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有句名言:“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放到今天,已经成了网络流行语,还有各种延伸,最近则变成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痛柜”。
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有句名言:“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放到今天,已经成了网络流行语,还有各种延伸,最近则变成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痛柜”。
当两代人的“痛柜”放到一起,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老一辈可能是对奢侈品包包、名表、名酒兴趣满满,细心收藏,而新一代则是盲盒潮玩、谷子吧唧。
那么问题来了,在00后中流行的这股“痛文化”之风,是怎么盛行开来的,折射出怎样的消费理念转变?
“痛文化”源于日本“痛车”亚文化,指的是2000年代初动漫角色贴纸覆盖汽车表面的改装风潮。在日语中“痛”正好有视觉效果夸张又奇怪的含义。而随着二次元文化在全球的广泛传播,逐渐扩展到“痛包”(角色徽章挂满背包)、“痛柜”(展示收藏品的玻璃柜)等。
“痛”,就是要将自己周围和物品的二次元浓度发挥到极致,不如此不能展现爱之深沉。在二次元的世界里,万物皆可痛。痛本、痛包、痛扇、痛鞋、痛车,怎么痛怎么来。丝带痛包、饼饼痛包、初音未来痛包,五花八门,IP繁多,样式多种,总有你会喜欢的一个。而与之相关联的则是谷圈,谷子是goods的音译,购买周边通常被称作“吃谷”。
如果说,老一辈的爱马仕包柜、茅台酒窖和名表收纳柜是资产和财力的体现,是上等阶层的通行证——毕竟古典社交法则崇尚物以稀为贵,那么吧唧谷子、盲盒潮玩则是三次元与二次元之间的物理接口,用谷子的排列组合来体现对角色推的忠诚度,用盲盒隐藏款来敲开社群流通的关卡,要的就是独一无二,要的就是个性满满。
代际收藏文化的差异,这背后折射出社会价值观、消费心理和文化语境的时代嬗变,这种差异本质上是在社会轰轰烈烈的发展转型期,不同世代对“身份表达”和“精神寄托”差异化的解决方案。就像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所预言,当灵晕从物质转向情感,新的文化范式正在诞生。
Z世代的亚克力吧唧和盲盒玩偶构建的是“符号炼金术”,诸如泡泡玛特拉布布系列,通过角色叙事建立情感依赖和羁绊,将二维IP转化为可触摸的真实物体,让人们可以将喜爱和热情,投射到一个个“具体实物”之上,其价值来源于集体叙事构建的情感溢价,堪称“精神食粮”。
年轻一代新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让他们更加倾向于为爱好和兴趣买单。成长于互联网浪潮之下的数字原生代特点就是如此,他们对虚拟IP的情感依赖可能比对现实中的关系更加严重。冒犯我可以,但是抨击我的纸片人偶像、IP角色不行。也无怪乎如今“痛包”俨然已经成为新时代年轻人展现爱好的“行走橱窗”,而“痛柜”则是Z世代妥善收藏、珍放爱好的“秘密基地”。
年轻人用一切痛物,来反抗这烦闷的日常,来摆脱这世俗的规训。何以解忧?不如“痛”一场。
一杯奶茶20块钱太贵了,但一个谷子20块性价比简直不要太高,已经成为当代老二次元的日常写照。有的人甚至要“吃复数”才到位,也就是说同一款产品买N件。徽章、立牌、软毛绒、挂件,统统要拥有,仿佛人山人海的桌子和满满当当的亚克力柜子,是实力的彰显和热爱的证明。
从小众亚文化到如今泛化进入大众视野,成为新常态,“痛文化”在社交媒体上日益风靡,成为年轻群体的一种新型身份象征和社交货币,其想象力和延展力不止于此。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中国泛二次元用户规模2024年达5.03亿人,同比增长2.65%,这一数据还在逐年递增。这么庞大的消费人群,其购买力更是可观。2024年中国谷子的经济规模达1689亿元,较2023年增长40.63%,预计2029年将达到3089亿元,真真是蓬勃向上,巨大的蓝海市场已经显现。
“痛文化”不仅让谷子经济火爆,甚至渐成活跃线下消费的“精华露”,为实体经济注入新的滋养。前身为华联商厦的上海百联ZX创趣场曾经濒临死亡,但是自打引入四十余家“谷子”店,商场2024年前三季度客流量同比上涨约40%,销售收入同比上涨84%,可谓是重获新生,成为国内首座聚焦次元文化的商业体。
闲鱼发布的《2024闲鱼二次元痛文化报告》显示,闲鱼痛文化商品的交易用户95后占比超过70%,其中05后用户占25%。2024年闲鱼上的痛文化新发商品数同比上一年增长268%。其中,痛本的新发商品数同比增幅高达56倍、痛扇增幅高达28倍、痛车高达11倍,其他痛文化商品的新发数也均呈倍数增长。87%的谷圈用户认为整理痛柜能获得ASMR式疗愈。
所以说,谷子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商品,痛包和痛柜也是如此。在吧唧的金属冷光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IP狂欢,更是这届年轻人试图证明自我存在、对抗异化、抓住实感的倔强身影。把自己的谷子和吧唧,按照自我的喜好进行排列组合,“摆阵”的过程远比结果更重要,这本质上是反叛虚无的微观仪式,是自我的一种微观疗愈。要把玩偶和吧唧,把自己的包包挂得满满当当,何尝不是一种极致化的自我表达,以向全世界宣告的勇气,将自己的所爱轰轰烈烈地展示出来。
个人的精神追求和偏爱喜好是基础元素,而圈层社交则是密码,年轻人的关系网络已经被“谷子”和“吧唧”重构,社交资本已被重塑。当你入坑后,就是自己人,来自圈层的认可和同好的友好互动,给予这届年轻人新的羁绊和慰藉。只要你喜欢XXX,我们就是好朋友。而在现实里,如果看到一个背着痛包、连吧唧角色都是自己喜爱的角色的人,那确认过眼神,大家都是自己人,会心一笑的默契油然而生。
所以,两代人的“痛柜”有着千差万别并不是啥稀奇事,也不必踩一捧一,平等尊重每一种喜好,以更加包容的心态,允许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千奇百怪和可可爱爱吧。
来源:南周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