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纸墨凝香,映见百年文心。祁寯藻以帝师之尊,融经史涵养于笔端,十八帧墨宝里,楷书如端笏立朝,行书似流水奔川,篆隶藏古意,小楷蕴温情。从庙堂碑铭到私家书翰,既见晋唐法度,亦显个人风神,观之如晤其人,在笔墨流转中读懂一代名臣的治学与风骨。
纸墨凝香,映见百年文心。祁寯藻以帝师之尊,融经史涵养于笔端,十八帧墨宝里,楷书如端笏立朝,行书似流水奔川,篆隶藏古意,小楷蕴温情。从庙堂碑铭到私家书翰,既见晋唐法度,亦显个人风神,观之如晤其人,在笔墨流转中读懂一代名臣的治学与风骨。
——题记
清代书法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阶段,前期延续晚明书风,后期风格多样。著名书法家如王铎、傅山等推崇晚明新风,赵孟頫的行书影响深远。隶书方面,王澍等人风格独特。帝王书法也颇具特色,如康熙的清秀、乾隆的清丽。清代书法展现了古典与创新的交融。
下面我们一起分享清朝三代帝师祁寯藻书法作品。
祁寯藻(1793-1866),寿阳人,祁韵士之子。嘉庆进士,道光、咸丰、同治3个皇帝的老师,世称朴学大师,一代儒宗。官至体仁阁大学士,谥文端。鸦片战争时主战,支持林则徐等。提倡汉宋学术,诗坛领袖,著有《亭集》等。书法自成一格,为清代书坛宗师,山西继傅山后第一人。
祁寯藻书法承前启后,由小篆入真行,融颜、柳笔意,参以山谷体,风格深厚遒劲,自成一格,达 “大书深刻” 之境,被誉为 “一时最”,世有“书冠当代”“楷书称首”“一时之最,人共宝之”的美誉。对清代中晚期的书法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有深远的影响。
代表作品有:《行书花庵记轴》《草书临十七帖轴》《唐平淮西碑》《重修寿阳县城碑记》《刘太夫人墓志》《蓝公教织歌》等。
清朝三代帝师祁寯藻《行书岳阳楼记横幅》赏析
祁寯藻《行书岳阳楼记横幅》之一
清朝三代帝师祁寯藻《行书岳阳楼记横幅》笔势如洞庭波涌,墨色似气象万千。书千古名篇,寄忧乐情怀,刚柔相济见风骨,尽显名臣笔力与文心。
祁寯藻《行书岳阳楼记横幅》之二
祁寯藻《行书岳阳楼记横幅》之三
祁寯藻《行书岳阳楼记横幅》之四
清朝三代帝师祁寯藻《楷书甲戌会试卷底本》赏析
清朝三代帝师祁寯藻《楷书甲戌会试卷底本》,楷法端严见精谨,笔力沉厚显功底。字字合规中矩,墨色匀净凝稳,藏科举严谨,显名臣学识与书艺素养。
清朝三代帝师祁寯藻《楷书祁寫藻书法精典》赏析
山西省博物馆藏清朝三代帝师祁寯藻《楷书祁寯藻书法精典》,选自山西古籍出版社 2004 年版《祁寯藻书法精典》第 94~95 页,含《颜真卿麻姑仙坛记》《赵孟頫黄庭经》《文徵明金刚经》《董其昌莲华经》局部,尽显其楷法渊源与书艺积淀。
清朝三代帝师祁寯藻《刘太夫人墓志》赏析
清朝三代帝师祁寯藻《小楷刘太夫人墓志》蓝拓及局部,整幅纵39.5厘米横40.5厘米,北京大学图书馆藏。为其母所书,道光十四年作,乃其小楷巅峰,点画精微、端庄秀雅,有《灵飞经》风范,宽博类《黄庭经》。
清朝三代帝师祁寯藻《柳体楷书至治之世》赏析
清朝三代帝师祁寯藻《柳体楷书至治之世》绢本,纵167厘米横84.5厘米。笔力劲挺如寒松,结体严谨含正气,墨色沉凝映绢光,尽显柳体风骨与名臣治世情怀。
清朝三代帝师祁寯藻《楷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赏析
清朝三代帝师祁寯藻《楷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拓片部分,纵27厘米横76厘米,道光二十年,(1840年作)。楷法精严,点画凝重,墨韵透过拓片传静穆,尽显虔诚与书艺功力。
清朝三代帝师祁寯藻《楷书贞勤慈寿横幅匾额》赏析
清朝三代帝师祁寯藻《楷书贞勤慈寿横幅匾额》,欧楷题字精谨,道光十年(1830)任湖南学政时为九旬李太孺人贺寿所书,时年 38 岁,显笔力与敬老情。
清朝三代帝师祁寯藻《行书神福碑》赏析
清朝三代帝师祁寯藻《行书神福碑》现藏寿阳方山碑廊。笔势洒脱含沉稳,墨色斑驳见岁月痕,字间透着祈福意,尽显名臣笔力与人文关怀,为碑廊添厚重韵致。
清朝三代帝师祁寯藻《唐楷程子四箴》赏析
清朝三代帝师祁寯藻《唐楷程子四箴》字帖,民国,上海大众书局发行,刘长海藏本。唐楷法度严谨,笔力沉厚见精神,字间蕴程子箴言意,尽显书者功底与哲思。
清朝三代帝师祁寯藻《楷书唐天祐碑神福山灵迹记》赏析
清朝三代帝师祁寯藻《楷书唐天祐碑神福山灵迹记》道光十六年(1836年作),碑存寿阳方山碑廊。楷法端严,笔力沉雄,字间藏山川灵韵,尽显名臣书艺与人文情怀。
清朝三代帝师祁寯藻《楷书读君遵司十言联》赏析
清朝三代帝师祁寯藻《楷书读君遵司十言联》酒金笺,纵238厘米横40.5厘米2联,晋祠博物馆藏。楷法精严,笔力稳健,金笺映墨更显庄重,尽显名臣书艺与气度。
清朝三代帝师祁寯藻《行楷书为官心存君国横幅》赏析
清朝三代帝师祁寯藻《行楷书为官心存君国横幅》纵29.5厘米横121厘米,山西省博物馆藏。行楷兼具灵动与端凝,笔意恳切见赤诚,尽显名臣忠怀与笔墨风骨。
清朝三代帝师祁寯藻《行书日记扉页》赏析
清朝三代帝师祁寯藻《行书日记扉页》书于嘉庆二十一年底,为其现存最早行书墨迹,时为父丁忧,应那彦成邀至保阳。书显楷行草相间、字形扁状,笔力增强,见其对书法丰富变化的驾驭力。
清朝三代帝师祁寯藻《行书子史粹言摘句四屏》赏析
清朝三代帝师祁寯藻《行书子史粹言摘句四屏》碑拓,纵115厘米横31厘米4屏,祁藻研究会藏。道光二十年作,为其最成功行书,广被摹刻。书风儒雅爽劲,兼容晋唐宋元,显黄庭坚、欧体意,成自家风貌。
清朝三代帝师祁寯藻《行书书谱临本》赏析
清朝三代帝师祁寯藻《行书书谱临本》分墨迹局部(晋祠藏,见 2004《祁藻书法精典》)与碑拓《临书谱序》(见 2007《寿阳碑碣》)。前者近原帖,后者显个人特征,风格各有侧重。
清朝三代帝师祁寯藻《行书临兰亭者》赏析
清朝三代帝师祁寯藻《行书临兰亭者》长卷局部(绢本,咸丰六年作,晋祠藏),含草书段。笔画分明、行笔缓而力强,重单字结构,带二王、孙过庭气息,显临习与应用之距。
清朝三代帝师祁寯藻《篆书张清元墓志铭》赏析
清朝三代帝师祁寯藻《篆书张清元墓志铭》纵66厘米横66厘米,咸丰十年(1860年作)。署 “诰授光禄大夫太子太保致仕大学士年愚弟祁寯藻顿首拜篆盖”。笔法圆整端稳,但大小欠统一,个别字结构不佳,篆书控制力不及其他书体。
清朝三代帝师祁寯藻《隶书小秀野匾额拓片》赏析
清朝三代帝师祁寯藻《隶书小秀野匾额拓片》匾额拓片,纵21厘米横60厘米,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作。其隶书兼具古朴与灵动,笔画舒展间见沉稳,结体端庄中藏巧趣,拓片虽经岁月,仍可窥见笔墨神韵,尽显书者对隶书范式的独到把握与个人风格。
欣赏三代帝师祁寯藻十八幅书法,深感其风格多元而技艺精湛。楷书端严如正士立朝,笔笔精谨见规矩;行书灵动似流水穿岩,墨色流转藏气韵。篆隶偶见古拙,亦显深厚功底。其作融晋唐法度与宋元意趣,于碑帖间自成一格,既见治学严谨,亦含名臣风骨,观之如对其人,心生敬佩。
赏名家书法,悦从容人生。读者们,观赏了听月为你分享的清代祁寯藻以上这些作品,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哦。
来源:听月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