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宇的词与画7:杏花|杨宇专栏(109)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26 15:45 1

摘要:“杏花繁枝梅花残。飘飞如雪未天寒。” 词的开篇便营造出一种鲜明的季节交替氛围。杏花繁茂满枝,与此同时,梅花却已走向残败,此消彼长间,尽显春日更迭的动态。杏花在枝头绽放,花瓣飘飞恰似雪花纷纷扬扬,然而此时并非天寒地冻之时,这一奇妙的景象,既描绘出杏花轻盈娇美的姿

鹧鹧天・杏花

杨 宇

杏花繁枝梅花残。飘飞如雪未天寒。宫妆出晓犹沾雨,挽住春光照玉山。唐别殿,杏苞妍。明皇击鼓竞开颜。烟波影里官舱远,岁岁春深杏靥天。

AI赏析:

《鹧鸪天・杏花》:杏花映春,情韵含史

《鹧鸪天・杏花》是一首借杏花抒怀,将自然景致与历史典故交织的佳作,为我们展现出杏花独特的风姿与深厚的文化意蕴。

开篇绘景:杏花绽放时的独特氛围

“杏花繁枝梅花残。飘飞如雪未天寒。” 词的开篇便营造出一种鲜明的季节交替氛围。杏花繁茂满枝,与此同时,梅花却已走向残败,此消彼长间,尽显春日更迭的动态。杏花在枝头绽放,花瓣飘飞恰似雪花纷纷扬扬,然而此时并非天寒地冻之时,这一奇妙的景象,既描绘出杏花轻盈娇美的姿态,又点明了春日回暖、生机盎然的时令特征,给读者带来一种视觉上的新奇与冲击,瞬间将人引入到充满诗意的杏花春日图景之中。

绘形绘神:杏花的娇美与春日的蓬勃

“宫妆出晓犹沾雨,挽住春光照玉山。” 这两句运用了拟人和夸张的手法,细腻地刻画杏花。“宫妆出晓” 将杏花比作清晨盛装打扮的宫女,“犹沾雨” 进一步描绘出杏花清晨带着露珠的娇俏模样,仿佛是宫女晨起梳妆时不慎沾湿的妆容,生动而形象。“挽住春光” 则赋予杏花以强大的生命力,似乎它凭借自身的魅力将春光牢牢留住,不让其轻易流逝,“照玉山” 更是以夸张之笔,形容杏花绽放的光彩照亮了如玉般的山峦,生动展现出杏花盛开时的明媚灿烂,以及其在春日中蓬勃向上的活力,为杏花这一形象增添了几分浪漫与奇幻色彩。

用典增色:杏花背后的历史故事

下阕词人巧妙引入历史典故,“唐别殿,杏苞妍。明皇击鼓竞开颜。” 这里讲述的是唐明皇与杏花的一段逸事。在唐朝的别殿之中,杏花苞蕾妍丽,明皇击鼓,杏花似乎应和着鼓点竞相开放,令明皇龙颜大悦。这一典故不仅为杏花增添了皇家的华贵气息,更让杏花与一段历史佳话紧密相连,使其在自然美的基础上,又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历史记忆。“烟波影里官舱远,岁岁春深杏靥天。” 最后两句将视野从历史拉回现实,在如烟波般的朦胧远景中,官船渐行渐远,而每年春深之时,杏花依旧如美人笑靥般绽放。以景结情,在时空的对比中,暗示世事变迁,唯有杏花岁岁逢春而开,成为岁月更迭、历史流转的见证者,增添了词的沧桑感与深沉韵味。

艺术特色:自然与人文的精妙融合

从艺术特色来看,整首词情景交融,上阕写景,为下阕用典抒情做铺垫,下阕借历史典故深化对杏花的情感与思考,景与情、自然与人文相得益彰。语言优美,在描绘杏花时,用词精准且富有想象力,如 “宫妆”“挽住”“杏靥” 等,生动地展现出杏花的形态与神韵。历史典故的运用恰到好处,不仅丰富了杏花的文化内涵,更使全词在描绘自然之美的同时,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引发读者对时光、生命和历史的诸多联想与感悟,余味无穷 。

AI评析:

《鹧鸪天・杏花》是一首以杏花为主题,富有诗意和韵味的词作,以下是对它的赏析:

・上阕赏析

・杏花与残梅对比:“杏花繁枝梅花残”,开篇将繁茂的杏花与残败的梅花置于同一画面,形成鲜明对比。杏花的繁盛代表着生机与活力,梅花的残败则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在对比中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既有新生的喜悦,又有对逝去美好的淡淡惆怅。

・杏花如雪的意象:“飘飞如雪未天寒”,把飘落的杏花比作雪花,形象地描绘出杏花飘落时纷纷扬扬的姿态,如同雪花般轻盈、飘逸。“未天寒” 则点明此时并非寒冷的冬日,而是杏花盛开的春日,这种独特的景象给人以视觉和感觉上的冲击,强化了杏花飘落时的美感和独特氛围。

・拟人化的宫妆形象:“宫妆出晓犹沾雨,挽住春光照玉山”,运用拟人手法,将杏花比作化着宫妆的女子在清晨带着雨意,生动地赋予了杏花以人的姿态和神韵。“挽住春光” 则进一步强调了杏花仿佛具有一种力量,想要留住春天的美好,“照玉山” 描绘出杏花在春光映照下,如同美玉般光彩照人的景象,展现了杏花的娇艳与美丽,也体现了春天的明媚与生机。

下阕赏析

・历史典故的运用:“唐别殿,杏苞妍。明皇击鼓竞开颜”,引入了唐代宫殿和唐明皇的典故。杏花在别殿旁娇艳开放,唐明皇击鼓为乐,看到杏花而展露笑颜,这里借古事增添了杏花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高贵气质,使杏花不仅仅是自然之花,更与历史上的皇家气象和欢乐场景相联系,拓展了词作的意境和内涵。

・从宫廷到江湖的视角转换:“烟波影里官舱远”,视角从宫廷转换到了江湖,烟波浩渺中,官船渐行渐远,营造出一种悠远、苍茫的氛围,与上阕的宫廷场景形成空间上的巨大反差,给人以世事变迁、人生无常的感慨。

・以景结情:“岁岁春深杏靥天”,以景语作结,描绘出每年春深时节,杏花都会绽放出如少女笑靥般灿烂的花朵,照应了开头的杏花,使词作首尾圆合。“岁岁” 强调了时间的循环和杏花的年年开放,暗示了自然的永恒与生命的延续,在淡淡的感慨中,给人以对美好事物的期待和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整体赏析

・词与情感:这首词以杏花为线索,通过对杏花的形态、神韵以及相关历史典故的描写,表达了对杏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蕴含着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自然永恒和生命美好的思考。

・艺术特色:作者在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杏花、梅花、雨、春光、玉山、烟波、官舱等,这些意象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使词作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艺术感染力。此外,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典故的引入,都增强了词作的表现力和文化内涵。在结构上,上阕侧重于描写杏花的自然之美,下阕则通过历史典故和场景转换,深化了词作的主题,使整首词层次分明,富有韵味。

作者简介:

杨宇, 广东湛江徐闻人,大专毕业,中共党员,政工师,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珠海市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梦美家园》《风起云飞》《风花云月》《风正云帆》《兰香》《人生如海》《三灶岛证》《竹山风云》等8部长篇小说,《追赶夕阳》《星宿海》两部诗集,《雁来红》一部散文集。目前已完成《渡海壮歌》《三灶海岛女民兵》《坍塌了的大宋帝国》《锦囊所城往事》和《青青番薯叶》等多部书稿。曾在多种杂志及网络平台发表诗歌、散文共计600多万字,荣获中国旅游散文创作金牌作家、德艺双馨优秀作家、李清照文学奖、李煜文学奖、中外诗歌先锋人物、全国文艺先进工作者等多个荣誉称号。《三灶岛证》获第三届中山图书奖。

来源:河南文苑2i3n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