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糖尿病这个病,不是靠“不吃糖”就能管住的。吃甜食确实是个问题,但它真不是罪魁祸首。临床上,真把血糖冲上天、把胰岛功能逼到绝路的,往往不是糖,而是糖友自己天天在做、却没在意的事。
糖尿病这个病,不是靠“不吃糖”就能管住的。吃甜食确实是个问题,但它真不是罪魁祸首。临床上,真把血糖冲上天、把胰岛功能逼到绝路的,往往不是糖,而是糖友自己天天在做、却没在意的事。
吃甜食排第4,排第1的,很多人早上睁眼就开始做,晚上睡觉还在继续,连觉都带着它做——那就是情绪失控和长期压力。
你可能觉得这个说法有点夸张,但请听我慢慢讲清楚。
长期情绪波动和慢性压力,是血糖控制的大敌。研究显示,人在紧张、焦虑、生气、恐惧时,身体会分泌一种叫“应激激素”的东西,比如肾上腺素、皮质醇,它们会让肝脏释放大量糖原,导致血糖飙升,哪怕你一口饭没吃。
更麻烦的是,这种高血糖不是短暂的,它会持续干扰胰岛素功能,让你的药越吃越多,血糖越控越乱。
很多糖友来复诊时一脸委屈:“医生,我吃得很注意啊,甜的都戒了,怎么血糖还是高?”我问一句:“最近是不是老生气、睡不好?”他们往往沉默半晌,然后点点头。
睡眠紊乱、焦虑、压抑情绪,是糖尿病恶化的隐形杀手。长期的心理负担,会让人处于持续应激状态,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血糖控制越来越困难。你吃同样的饭、打同样的胰岛素,血糖就是不听话。睡得越晚,血糖越高,越焦虑,胰岛素越不灵。
很多糖友把控糖这件事,看成一场“饮食大战”。控制米饭、戒掉甜点、看着别人吃蛋糕自己默默喝白开水,感觉已经做得很到位。但他们忽略了,人的身体不是计算器,情绪和激素才是背后真正的指挥官。
第二大加速糖尿病恶化的,是久坐不动。比起甜点,整天窝在沙发上刷手机、坐在办公桌前不动弹,对血糖的杀伤力更大。有研究指出,哪怕你每天只运动半小时,但其他时间都坐着不动,血糖波动仍然明显。
肌肉是吞噬葡萄糖的“仓库”,你不动,它就不开仓。血糖只能在血液里打转,然后慢慢腐蚀血管、伤害神经。
很多退休大爷大妈觉得“我每天都走路啊”,但实际情况是:他们吃完饭坐着看剧,一坐就是一下午,然后晚上散步20分钟,自我感觉良好。但这种“集中式活动”远远不够。更有效的方式是“分散式动起来”:每坐一小时就起身走5分钟,哪怕只是家里踱步,也比一动不动强。
第三个让血糖加速失控的,是滥用或擅自停用药物。这在门诊里太常见了。有人听说“吃药吃久了会上瘾”,就偷偷把药减量;有人听亲戚说某偏方能“根治糖尿病”,就把降糖药一扔,改喝中草药;还有人觉得“我这两天血糖低了”,就不打胰岛素了,第二天起床血糖直接爆表。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紊乱,不是靠“感觉”来判断的病。药物是调节你血糖的工具,不是毒药。你不吃药,血糖就像失控的车子,一路狂飙,撞上就是视网膜病变、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足这些“血糖高铁”的终点站。
有个老王,63岁,血糖控制得还不错。有一回他女儿告诉他某个“神奇茶包”能“排糖”,他就把药停了,天天喝茶。一个月后来复查,糖化血红蛋白从6.8飙到10.2,肾功能也开始异常。血糖控制不是靠“听说”,是靠科学。不要随便相信“能治愈糖尿病”的话,谁说能治愈,谁就是在骗你。
然后才轮到第4名:甜食。
甜食确实会让血糖快速升高,但它不是血糖长期失控的主因。真正出问题的是“总碳水摄入过量”。你不吃糖,但天天吃大白馒头、米饭堆得跟山一样,血糖照样飙。
尤其是一些高升糖指数的食物,比如精制米面、果汁、糯米类,吃进去之后转化成葡萄糖的速度非常快,就像往血管里直接倒糖水。
有些糖友说:“我不吃糖啊,我吃的是蜂蜜。”但蜂蜜的果糖含量非常高,照样升血糖。有些人说:“我只是喝点水果汁”,但果汁里的糖比原始水果更浓缩,失去了纤维和饱腹感,升血糖速度堪比可乐。
控糖不是“戒糖”,而是“控总碳水”。重点是搭配,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增加饱腹感,减缓血糖上升速度。饭前喝点热汤、先吃菜再吃饭,这些小动作都能帮你稳住血糖曲线。
第五名是“以为血糖正常了就万事大吉”的盲目乐观。血糖控制一段时间后,有些人就开始松懈:晚上加个宵夜,早上懒得测血糖,药也隔几天才吃一次。他们觉得“我现在血糖不高,不用太紧张”。但糖尿病是个“隐形杀手”,它的可怕之处在于——你感觉不到它在伤你,直到你真的出问题。
临床有个词叫“糖尿病无声期”。就是人在血糖刚开始升高的时候,身体没什么明显症状,但糖已经在悄悄破坏你的血管、神经系统。你觉得自己“还挺健康”,但血管已经“千疮百孔”。这时候的松懈,就是给病情递刀子。
我常对患者说一句话:不是你控制糖尿病,就是糖尿病控制你。
糖尿病不是靠意志力扛过去的,它是一场跟生活、跟情绪、跟习惯较劲的拉锯战。你得有计划,有监测,有节制,更要有觉察。不是看吃得甜不甜,而是要看自己是不是在用身体、精神、时间去照顾这个病。
如果你是糖友,或者你家里有人是糖友,希望你记住这几件事:
第一,情绪管理是控糖的头号大事。焦虑、愤怒、压抑、失眠,这些都会让血糖像过山车一样暴走。学会放过自己,睡前关掉手机,早上晒晒太阳,找朋友倾诉,不是“矫情”,是在救命。
第二,每天动一动,别让肌肉“退休”。不是非得去健身房,哪怕是做饭间隙站起来伸伸腿、看电视时踩踩脚踏板,都是在帮你稳定血糖。
第三,药物不是敌人,是保护伞。别轻信偏方,别随便停药。你能吃的每一口饭、走的每一步路,背后都是药物在帮你兜底。
第四,不是“吃糖”有问题,是“怎么吃”出了错。吃饭顺序、食物搭配、主食比例,这些细节才是真正影响血糖的关键。
第五,血糖正常不等于病好了。糖友一辈子都要警惕“麻痹大意”,你放松一次,糖就可能反扑一次。
糖尿病是个“慢性磨人精”,它不像心梗那样突然发作,却能一点点把人耗垮。但它也不是不能对付的怪兽,只是它需要你每天一点点地认真生活。
声明: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王建伟.糖尿病患者应激状态下血糖波动机制研究[J].中国糖尿病杂志,2022,30(4):205-209.
[2]李明,陈晓红.久坐行为与2型糖尿病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1,42(1):45-49.
[3]张宏.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与血糖控制效果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2023,40(6):372-375.
来源:老张健康说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