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意渐浓催新绿,教研深耕正当时。3月25日,平江县第一学区教育事务中心英语工作坊在天岳芙蓉学校举行“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活动以课例展示、读书分享、专题研讨等多元形式,推动新课标理念落地生根,为破解教学改革中的“最后一公里”难题提供实践范例。
岳阳晚报3月26日讯(通讯员 单珍)春意渐浓催新绿,教研深耕正当时。3月25日,平江县第一学区教育事务中心英语工作坊在天岳芙蓉学校举行“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活动以课例展示、读书分享、专题研讨等多元形式,推动新课标理念落地生根,为破解教学改革中的“最后一公里”难题提供实践范例。来自学区的30余名英语教师齐聚一堂,共研课堂提质增效之道。
活动在天岳芙蓉学校何慧老师执教的《Unit3 Weather》观摩课中拉开帷幕。课堂以“二十四节气”古诗词为文化切口,巧妙链接生活化的天气预报情境,通过实物道具、互动游戏、角色扮演等多样化教学手段,构建起语言学习的立体网络。
尤为亮眼的是“小小天气预报员”任务设计,学生在模拟播报中活用天气词汇,教师则依托可视化评价量表,将师评、自评、互评贯穿活动全程,实现“学用结合、评促发展”的良性循环。观课教师纷纷表示:“这样的课堂既见文化底蕴,又显评价智慧,真正让核心素养可见可测。”
在读书分享环节,天岳芙蓉学校刘霞老师以《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与实施》为蓝本,结合“特色美食”项目式学习案例,提出跨学科主题设计的“三阶策略”:以真实问题锚定主题,以驱动任务统整目标,以多维评价反哺教学。平江县颐华学校小学部英语教研组长单迎春老师则通过《教—学—评三位一体》专题讲座,深度解析新课标背景下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路径。她以“逆向设计”理论为支点,指出“目标先行、评价导航”的重要性,并结合单元整体教学案例,示范如何通过“嵌入式评价”实现教学过程的动态优化。
第一学区研训员丁越男主任在总结中提出“三个重构”:重构教学观,从“知识传递”转向“素养培育”;重构评价观,从“结果判定”转向“过程增值”;重构教师角色,从“课堂主导者”转型为“学习设计师”。她表示:“教学评一体化不是技术的堆砌,而是教育理念的系统升级。教师要以终为始,让评价成为照亮学习过程的明灯,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沃土。”
此次研讨是平江县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系列活动的缩影。天岳芙蓉学校将在第一学区英语工作坊的带领下,持续以“问题导向、课例研训、成果辐射”为路径,通过组建教研共同体、开发评价工具包、搭建资源共享平台等举措,推动“教—学—评”一体化从理念共识走向实践创新,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来源:岳阳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