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县蒙泉镇芙蓉学校“开心小农场”赋能“劳动大教育”

B站影视 2024-11-21 11:15 2

摘要:如何开设好劳动课程,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真正提升劳动技能,收获成长?近段来,石门县蒙泉镇芙蓉学校(以下简称“芙蓉学校”)用“带领学生走进田间地头的劳动教育课堂新模式”作出了回答。

“开心小农场”赋能“劳动大教育”——石门县蒙泉镇芙蓉学校创新劳动课堂教学模式

本网讯(通讯员 周永华 覃 敏)如何开设好劳动课程,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真正提升劳动技能,收获成长?近段来,石门县蒙泉镇芙蓉学校(以下简称“芙蓉学校”)用“带领学生走进田间地头的劳动教育课堂新模式”作出了回答。

探寻路径,开辟劳动基地。2024年10月下旬,校内劳动实践基地建设正式启动。学校与白洋湖社区领导经过友好协商,将校门左侧耕地(约2亩)租借给该校开展学生劳动实践活动。11月初,将劳动基地进行改造,实施围栏建设和班级划分。此基地的开发,不仅为学生们搭建了一个亲身体验劳动之美的平台,更成为了孩子们亲近自然的“开心小农场”。

改“教”模式,把劳动课搬到田间地头。创建劳动实践基地后,该校的劳动教育从“纸上谈兵”跨越到了“躬身实践”。 11月21日,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一派繁忙的景象——芙蓉学子在家长和老师的带领下,亲身体验播种的乐趣。活动在冬日里难得的暖阳下拉开帷幕。学生们怀揣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期待,在老师的带领下,满怀热情地走进了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劳动实践基地。在基地里,学生们首先接受了劳动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的培训,确保在劳动过程中既能学到知识,又能保障安全。

“劳”以启智,让学生化身“小农夫”。每次的劳动实践课,孩子们都化身为勤劳的“小农夫”,勇敢地面对泥土的脏乱与辛劳的考验。劳动实践活动中,学生们迅速进入角色,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他们挥锄松土,弯腰播种,播撒种子,浇水灌溉,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辛勤的汗水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虽然孩子们手上全是泥土、脸上满是汗珠,尽管劳动过程中不乏疲惫与挑战,但每当想到自己亲手种下的种子将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最终变成绿意盎然的蔬菜园,孩子们的脸上都洋溢着满满的期待与喜悦。

“动”以润心,让学生在亲历中感悟成长。以前最“乏味”的劳动课,现在成了孩子们的“开心课”。劳动实践活动,他们不仅亲身体验了耕耘与收获的艰辛与喜悦,还锻炼了动手能力,加深了对自然科学的理解与认识。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增长劳动知识、内化劳动精神。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劳动的价值与意义。尽管双手沾满了泥土,但他们的心中却充满了对劳动的热爱与向往。每次劳动课后,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总是在田间地头回荡。有时,他们还邀请老师用手机记下这一美好的瞬间——纷纷与自己的“劳动果实”合影留念。

据悉,芙蓉学校作为教育部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校,勇于探索,不断创新课堂教育模式。劳动实践活动只是该校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缩影。相信该校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一定能够走出一条“义教改革”的新路来。

来源:璐璐课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