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统少将遗孀拿着一本日记找到市政府,上海市长:你丈夫很了不起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2 07:56 2

摘要:在登记信息时,工作人员才发现她的身份不一般,是军统特务周镐的遗孀——吴雪亚,在得知她的身份后他们就一直劝她离开,可是她始终不肯,只想让市长看一下自己的日记。

文:沧海一书客

开篇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1965年,一位妇人行色匆匆地走进了上海市政府,她手中拿着一本日记,声称要找上海的市长曹荻秋。

在登记信息时,工作人员才发现她的身份不一般,是军统特务周镐的遗孀——吴雪亚,在得知她的身份后他们就一直劝她离开,可是她始终不肯,只想让市长看一下自己的日记。

在她的坚持下,曹荻秋终于看到了她的日记,让人没有想到的是,他在看完后竟然说:“你丈夫是个了不起的人!”他为什么这样说呢?

被迫开启特务生涯

1910年1月21日,周镐出生在湖北罗田,家境贫寒的他并没有放弃学习的希望,14岁时考上了武汉私立成呈中学,毕业后又考上了黄埔军校武汉分校。

在黄埔军校学习时,周镐很反感学校内进行的“蒋化”教育,经常对此表达不满的他很快被学校发现,在学习没有完成时他就被学校开除了。

在离开黄埔军校后,周镐进入了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1932年淞沪会战结束后,他所在的第十九路军被蒋介石派遣到福建参加“剿共”事宜。

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的将领蔡廷锴、蒋光鼐在多次的作战中逐渐意识到,当前的形式抗日才是主要任务,继续进行“剿共”的内战没有出路,于是他们一致决定反蒋抗日。

1933年11月20日,蔡廷锴等人在福建福州召开大会,以第十九路军为主力,公开实行反蒋政策,得知此消息的蒋介石勃然大怒,迅速派往军队进入福建。

1934年1月15日,蒋介石的军队攻破福州,第十九路军逃往漳州和泉州,后来这两个地方也被蒋介石攻陷,福建事变就此彻底失败。

周镐作为第十九路军中的一份子,在事变失败之后不得已开启了逃亡之路。他在从汉口逃往上海时被国民党军队抓捕,罪名是有“共党嫌疑”。

令周镐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负责审讯他的竟然是他的一个老朋友,因为两人是旧相识的缘故,他并没有对周镐进行严厉的审讯,反而对他进行劝导。

他和周镐说,你是黄埔军校出身,只要肯加入复兴社,过去的事情就肯定能一笔勾销了。周镐听到这样的消息很激动,于是就决定加入试试。

他们口中的所谓“复兴社”,就是国民党军统特务处的前身,周镐就这样成为了军统特务中的一员,从此开始了他12年的特务生涯。

周镐在加入军统后又遭到过一次逮捕,这一次的理由依旧是有“通共”嫌疑,在一番调查过后因为查无实据,他被安全释放。

被释放后,周镐遇到了自己生命中的贵人,他是军统的核心成员之一周伟龙,他是戴笠的结拜兄弟,在军统内也有不小的声量。周镐被他看重,一时风光无限。

在这之后,周镐的工作地点也在四处调动,汉口、贵州、广东、重庆等地都有他的身影,在军统内的官职也越升越大,从尉官做到校官,最终升成了少将。

1943年初,周镐接到了戴笠的命令,他离开了重庆国民政府,潜伏进入了南京往伪政府,为军统秘密提供敌方情报。

而戴笠之所以要派周镐潜伏进入汪伪政府,主要是因为那时军统在和李士群领导的“76号”的较量中共经常处于下风位置,军统多次遭受重创。

为了除掉李士群,戴笠想要拉拢伪政府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周佛海就在这时现身了。他是汪伪政府的首脑之一,他和李士群积怨颇深,并且一直想和国民党联系,想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为了加强与周佛海的联系,周镐被派往了汪伪政府,在进入之处,他受到了周佛海的诸多考察,精神高度紧张的他每天都生活在痛苦之中。

在痛苦等待的日子里,他交到了一些中共地下党员的朋友,其中就包括对他一生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徐楚光。

在徐楚光的影响下,周镐逐渐看清了蒋介石伪善的本质,他对蒋介石不积极抵抗外敌,却总是将枪口对准自己同胞的做法十分不齿。

对蒋介石心生厌恶的他对共产党的好感越来越多,从那时起他就经常帮助共产党,利用自己手中的职权给新四军运送物资。

后来周镐终于通过了周佛海对自己的考察,他也因此在汪伪政府中获得了一个新的身份伪军委会第六科科长。

1943年底,戴笠秘密命令周镐在南京重新组建军统站,南京也曾经是军统的天下,后来汪伪政府成立后,军统在南京的控制权毁于一旦。

重新恢复军统对南京的控制权,一直是戴笠最想完成的一件事情。

周镐出色地完成了这件任务,他在南京重新组建了军统站,下面分设了8个行动组,他被任命为少将站长,统领整个南京站。

在南京军统站,周镐的主要任务有两个,第一个就是和周佛海联系,第二个就是搞好与伪政府中其他主要将领比如吴化文、孙良诚等人的联系,积极争取他们的投诚。

1945年日本颓势越发明显,周镐的工作内容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主要负责伪政府在南京政权的交接工作,并且防范共产党,阻止新四军进入南京。

8月15日日本正式投降,在日本投降后的第二天周镐就进行了大规模的行动,首先抓捕了周学昌、鲍文樾等47名汉奸,还接管了伪政府管控的《中央日报》和《中报》。

之后周镐又带人封存了汪伪政府的银行金库和仓库,控制了大批物资。17日,周镐将之前的两份报纸分别更名为《建国日报》和《复兴日报》,大规模宣传国民政府。

周镐没有想到的是,他这番大张旗鼓的行动早就引起了蒋介石和戴笠的不满,蒋介石的本意是想让周镐稳住南京城,利用城内的伪军阻止新四军入城,等到国民军队接管南京。

可是周镐在城内大规模的行动引发了城内伪政府官员的不满和动荡,他的一系列行动都让南京城更加混乱起来,这引起了蒋介石的强烈不满。

为了控制住周镐的行动,蒋介石竟然找到了日本人,他让岗村宁次维持南京城的局面。之后周镐就被日本人请到了司令部,并且被软禁了起来。

在国民政府成功接管南京后,周镐又被移交到了警备司令部,他原本以为在等到戴笠来到后自己就能重获自由,让他没想到的是自己不但没有被释放,反而得到了一个贪污的罪名。

周镐百般解释,但是无人在意,就这样他在狱中度过了半年多的时间。这段的牢狱生活对他打击很大,对国民政府逐渐失去了所有信心。

直到1946年3月17日,戴笠乘坐的飞机失事,命丧南京岱山。周镐终于获得了新生的机会,靠着他军统中好友的说情,他终于被无罪释放。

加入共产党

经受如此重大打击的周镐出狱后变得沉默寡言,他闲居在自己南京的家中,没有工作,生活艰难。徐楚光在这时成功联络到了他,邀请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妻子吴雪亚也加入了共产党,两人一起进行情报工作。从此,周镐就以中共特别党员的身份潜伏在国民党中,负责在国民党军队内的策反和情报工作。

周镐首先要策反的就是孙良诚,孙良诚原本是冯玉祥的部下,后来投靠了汪精卫,之后又被蒋介石收编。被蒋介石视为杂牌军的他心中早有怨气,正是因为这点他才是被策反的首选。

周镐之前曾与孙良诚有一些私交,所以就主动担任了这次的策反工作,没想到这次的工作还没有展开就被在我党潜伏的特务刘蕴章发现并且报告给了毛人凤。

周镐又一次被抓捕进了监狱,但是因为共产党专业及时,毛人凤并没有发现更多的证据,他在把周镐关押了一段时间之后又不得不释放了。

1947年9月,徐楚光被捕,国民党顺带挖出了周镐与徐楚光的关系,周镐也又一次被抓了起来,自知凶多吉少的他也已经做好了就义的准备。

周镐在两个军统少将的担保下才成功逃出,后来他进入了苏北解放区,在这里他体会到了解放区军民的精神力量,即使食不饱腹,但是团结一心向着胜利,这种纯粹的精神鼓舞了他。

1948年11月,解放军正在围攻黄百韬部队,孙良诚被蒋介石派往前线,为了减少部队的伤亡,组织上决定还是要策反孙良诚,周镐进入了孙良诚的部队。

在周镐的劝告和威胁下,孙良诚很快就做出了投诚的决定,率领5800将士投诚了解放军。在策反了孙良诚后,组织上又想策反刘汝明,刘的遭遇和境况和孙一样都是蒋的杂牌军。

为了能成功策反刘汝明,周镐等人冒险进入了刘的军区,与他见面。令他没想到的是刘汝明直接将周镐策反他的消息告诉了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

周镐再一次被关进了保密局的看守所,他知道这一次自己无论如何都是不可能逃出去的了,他平静的接受了自己的命运,被国民党军队秘密处决。

周镐去世后,他的妻子吴雪亚一直在寻找他的消息。直到1965年,她带着周镐的笔记本找到了曹荻秋,曹之前和周镐在工作上有联系,所以能证明周镐的身份。

曹荻秋在经过一段是时间的梳理过后向组织上做了报告,请求追认周镐为烈士,并让他的家属享受烈士的待遇。

1965年12月28日,中央对此进行了回应,同意将周镐评为烈士,并对他的家属进行照顾。

在周镐的日记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军统少将向共产党人转变的过程,他为抗战胜利做出的牺牲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来源

从军统少将到中共特别党员——追忆我的父亲周镐--党史频道-人民网

来源:千年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