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大山深处走出的农家子弟,到带动数百人就业的青年创业者;从依靠助学贷款求学的寒门学子,到搭建万人服务平台的行业先锋——怀化学院2022届毕业生、湖南中群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李昆伦,用五年时间书写了一段新时代青年“逆风翻盘”的奋斗篇章。这个出生于2000年
从大山深处走出的农家子弟,到带动数百人就业的青年创业者;从依靠助学贷款求学的寒门学子,到搭建万人服务平台的行业先锋——怀化学院2022届毕业生、湖南中群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李昆伦,用五年时间书写了一段新时代青年“逆风翻盘”的奋斗篇章。这个出生于2000年的“00后”,以“闯创干”的精气神诠释着当代青年创业者的奋斗与担当。
李昆伦(右)与加盟商签约
志存高远 砥砺前行
2000年,李昆伦出生在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2018年,他怀揣梦想考入怀化学院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但拮据的家庭条件让他不得不依靠国家助学贷款缴纳学费。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他做过快递员、扛过桶装水、发过传单、摆过地摊,甚至一度负债。这些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生活的艰辛,也让他开始思考:如何改变现状?
一次偶然的机会,李昆伦发现校园兼职市场存在巨大的信息差。他敏锐地意识到,与其在烈日下奔波赚取微薄的报酬,不如整合资源,成为那个“坐着吃西瓜”的人。于是,他利用在学生会积累的人脉资源,创立了第一个校园兼职平台,成功对接学生与商家。之后在学校跨境电商课程的启发下,李昆伦成立了校园电商团队,抓住电商风口,成功赚取“第一桶金”20万元。这不仅让他摆脱了经济困境,更让他坚定了创业的信心。
饮水思源 反哺母校
李昆伦的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但他始终怀着一颗感恩之心。2019年,他创立了“校灵通”网络师生综合服务平台,为两万余名师生提供便捷服务。随后,在学校的支持下,他入驻怀化学院大学生创业园,将一间闲置茶室改造成融合剧本杀元素的“天空之城”小酒馆,创新经营模式迅速走红,并开设多家分店。
2020年,李昆伦开办了怀化学院第一家极兔快递驿站。2021年,他通过成立湖南中群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整合学校附近一批快递驿站,在学校周边开办了700平方米的商业物流广场。
“母校和老师们的支持是我创业路上最大的动力。”李昆伦感慨道。为了回馈母校,他多次为母校捐赠空调、电脑等设备,改善了学校的教学环境。每年都给商学院新生赠送奶茶和新生大礼包。他还结合自身传媒事业,为学院开展短视频和直播培训,并捐赠了部分硬件设施,积极推动商学院数字营销工作室建设。公司与母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成立怀化学院电子商务(跨境)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和商学院大学生众创空间,实现产学共赢,为更多在校青年创业项目孵化提供支持。
此外,李昆伦积极参与商学院校友会工作,多次捐款捐物,致力于成为校友们的“联络员”和“服务员”。他的感恩与担当,不仅赢得了师生的赞誉,也为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注入了正能量。
创新驱动 赋能发展
“麻阳冰糖橙、沅陵黄桃、湘西腊肉、新晃红米、靖州茯苓……怀化有很多好的农产品,却没有好的销售渠道。”李昆伦说。他带领团队通过自媒体手段,为怀化本土企业提供线上转型方案,帮助他们拓展销售渠道、获取流量曝光。他创立的湖南中群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新媒体为媒介,助力怀化本土农产品和特色文旅走向全国。在中方县泸阳镇的550亩丰谷蓝莓园里,李昆伦架起摄像机,通过抖音和视频号直播带货,帮助蓝莓园提高年销售额130万元。
如今,李昆伦创立的湖南中群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已发展成为一家综合性文化企业,业务涵盖短视频、直播、电商、影音创作及制作、演出经纪等多个领域。公司占地面积超2000平方米,入驻鹤城区高新技术孵化园和国际陆港跨境电商产业园,并在邵阳、成都成立分公司。公司累计孵化400余名素人IP,全网粉丝近千万,助农销售超500万元,帮助400个实体门店搭建线上运营体系,全网播放量超一亿。
李昆伦并未止步于此。他积极响应广电“跟着微短剧去旅行”的创作计划,打造“微短剧+文旅”新模式,利用新媒体助力企业、乡村和创业者实现流量赋能。他还建成了鹤城区首个影视科普基地,参与并发行的《母亲的爱》《党旗颂歌》《喊一声怀化》《梦回草原》等优秀影视作品获得现象级流量和粉丝。
从寒门学子到青年企业家,李昆伦始终相信:命运从不辜负奋斗者。他的故事不仅是一段个人奋斗史,更是新时代大学生勇立潮头、敢于追梦的生动写照。
来源:湖南教育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