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台办宣布重大消息,九三阅兵这一天,必邀台湾同胞出席!马英九一个举动轰动两岸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2 10:05 1

摘要:九三阅兵的脚步声越来越近,这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盛大活动,早就不仅仅是一次军事仪式,更是一场历史记忆、民族情感与地缘政治的多重交锋。就在8月27日,国台办发言人高调官宣,北京将邀请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各界人士出席九三阅兵活动。这

据环球网报道,九三阅兵的脚步声越来越近,这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盛大活动,早就不仅仅是一次军事仪式,更是一场历史记忆、民族情感与地缘政治的多重交锋。就在8月27日,国台办发言人高调官宣,北京将邀请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各界人士出席九三阅兵活动。这一纸邀请函,投向台海,激起的绝不是一池春水,而是整个岛内社会、政坛、民意、媒体的激烈震荡。

要说这场官宣的分量,得先看民进党当局的反应。邀请还没正式公布,台“陆委会”就火速预判,严令禁止公职人员、退役将领、演艺界明星赴大陆参会,威胁要停发退休金、重罚50万新台币,连民间团体也警告“依法查处”,甚至扬言普通民众户籍都可能被注销。这种反应,怎么看都不像自信的掌权者,倒像草木皆兵的惊弓之鸟。马英九、洪秀柱等蓝营大咖成了重点“监控对象”,民进党安全部门公开点名,岛内风声鹤唳,神经紧绷到极致。

民进党当局怕什么?怕的不是几个人去北京看个阅兵,怕的是岛内历史记忆被真相唤醒,怕的是两岸民族认同的裂缝被重新弥合。北京的邀请函像一颗石子,砸进了台湾民间社会最深处的家族情感湖泊,那些老兵的故事、家族的荣辱、共同的血泪,一下子就被激活了。

92岁高龄的台籍抗战老兵林振华一句“现在连去北京看阅兵都要被罚?”瞬间刷屏全网,带着哽咽的质问成了无数岛内家庭、尤其是中青一代的心头痛。还有退役将领表示,这次去北京不是为了别的,只为替父辈站一次天安门。社交媒体上,“我带爷爷去北京”成了热搜话题。TVBS民调显示,48%的台湾民众认为是否参会是个人自由,支持官方禁令的不到三成。连岛内最具网红影响力的“馆长”陈之汉都高调宣布要赴京看阅兵。他粉丝大多是“天然独”青年,这一举动无疑在年轻阶层投下重磅炸弹。大陆顺势宣布首次台胞证免费,45岁以下申请者激增,旅行社推“九三阅兵五日团”一夜售罄,金门到厦门的航班预约量暴涨三倍。岛内舆论高唱“台独不能当饭吃,大陆市场可以”,三立民调显示83%民众支持恢复两岸直航。经济现实和家国情感,双重“引力”一齐发力,把“抗中保台”的政治口号压得死死的。

这一切,让岛内政坛风向也变得微妙。国民党深蓝势力抬头,党内“九二共识”“统一路线”再起争论。党主席朱立伦被批“蓝皮绿骨”,潜力股卢秀燕的“维持现状不等于拒绝统一”成为政治暗语。民进党内部不是铁板一块,赖清德大选败北正陷入派系围攻,连苏贞昌都喊“抗中要有底线”。经济民生压力已转化为足以撬动岛内政治结构的巨大张力。

最具冲击力的,还是马英九8月29日的公开发声。他在“抗战胜利暨台湾光复80周年”座谈会上,痛批赖清德刻意淡化抗战历史、媚日忘本,要求赖清德向台湾人民郑重道歉。马英九强调,没有抗战胜利就没有台湾光复,这段历史不能被选择性遗忘。马英九一语中的:“我们纪念抗战,不是为了挑起仇恨,而是要汲取教训,防止战争,追求和平。”他直指民进党当局“只心念欧战,只提‘终战’,却绝口不提抗战”,痛批民进党为媚日忘本,对不起台湾抗日先烈。马英九的表态,直接点燃了两岸共同记忆的火花,岛内外舆论大哗。

民进党当局怕的正是这种“民族共同体”的唤醒。九三阅兵不仅是“武力秀肌肉”,更是一次文化召唤、一次历史正名。北京邀请台湾各界代表,既是历史正义的体现,也是现实政治的主动出击。解放军“海峡雷霆-2025A”军演、轰-6K绕台出镜,软硬兼施,信号明确。美国学者葛来仪都公开承认,赖清德持续挑衅才是台海动荡主因。美军退役将领评价,解放军已经具备切断台湾生命线的能力。这就是大国博弈下,历史与现实的冷酷交锋。

阅兵名单公布、邀请函发出、民进党高压禁令出台、台民间逆流崛起、马英九一锤定音……这一连串事件,已让台湾社会的历史认同、民族归属、现实利益、政治格局发生剧烈碰撞。民进党想用政治剪刀切断民族记忆,结果激起更强烈的情感反扑。历史终将选择那些敢于面对真相、正视历史的人。九三阅兵的礼炮声终会消散,但它在台湾社会激起的共鸣,将在两岸历史长河中持续震荡。民族认同的力量、现实利益的引力、历史觉醒的火种,正在台海上空合流成势。民进党怕的不是阅兵,而是台湾人心不再受控。

等到九三阅兵那一天,天安门广场上究竟会有多少台湾同胞见证这一刻,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这场由一纸邀请函引发的历史风暴,已经轰动两岸,成为两岸融合、民族复兴大势不可逆转的注脚。

来源:君武大本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