学培训公司。还记得,当时虽然带了一些资料,但HR见到我后,直接问:“你的期望薪酬是多少?”我想了想,回答道:“能解决温饱问题就行。”于是,公司给了我底薪3K的教师岗位,课时费另算。
我之所以接受3K的月薪,是因为我觉得,起点的薪资并不重要。决定我未来收入上限的,不是公司,而是我自己。
后来,我发现公司几个月都没有给我们这几个新入职老师买社保,有一个同事时常去问HR,而我却从未关心过这些。
在我看来,如果公司都不觉得我重要,我对它可有可无,那我纠结这些细节又有什么意义?我真正需要做的,是让自己变得不可替代。只有当公司离不开我了,我才有可能赚到更高的收入。所以,那时的我,把全部心思都放在提升自己上。
找到工作后,我在学校的论坛上看到一个帖子,于是联系上了几位刚毕业的校友,一起在龙口西附近合租了一个小小的公寓——准确来说,是靠近广园铁路那边的天隆花苑。我们五个人,挤在两个房间里,每人每月800元房租。
说实话,刚毕业的我,连这800块都觉得头疼,更别说还要交押金。按照“押二付一”的规矩,一下子就得拿出2400元,这对当时的我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无奈之下,我找我哥借了3000块。他比我早两年毕业,虽然当时说是“借”,但后来可能也没还——毕竟时间久了,我都不记得了。
当然,后来到了过了两年,我也给了我哥10万块帮他买房。算起来,这笔“借款”的回报率还是挺高的,哈哈!
大学时,每次路过天河北芳草园和龙口西的交叉口,我总会被帝景苑健身房的广告牌吸引。那时我就想,等毕业了,一定要一边工作,一边健身。
终于,刚入职没几天,工资还没发,我就迫不及待地跑去帝景苑,找到健身房的销售,说:“我要办张卡!”但问题是,我刚找到工作,手头紧张,就试探着问:“能不能先让我办卡,我每个月还你几百块?”
销售一愣,估计是没遇到过这么“奇怪”的请求,笑着说:“这不好吧,万一你不还呢?”我赶紧解释:“我刚毕业,工资还没发,但等发了,每个月还你几百,三个月就能还清。而且我买了卡肯定会来健身,不会跑的。”销售想了想,可能觉得有道理,也可能是太久没开单了,居然真的刷了自己的信用卡帮我付了钱。
就这样,我开始了规律的生活——白天上班,晚上六点下班后买个面包,直奔健身房。锻炼完,再到小区楼下点份快餐,偶尔自己买点菜做饭。
在公司,我一直是个任劳任怨的人。
公司需要人出去发传单,其他同事都不愿意去,我主动去了。每次看到桶装水空了,我都会自觉过去换上新的。销售遇到难搞的学生或家长,我也免费帮忙沟通,尽力促成签单。销售主管需要人培训团队,讲解教学内容和各种考试的区别,我二话不说就过去——当然,也是义务劳动,没有一分钱报酬。
后来,领导打算出版几本书,问我要不要参与,我爽快答应了。直到真正参与后才发现,这些书是没有稿费的,难怪后来另一位同事知道后就放弃了,领导只能又把任务交给我。我也毫不犹豫地接下了。对我来说,做事不能只看眼前的回报。
大概是在2013年底、2014年初的时候,我萌生了一个想法——写一些托福、GRE的书。
后来我在网上联系上了我合作十多年的图书策划吕老师,我介绍自己是某某公司的老师,并提到自己第一年就获得了公司唯一的“新人老师金奖”,还写完了一些书稿,希望能有机会出版。她听后答应了,让我把书稿发到她的邮箱。
邮件发出后,几个月都杳无音讯,我心想,估计是没戏了吧。没想到,大概半年后的一天,她突然发消息给我,说书的封面出来了,问我选哪个好。就这样,我人生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本书出版了(虽然实际上是我的第三本)。接下来,陆续出版了第二本、第三本、第四本……不知不觉,10多年过去,我也出版了10本书,每本的稿费也还算不错,哈哈~
其实这么多年,出版的书,我也从来不问稿费多少、分成比例是多少,为什么?
因为写书,对我来说,是出于一种使命感。是想人生活出一些价值。也是书写自己的人生诗篇。
至于钱多少,并不是最重要的。
更何况,我始终相信个人品牌,做任何事看长远。
只有建立了长期的合作信任,未来无论我想出版什么书,都会更加顺利。因为对方了解你,知道你的作品有品质,你本人对内容有要求。这样的合作,才是长久之道。
过去的10 年我也出版了不少的GRE、托福的畅销书。
例如《12 天突破GRE 阅读》、《新托福110 必备词汇》(第1&2 版)、《新GRE 官方词汇大全》(第1&2 版)、《托福听力提分词》、《GRE 阅读真题维夕20 套解析》、《新SAT官方词汇大全》等等,还有后来出版的《DSE官方词汇大全》。
过去的10 年留学人群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10 年前留学主要的人群还是出国读博士,如今出国留学的人群的年龄越来越小,例如出去读本科、高中的已经越来越多了。
10 年过去了,我发现唯一未改变的还是自己的初心。
我希望自己像维他命(这个也是为什么我 创立的公司叫:维夕)一样,可以帮助到千万的出国留学生。帮助他们解决词汇、填空、阅读理解等等问题,甚至是英文的逻辑思维的问题。
甚至希望有一天,读书可以改变他们的一生。就像,读书,改变了我这个从小农村出来的普通男孩一样。
所以我一直坚持在一线的教学,以及把平时上课、备课积累的资料、笔记,整理出版,和更多的出国留学考生分享,希望可以帮到更多的学生。
出版一本书的迷人的地方在于,书籍本身是可以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的。我们现在可以阅读四大名著,各种诗歌、小说,是因为这些书籍可以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我也希望我的这些书也可以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让全世界的华人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阅读到这些资料。
自从 2015 年和几位志同道合的老师,一起创办了维夕国际教育,这些年来,我经历了很多,也感悟到很多。
做了管理者之后我逐渐意识到,以前是让自己变得更好,在学习上、工作技能上以及生活上,而现在可能更多时间是在想,怎么让别人变得更好。于是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团队和同事身上,让他们变得更好,不管是在工作技能、问题解决能力方面,还是生活方面。
我对住什么样的房子其实没太高的要求。毕业工作了很多年,我的收入也还可以,但那段时候,还是和舍友合租了好几年。
后来,和朋友一起创业,干脆直接在民房里办公和居住一起解决。三房两厅,客厅当办公室,房间用来睡觉,省时又高效。
可能我天生就喜欢这种生活方式——一睁眼就能开始工作,不用在通勤上浪费时间。对我来说,工作的热情和效率,远比住得多豪华来得更重要。
当然,后来创业很多年后,我也在广州的CBD买了房,也找了设计师设计了自己喜欢的风格。
只是因为我想这辈子,想自己经历、体验一下买房,并且把自己内心追求的那种“家”的效果图变成现实的真切的感受是怎样的。
人这辈子,都只是房子的过客。不可能住一辈子的。但是体验过,也挺好的。
人这一生,最重要的,不是得到了什么,而是经历了什么,体验了什么。
创业的日子,回头看,其实是无比美好的。
那时候,每年都会和公司的同事一起出国团建、旅行,一直到口罩事件的到来才不得不停下。现在回想起来,真是无比怀念啊!怀念那些日子,怀念当时一起奋斗的人。
创业多年,有些人来来去去,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但不知为什么,我总是容易对他们产生不舍。或许是一起经历了太多,或许是共同拼搏的日子太过珍贵,每一段相处的时光,都成了我心里最难以割舍的回忆。
一直觉得,自然界中很多有意思的现象都给人以启发:蜜蜂之所以给花传粉,那是因为花给了它蜜;而花也因此得到繁衍,生生不息。
所以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要想长长久久,必须要做那些对他人有利的事。
做美好的事情。做打动人心的事。
希望我们的存在,对于千千万万的学生、家长而言,是花蜜。
如今,创业已十余年,我们依然和创始团队的老师们并肩前行,把最初的初心与理念延续下去,让这份事业不仅仅是工作,更是一种使命。
直到世界尽头。
来源:@Lau-dakw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