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市497所学校以“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课”筑牢信仰之基,以“心理健康教育第一课”呵护成长之路,以“传统文化教育第一课”涵养文化自信,以“崇尚科学教育第一课”激发创新之力,以“法治教育第一课”夯实规则意识,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全面提升综合
9月1日,在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司法局、团市委、市科协的联合组织下,全市44.4万名中小学生同上开学第一课,在时代与青春的共鸣中开启新学期。
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市497所学校以“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课”筑牢信仰之基,以“心理健康教育第一课”呵护成长之路,以“传统文化教育第一课”涵养文化自信,以“崇尚科学教育第一课”激发创新之力,以“法治教育第一课”夯实规则意识,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全面提升综合素养。
咸宁市实验小学
多元活动促成长
“升国旗,奏唱国歌!”9月1日,咸宁市实验小学,随着主持人庄严宣布,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响彻校园。6000多名师生肃立注目,鲜艳的五星红旗缓缓升起,飘扬在校园上空。同学们高举右手行少先队礼,教师们行注目礼,嘹亮的歌声饱含着对祖国的热爱与敬意,每个眼神都充满对新学期的期待与憧憬。
“新学期是成长新起点,要树立新目标,更要养成好习惯。养成好习惯需要坚定信心和持久毅力。同学们,让我们互相监督鼓励,在好习惯的陪伴下茁壮成长……”开学典礼上,606中队的朱允康同学带来《新学期,让好习惯伴我们成长》为题的演讲,分享对新学期的期待、规划以及对校园生活的热爱,激励全体同学奋发进取。
咸宁市实验小学法治副校长、咸宁市公安局警官张凡带来安全防诈骗教育第一课,结合小学生认知特点与校园常见风险,通过案例讲解普及诈骗识别方法,并现场演示如何拒绝陌生邀约、保护个人信息,以及遭遇疑似诈骗时的正确应对方式,进一步增强学生防骗意识和能力。
在学术报告厅,部分学生代表参加“铭记‘八百壮士’英雄事迹,传承爱国主义精神”主题报告会。
在各个班级教室,班主任老师结合实际,围绕思想政治、校园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心理健康、崇尚科学等内容,上好“开学第一课”,让同学们有效摆脱“开学综合症”,以阳光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迎接新学期。
“今天我们举行新学期第一次升旗仪式和第一堂课,旨在营造庄重热烈的开学氛围,欢迎师生回归校园,同时通过爱国主义教育、科学教育、安全防诈骗教育及思政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安全意识与心理调适能力,培养责任感与使命感。”咸宁市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黄建军表示,将持续开展思想道德建设、科学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咸宁实验外国语学校
“玩转”科学勇探索
9月1日,咸宁实验外国语学校,沉寂的校园恢复往日的热闹,学校为同学们精心准备了一场融合传统礼仪与现代科技的迎新活动。
早上8时许,清华城学部举办充满童趣的入学礼,通过传统启蒙仪式、趣味适应指导及家校沟通等多环节设计,帮助新生顺利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开启校园新生活。校领导和教师在每一位新生额头正中央点上红痣,以 “痣” 通 “智” 的寓意,祝愿孩子们开启智慧、眼明心亮。
科学教育成为今年开学第一课的亮点。作为活动主场,咸宁实验外国语学校报告厅内座无虚席,华中科技大学熊永红教授团队带来“我与空气做游戏”大型科普秀,通过隔山打牛、玩转彩虹球、伯努利机关枪等沉浸式科学实验展示与互动体验,带领学生一起感受“伯努利原理”的神奇,体验“空气炮”的威力,探索“液氮”的极寒魔法,激发他们的科学兴趣。
操场上,一系列科普展览与DIY活动同样吸引众多同学驻足。机器人跳舞互动区内,一个身穿校服、背着书包的机器人随着音乐灵活摇摆,憨态可掬的模样引来阵阵欢笑和合影。汽水制作区排起长队,同学们利用矿泉水、白糖、食用小苏打和柠檬汁亲手调制健康汽水,在操作中理解酸碱反应与食品科学的基本原理……
为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学校创新推出“八大行星打卡护照”,引导大家在“未来实验室”“科技魔法秀”“趣味大厨房”“科技竞技场”“探索大自然”等八大展区完成互动任务并收集贴纸,无人机穿越、液氮冰淇淋制作、自然标本观察等项目,让科学知识变得可触、可感、可玩。
“以前觉得科学就是公式和计算,有点枯燥。但今天的活动太有趣了,科学原来这么奇妙!”605班学生韩酒舒歆兴奋地表示,“我以后要更认真学科学,希望将来能用所学知识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咸宁市温泉中学
暖心典礼启新程
9月1日上午,咸宁市温泉中学907班全体师生及家长代表齐聚焕然一新的教室,共同见证“新师领航·逐梦初三”主题开学典礼的举行。
走进907班教室,祝福扑面而来:教室门楣悬挂着“一举高中”励志对联,53张课桌各摆放着彩色气球,黑板上方“披荆斩棘”“乘风破浪赴中考”的标语与家长手绘的“梦想起航 砥砺前行”主题板报相映成辉。
早晨7时50分,典礼在主持人慷慨激昂的开场白中拉开帷幕:“今天,我们不仅迎来新学期,更站在冲刺初三的关键赛道上!”伴随着热烈掌声,副校长苏志波走上讲台,详细介绍新任班主任郑伟。随后,学生代表向班主任及物理、化学、历史等新任科任老师献花,一束束鲜花承载着53名学子的诚挚欢迎。
“未来300天,我们将以笔为剑、以梦为马!”学生代表张一宁、高子彤的发言道出全体同学的心声。他们承诺将以“互帮互助、全力以赴”的姿态迎接挑战,现场掌声经久不息。
典礼结束后,郑伟以《从“心”出发 拥抱新学期》为主题开启“开学第一课”。通过“作息调整大挑战”互动游戏,引导学生科学规划时间;结合“压力转化三步法”,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心态。课程还设置“安全出行”情景模拟环节,并发布“初三备考能量包”,包含学科思维导图、错题本使用指南等工具。
据悉,温泉中学本学期推行“班级特色开学典礼”计划,各班结合学情自主设计仪式。“我们鼓励班主任在基础课件上创新,将心理疏导、生涯规划融入开学第一课,为学子筑牢备考‘心防线’。”苏志波说。
咸宁高新实验外国语学校
创意礼迎新学期
9月1日,咸宁高新实验外国语学校以创意十足的方式迎接新生,各个班级纷纷亮出“绝活”,用甜蜜、惊喜和温暖陪伴孩子们开启新学期。
“来,宝贝看这里!”走进校门,家长们纷纷在精心布置的迎新打卡点前为孩子拍照留念。孩子们笑容灿烂,与创意展板相映成趣,成为新学期第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教室里,各班开展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104班班主任张海燕老师准备了“棒棒糖黑板”,每根棒棒糖都用来奖励勇敢自我介绍的孩子。孩子们手举自制的姓名牌,一边品尝糖果,一边认识新朋友,教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与此同时,207班的教室则变成了“风车乐园”!每个课桌上都插着转个不停的小风车,还有红彤彤的旺旺牛奶在向大家招手。“希望孩子们新的学期一帆风顺、旺气十足!”班主任郭细露老师笑着说道。她精心准备的开学第一课PPT,用可爱的动画和亲切的语言,带领孩子们认识新学期、新生活。
其他班级也开展了形式多样“开学第一课”活动。有的班级组织学生分享假期见闻,有的班级通过游戏互动增进同学情谊,还有的班级在老师的带领下共同制定新学期班级公约,不仅消除新生的陌生感,也为新学期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
据悉,该校近期将举办以“强国复兴,争当新时代好少年”为主题的开学典礼,还将组织心理健康、防诈骗和消防安全等一系列专题讲座,为新学期校园生活提供全方位保障。
鄂南高中
心理游园会赋能新起点
9月1日下午,鄂南高中举办秋季学期心理健康教育第一课——心理游园会。美好的体验,为大家的新学期增添美好的注脚。
本次游园会别出心裁地设置七大心理体验关卡,将心理健康教育巧妙融入趣味游戏之中,吸引高一年级近千名学生的踊跃参与。同学们手持特制的“集章卡”,在挑战与分享中完成一场心灵探索之旅。
活动伊始,同学们在“心愿便利贴”前驻足,郑重地写下新学期的期盼与目标,将五彩的梦想贴满展板,汇成一面承载希望的“心愿墙”。
在“目标GPS”区域,同学们两两一组,一人蒙眼,一人指挥,在跨越障碍中学习信任与沟通。在“时间披萨”前则充满了深思与讨论,同学们认真地将学习、休息、运动、娱乐等任务填入24小时圆盘中进行时间规划,在游戏中领悟时间管理的重要性。最热烈的场面莫过于“压力气球”区,同学们将烦恼写在气球上,随后在一阵阵“砰砰”声中尽情释放压力,脸上绽放出开朗的笑容。
而在“姓名Bingo”区域,同学们穿梭人流,积极寻找“会烧菜”或“喜欢数学”的同好,快速打破了初见的隔阂,现场化身为热闹的“社交场”。优势盲盒里的分享,充满温情,让倾听和倾诉拉近心与心的距离。团队合作项目“破冰风火轮”将活动推向高潮,十人一组需使用特制履带,并协同前行,团队的默契与凝聚力在此刻具象化。
该校体卫艺处主任邱定斌表示,通过心理游园会帮助同学们实现心理“复位”,营造关注心理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为同学们新学期的学习生活注入“心”动能。
咸宁一中
青春誓师开启新生涯
9月1日,咸宁市第一高级中学800余名师生齐聚校园,举行2025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现场气氛热烈,青春昂扬,标志着这所高标准科技高中正式启航。
“我们承‘大一中’荣光,走科技特色道路,拼搏无悔青春!”开学典礼上,高一学生熊翊馨作为领誓人,带领全体同学庄严宣誓。誓言声响彻校园,展现学子们勤勉友爱、立志报国的精神风貌。
首届高一新生吴一鸣代表全校学生发言,以《且以青春赴山海》为题,发出“请父母放心、请学校放心、请祖国放心”的坚定承诺,引发强烈共鸣。
“高一是梦想启航的地方,要勇于告别稚嫩、迎接挑战。”该校负责人在致辞中勉励学子,以理想为舵锚定人生坐标、以奋斗为桨开启逐梦航程、以创新为帆勇立时代潮头。
据了解,该校已组织学生赴中山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高校实验室参观,未来将持续投入建设科创实验室,培养创新人才。
“在这里,不仅要学会‘答题’,更要学会‘提问’;不仅要‘独自优秀’,更要‘携手并进’。”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则聚焦高中学习与成长的转变,鼓励学生勇敢发起新问题,善用学校先进的实验室、图书馆等“工具包”,在科创活动中探索未知,同时热爱日常、扎根咸宁,从家乡文化中汲取温暖力量。
当日,开学典礼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落幕。崭新的咸宁一中,正以科技特色为翼,托举学子奔赴山海、逐梦未来。 (记者陈志茹 毛亚轩 通讯员郑玉蕾)
咸宁实验外国语学校玉桂校区
开学第一课从“心”开始
9月1日上午,大雨初歇,咸宁实验外国语学校玉桂校区洁净如新,教学楼中传来琅琅书声。在813班的教室里,学校心理健康老师、班主任蔡灵花手执一个彩色情绪抱枕,为42名学生带来开学第一课——学会调整情绪,快速适应新学期的节奏。
上课伊始,蔡灵花借助黑板上的课件,通过一个小游戏迅速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随后,她利用印有无助、疲倦、自信、被拒绝、害怕、坚决等28种情绪表情的抱枕,引导学生主动表达开学后的心理变化。
多名学生分享开学第一天的感受,面对学生所提到的情绪困扰,蔡灵花在课堂上逐一进行剖析与正面引导。
蔡灵花表示,开学后学生从宽松的假期环境进入紧张的学习状态,生活节奏加快、作息规律变化,容易引发心理波动。尤其是八年级学生,学业压力显著增加,家长期望也随之提高,开学第一周往往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及时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压力、掌握缓解方法,并将其转化为成长的动力,显得尤为重要。
为何选择情绪抱枕作为教具?蔡灵花解释道,中国人的情绪表达往往较为内敛,许多学生虽然内心情绪复杂,却难以准确描述,甚至无法清晰识别自己的情绪类型。情绪抱枕以形象化的方式帮助学生识别具体情绪,而只有明确情绪状态,才能更好地应对和处理。课堂通过“认识、理解、接纳、转化”的渐进过程,助力学生将情绪压力转变为积极生活的动力。
学生们纷纷表示,这堂课让他们掌握了正确处理情绪的方法,有助于更快适应新学期的学习与生活,实现自我积极成长。 (记者黄兰芬)
咸宁实验外国语学校玉泉校区
主题教育唤醒校园活力
9月1日,咸宁实验外国语学校玉泉校区,各班级围绕爱国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开展“开学第一课”主题活动。
在爱国教育环节,各班观看爱国主题短片等,开展“我为祖国做什么”小组讨论,以此增强学生民族责任感,引导学生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相结合,将历史的精神力量转化为新学期的成长动力。
在安全教育环节,学校通过生动有趣的安全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为新学期筑牢安全防线。学校主要聚焦校园安全(课间活动、上下楼梯秩序)、交通安全(过马路规则、乘车安全)、防溺水安全(“七不两会”要求)、消防安全(灭火器使用常识、疏散逃生技巧)。通过案例分析、安全知识问答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验,让安全教育活动贴近生活,切实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103班班主任夏灿说,学校将开学安全教育作为新学期开学保障工作的重要环节,提前安排部署,精心策划方案,创新方式方法。此次安全教育课的开展,进一步强化师生的安全意识,营造良好的校园安全氛围。
在心理健康教育环节,班主任引导学生分享假期收获与开学期待、开展“新学期小目标”书写活动、教授1-2种简单情绪调节方法(如深呼吸放松法)。一堂心理健康课,帮助学生提高心理防护能力,调整心态,缓解开学焦虑。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心理健康课不仅帮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还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开学第一课”照亮学生全面发展之路
又是一年开学季,咸宁市44.4万名中小学生同上“开学第一课”。不同于单一的课堂讲授,这些围绕思想政治、心理健康、传统文化、崇尚科学、法治教育等五大主题精心设计的“特殊课程”,为新学期写下温暖开篇,更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少年儿童指明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筑牢成长根基。如咸宁市实验小学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八百壮士”英雄事迹报告会,这种将德育融入生动叙事的方式,不仅培养学生有志向、有梦想的品格,更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为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心理健康教育呵护心灵成长。如咸宁市浮山学校“心理游园会”通过“时间沙漏达人”等游戏帮助学生实现从假期到学习状态的自然过渡,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学会情绪管理和人际交往,培养懂感恩、懂友善的品质,为全面发展提供重要的心理支撑。
传统文化教育培育文化自信。如咸宁市第四小学为新生举办“破蒙启智”传统入学仪式,嘉鱼县实验小学举行拜师礼、盥洗礼,这些礼仪实践让传统文化成为可感可触的生活体验,不仅让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实现文化修养与行为习惯的同步提升。
崇尚科学教育激发创新精神。如咸宁实验外国语学校举办大型科普秀、科普展览与DIY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受“探索的乐趣”,在观察思考中激发“创新的好奇”,培养学生敢创新、敢奋斗的精神,为创新型人才的培育夯实基础。
法治教育增强法治意识。嘉鱼县第一小学邀请检察官开展防欺凌讲座,通城县实验学校组织学生参观禁毒基地。这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明白“法治既是约束,更是保护”,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德法兼修的素养,为全面发展筑起安全屏障。
在少年儿童成长的关键时期,咸宁市通过“开学第一课”,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理想信念、爱国情怀、科学精神、文化自信、法治意识的种子,实现价值引领的润物无声。
教育的真谛不在于一时的感动,而在于持续地滋养。我们期待“开学第一课”的精彩能够持续延伸至日常每一课,把全面发展的理念融入课程设计、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教育的方方面面,让“开学第一课”的光芒持续照亮每个学生的成长之路,培养出眼里有光、心中有梦、脚下有路的新时代少年儿童。(周阳)
来源:咸宁新闻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