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天祝县人民法院综合办公室负责人、县第二幼儿园法治副园长东雪良收到一份特殊邮件——几张色彩斑斓、字迹稚嫩的明信片。这些是一个多月前县人民法院开展“法润童心 · 院园同行”活动时发给孩子们的纪念卡,如今载着孩子们的纯真话语又“飞”回了法院。
近日,天祝县人民法院综合办公室负责人、县第二幼儿园法治副园长东雪良收到一份特殊邮件——几张色彩斑斓、字迹稚嫩的明信片。这些是一个多月前县人民法院开展“法润童心 · 院园同行”活动时发给孩子们的纪念卡,如今载着孩子们的纯真话语又“飞”回了法院。
“法官叔叔,您是法院的‘大朋友’,下次您还来吗?”“谢谢您讲的故事,我回家告诉妈妈了,她说我也要当法官!”……这些明信片不仅是童真的回响,更是天祝县人民法院深耕“法治副校长”制度、守护未成年人成长的生动见证。
近年来,天祝县人民法院将“法治副校长”工作纳入年度重点任务,推动从“形式任命”向“实质履职”转变。目前,该院已选派8名优秀法官及助理担任全县8所幼儿园的法治副园长,并建立“一校一案”“一季一课”“一案一访”“一校一册”“一评一考”的“五个一”履职机制,确保法治教育常态化、个性化。
为了让法治教育真正“活”起来,法官们不断创新形式,尝试汉藏双语“法治小讲堂”、“心灵之窗”信箱、“互学+引导”教学模式等,通过绘本、儿歌、游戏等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悄悄播下法治的种子。
法治副校长履职不仅是法院的“独角戏”,更是多方协同的“大合唱”。天祝县人民法院积极构建“法院+教育+公安+妇联+学校+N”未成年人保护协同机制,通过联动各方力量,共同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我们做的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点点滴滴的守护。”东雪良表示,“孩子们纯真的回应,是我们最珍贵的奖赏。”
一张张“飞回”的明信片,不只是一次成功的普法活动,更见证着一场关于责任、温情与希望的“法治长跑”。天祝县人民法院将继续以“如我在诉”的情怀深耕法治副校长制度,让法治的种子在雪域高原的每一颗童心中生根发芽。
全媒体记者:郑金花 东雪良(通讯员)
来源:天祝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