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报讯(记者 彭未风 通讯员 范筠娜 杨超 高珺珺)为抢抓促就业关键期,深入推进“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全力促进2025届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日前,天津中医药大学校园双选会暨生涯发展与创新创业嘉年华在该校新校区举办。与往年不同,今年会场内涌现的“AI+
本报讯(记者 彭未风 通讯员 范筠娜 杨超 高珺珺)为抢抓促就业关键期,深入推进“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全力促进2025届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日前,天津中医药大学校园双选会暨生涯发展与创新创业嘉年华在该校新校区举办。与往年不同,今年会场内涌现的“AI+医药”岗位新矩阵格外引人注目,多家知名中医药企业首次设立“医学信息联络员”“智能诊疗数据分析师”等跨界职位,标志着人工智能与中医药产业融合进入人才储备新阶段。
本次双选会有240家优质单位现场揽才,提供就业岗位超过4000个,以中医药为主体,包括医、理、文、管、工、教育多学科领域,天津、北京、山东、上海、江苏、广东、深圳、新疆等10余个省市医药单位及企业参会,参加的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及非毕业班学生超过7000人次,投递简历2万余份。53家企业现场开展面试,当天达成初步签约意向毕业生498人。
活动现场,毕业生手持简历穿梭于智能终端与专家咨询区之间。一台台AI设备成为焦点,它们能在3秒内生成多维度简历诊断报告,不仅标注内容匹配度、关键词优化等硬指标,还能分析“职业形象定位”“成长路径逻辑”等内容。
本次双选会探索“AI+就业服务”新模式,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弥补传统就业服务短板,为毕业生提供更精准、智能的就业支持。现场的“AI面试模拟仓”“AI简历一体打印机”受到毕业生的欢迎,AI工具分析求职者需求、预测岗位趋势、优化模拟推荐等方式,为毕业生“量体裁衣”。针灸推拿学院毕业班辅导员冉期分享道:“过去主要依赖经验指导求职者,现在借助AI技术,我们能更高效地分析毕业生的优势与市场需求,实现人岗精准匹配”。
“AI精准地指出我的简历存在信息过载问题,它建议我将冗长段落拆分成‘核心’和‘亮点’,这个调整让我的简历瞬间亮眼了!”中药制药工程学院2025届中药制药专业本科毕业生刘欣说。
在AI面试区,环境模拟系统正根据“应聘者”的简历生成个性化问题。文化与健康传播学院汉语言专业毕业生杨春刚刚结束一场“行政助理”模拟面试,系统摄像头同步捕捉她的微表情与肢体语言。“AI面试官指出我在回答‘合作挑战’问题时语速过快、表达模糊,建议我突出重点,可以提供具体例子并强调个人贡献。”杨春表示,这种沉浸式体验让她提前适应了应聘岗位的面试风格。
活动现场,津药集团、以岭药业等30余家中医药龙头企业展台前,智能设备体验区与中药标本展示台相映成趣。某药企HR向记者展示新岗位说明:“医学信息联络员需掌握中医诊断学基础,同时能运用NLP技术解析电子病历中的症候规律,搭建AI辨证模型与临床医生的对话桥梁。”这类岗位薪资较传统医药代表高出30%—40%,且明确要求“中医药+计算机”双背景人才。
此外,双选会现场同时为毕业生提供了高效、便捷、温馨的“一站式”就业指导。免费证件拍摄、考公考编政策咨询、“政策一点通”海河英才政策宣讲、简历修改、征兵宣传、西部计划、现场签约、用人单位满意度调研等多元服务亮点纷呈,其中的“来华留学生就业交流”专区更是吸引了企业的目光,为有在华就业需求的来华留学生和有优秀国际人才招聘需求的用人单位搭建了交流平台,10余家用人单位与来华留学生展开了面对面交流。
据介绍,天津中医药大学积极拓展就业市场和渠道,多方收集信息,借助人工智能手段助推毕业生精准就业。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深入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坚持全校上下就业工作“一盘棋”,建立了校领导、职能部门、学院、教师结对学生的“包抓”机制;设立大学生“一站式”就业创业办事服务大厅;推进“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实现了融合式就业渠道拓展的深度转变,多措并举、多方合力打通就业供需的“最后一公里”。学校通过抓就业观念,推动就业工作思想引领;通过抓分类管理,促进就业工作的精准指导;通过抓渠道追踪,优化就业工作方法和实效;通过抓指导服务,实现就业质量的不断提升,为促进2025届毕业生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保驾护航。
来源:天津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