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阳路的区妇幼已经开始搬迁,即将在原址上开展重建工作。
近期,小邕在朋友圈看到一个重磅消息,新阳路的区妇幼已经开始搬迁,即将在原址上开展重建工作。
区妇幼新阳院区的重建,对于周边的居民乃至许多南宁人来说意义重大,这所历经了60年风雨的医院承载了太多记忆和情感。
不夸张地说,十个住在西乡塘的老南宁人里,就有五六个都出生在这所医院。
在重建之前,小邕决定前往现场记录最后的样貌,一起来看看。
01
区妇幼新阳院区将在原址重建
8月23日起,广西妇幼保健院新阳院区启动搬迁工作。
目前搬迁正在有序推进,部分科室已逐步转移至厢竹院区(厢竹大道59号)及广西儿童医疗中心(厢竹大道61号)。
▲广西妇幼保健院厢竹院区
根据公告,新阳院区住院病区将于8月25日全部搬迁完毕,门急诊将于8月29日18:00起停诊。
搬迁后,厢竹院区全面升级妇科、产科住院环境,以更舒适的诊疗空间和人性化服务,为每一位女性提供健康管理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院方还开通了新阳院区直达厢竹院区的24小时免费接驳车服务,为就诊的市民提供便利。
▲公告截图
此外,新阳院区将于2025年9月开始启动重建工程,预计2028年12月底建成。
从官网了解到,新阳院区重建项目自2023年就已经开始推进,历经两年时间,终于迎来实质性进展。
8月12日,重建项目发布支护及土石方工程招标计划,拟重建的综合楼总用地面积约17840.605㎡,以及两层地下室,预计9月招标。
▲招标公告截图
根据西乡塘区自然资源局此前发布的新阳院区重建项目公示,新阳院区重建项目规划用地总面积13824.2㎡(折合约21亩),总建筑面积为106435.265㎡。
▲重建项目总平图
▲具体信息
计划建设1#医疗综合楼(总层数20层,裙房6层)、2#医疗辅助用房(3层)等建筑,规划设置总床位数800个。
▲新阳院区重建效果图
同时,规划设计机动车位550个、非机动车停车位1000个,解决了就诊停车的老大难问题。
无论从规模还是设施水平,新阳院区的重建都让人十分期待。
02
实探区妇幼现状→
8月24日下午,小邕来到位于西乡塘区新阳路225号的区妇幼。
尽管搬迁在即,医院内依旧人头攒动,妇科门诊、儿童急诊的候诊区前坐满了前来就诊的患者和家属。
▲妇科门诊正常接诊
一位站在大厅里正在拍摄搬迁重建公示牌的大姐告诉小邕,她和家里人很早就从新阳路搬去江南区住了好多年,但她仍习惯来这里看病和拿药。
她感慨地说,三十年前,她的女儿就在这里出生,这里的医生护士都对她很好,她希望将来新阳院区建好后,那些她熟悉的医生还能继续在这里上班。
▲注射室已关闭,门口空荡无人
小邕走在医院内,遇到了不少退休的职工正在合影留念,她们在妇产科楼下的鱼池边有说有笑,回忆着当初在医院工作的点点滴滴。
▲历史悠久的鱼池
与其他院区不同,新阳院区历经几十年的风雨,楼房外墙已布满了斑驳,却也让人感受到一份岁月沉淀的从容和治愈。
▲院内的宣传栏
尽管整个院区仿佛被时间定格,但崭新的自助服务终端机和清晰可见的指示标识,说明新阳院区仍在努力为患者营造便捷、舒适的就医环境。
▲自助服务区
走出医院,在大门旁卖早餐、卖气球的叔叔阿姨仍在摆摊,他们同样也陪着这所医院和许多病患家属走过无数个日夜。
▲摊位品类丰富
不知重建后,他们是否还会回到医院大门旁继续摆摊。
03
风雨兼程60年,区妇幼书写新篇章
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创建于1965年,从最初建院时的30张病床、50名职工,逐步发展为如今拥有两大院区、千余名职工的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
▲区妇幼历史照片(图源:广西妇幼保健院智慧医院)
经历几代妇幼人的耕耘,如今的区妇幼每年迎接近2万名新生儿,每天约有260位准妈妈在此期待着新生命的到来。
60年来,区妇幼见证了无数新生命的降临,也承载着一代又一代南宁人的健康记忆。
▲区妇幼新阳院区大门
随着医疗需求的日益增长,作为区妇幼起点的新阳院区,现有的硬件设施与环境已难以满足发展需要,重建势在必行。
尽管老的新阳院区正缓缓退出历史舞台,但新阳院区与南宁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从未断裂。
三年后,全新升级的新阳院区将在原址,续写下一个六十年甚至更长远的新篇章,为更多的家庭护航健康、传递希望。
来源:邕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