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河南驻马店确山县,是杨靖宇的故乡,更是他革命理想萌芽、扎根的地方。当他远赴东北浴血抗敌时,这片红色土地上的人们也从未停下抗争的脚步——在烽火硝烟里坚守,在与敌周旋中突围,在货币战场中博弈,最终迎来了革命政权与经济战线的双重胜利。
【大河财立方 记者 裴熔熔 文 朱哲 摄影】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是无数人爱国情怀的启蒙灯塔,更是国人心中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杨靖宇将军壮烈殉国85周年。
河南驻马店确山县,是杨靖宇的故乡,更是他革命理想萌芽、扎根的地方。当他远赴东北浴血抗敌时,这片红色土地上的人们也从未停下抗争的脚步——在烽火硝烟里坚守,在与敌周旋中突围,在货币战场中博弈,最终迎来了革命政权与经济战线的双重胜利。
如今,革命战争年代淬炼出的红色金融精神,早已融入当地金融系统的血脉。新时代的金融人怀揣金融为民的初心,带着敢闯敢拼的干劲,正在这片土地上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
从确山走出的抗日英雄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1905年出生于确山县一个农民家庭。彼时社会动荡,他从小就目睹了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的惨状。怀揣报国志向,1923年,杨靖宇前往开封求学。
北伐战争爆发后,杨靖宇受党委托,毅然辍学返回家乡确山,参与领导确山农民暴动,组织成立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随后,他又成功领导了刘店秋收起义。
1929年春,组织的召唤再次来临。杨靖宇受党组织委派远赴东北,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领导工人运动。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大举侵占中国东北。1932年,杨靖宇受党中央委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
1940年2月,在吉林省濛江县(今靖宇县)附近,饥寒交迫的杨靖宇与敌人周旋了五昼夜。面对敌人的劝降声,杨靖宇以愤怒的子弹回应,最终壮烈殉国,年仅35岁。敌人残忍地将杨靖宇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一粒粮食也没有,只有还没消化的草根、树皮和棉絮。这份铮铮铁骨,连敌人都为之震撼。
85年时光流转,确山早已换了人间。如今,在驻马店驿城区古城街道李湾村(原属确山县),杨靖宇故居清幽肃穆,方正整洁的庭院中,两棵老槐树枝繁叶茂、亭亭如盖。“这是杨靖宇将军少年时种下的,距今已有100多年。”李湾村居委会主任赵新友在接受河南日报采访时说。
当年,杨靖宇常年在外革命,他的家多次遭到搜查,两度被烧毁,院子里的国槐树也没能幸免。虽然叶子被烧焦、树皮被烧坏,但是一到春天,它总能冒出新芽、抽出新枝,就像将军播下的革命火种,生生不息。
豫鄂边区的“经济生命线”
革命政权的建立,在确山播下了红色的种子。即便杨靖宇远赴东北,这颗种子仍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激励着无数英雄儿女接续抗战。红色金融事业,更是为红色政权筑起一道“经济生命线”。
土地革命战争后期,鄂豫边省委在确山县竹沟镇创建了红军游击队,开辟了以竹沟为中心的豫南桐柏山区游击根据地。1938年11月,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确立“巩固华北、发展华中”战略,撤销长江局、成立中原局,由刘少奇任书记,坐镇确山县竹沟镇,指挥长江以北、陇海铁路以南地域的抗日工作及新四军建设。
在中原局领导下,豫鄂边区抗日根据地应运而生。面对日寇经济封锁与军事“扫荡”的步步紧逼,为稳固根据地、保障军民供给,1941年4月,根据地党委、行政公署及抗日武装总结历史经验,在豫鄂边区第二次军政代表大会上决议:组建银行、发行货币。
据金融时报《中原抗日根据地红色金融记忆》,豫鄂边区建设银行在此背景下艰难创立,总行初设于湖北省京山县小焕岭的一个山洞中,历经多次迁徙,条件极为艰苦。银行工作人员约20人,均为党组织精心选拔的精英。随着根据地扩展,豫鄂边区建设银行在河南省内设立了信南、襄南等多个分行。这些分支机构往往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办公,战况危急时,他们背着边币随时跟随政府机关和部队一起战斗转移。
背负在肩的,还有支援战争、保障民生的艰巨任务:发行边币,以实物为基础确定币值,稳定物价,抵制日伪货币侵入,同时维持法币使用,减少群众损失;控制贸易,建立对敌贸易统治局,管制对外贸易;支持手工业者,通过拨款和贷款扶持各类工厂;代理发行边区救国公债,支援前线和根据地经济建设。
据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馆长鲁金亮介绍,豫鄂边区建设银行先后发行了15种、24个版别的货币,以及各类流通券、兑换券等。这些货币有效保障了部队给养、党政机关费用,打击了日伪币,稳定了人民生活,支持了边区经济建设,为抗战胜利提供了有力支持。
新时代的金融传承
时光流转,岁月悠悠。革命先辈在这片红色土地上吹响的冲锋号角,至今仍在确山人民心中回荡。其中蕴含的为民初心,更成为新时代金融人的行为指南。
确山县竹沟镇是全国重要的肉羊集散地和养殖基地。在农村长大的大学生董锡阁,2020年返回家乡创业,养羊是他的首选。不过,初出茅庐、缺乏资产和抵押,董锡阁的创业第一步就犯了难。
就在这时,河南农担公司的肉羊产业集群支持方案,像一场及时雨,解了他的燃眉之急。“不要抵押物,利息低、放款快,还有贴息。”董锡阁说道。靠着河南农担公司的扶持,他的养殖规模已从200只羊拓展到4000只,担保额度也从最初的15万元增加到了200万元。
目前,河南农担公司已累计为竹沟镇肉羊养殖特色产业,提供担保1175笔,累计担保额度3.75亿元,助力革命老区群众增收致富,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围绕这一产业,今年初,确山县畜牧技术服务中心、河南省康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还与中原农险三方携手,成功推出肉羊保险业务。这是确山县首次尝试地方特色保险政策,为养殖户织就了一张更全面、更可靠的风险保障网,有效激发了大家的养殖积极性,也推动着肉羊产业朝着规模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
确山县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号——“中国提琴之乡”。全世界80%以上的中高档提琴产自中国,而中国80%以上的中高档提琴,都来自确山。这份亮眼的成绩背后,同样离不开金融力量的默默托举。以中国银行驻马店分行为例,多年来该分行围绕小提琴产业链条,创建特色产业信贷支持项目库,精准对接客户需求,为小提琴产业提供了一揽子金融服务。目前,该分行已为20多家小提琴生产企业提供信贷资金超2000万元,让悠扬的小提琴声远飘海外。
中原再担保集团参股的确山县财信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也是推动当地产业发展的金融力量。自成立以来,该公司充分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职能,聚焦支小支农主业,5年来累计为当地企业提供扶持资金98427万元,位列驻马店区域9家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第一,用实际行动续写着红色金融为民的新篇章。
这片诞生了英雄的红色土地,曾以货币为刃护佑军民。如今,金融“活水”仍在这里奔涌,滋养着千只羊群壮大、万把提琴悠扬,让英雄故土奏响振兴新曲。
责编:刘安琪 | 审校:李金雨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
来源:大河财立方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