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得了糖尿病,75岁仍然没有糖尿病并发症,就靠这6个字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26 15:47 1

摘要:参考文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4):315-409.UKPDS研究组.2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与并发症关系研究[J].Lancet,1998.ADA(美国糖尿病协会).糖尿病医学诊疗

参考文献: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4):315-409.

UKPDS研究组.2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与并发症关系研究[J].Lancet,1998.

ADA(美国糖尿病协会).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2023).

张大爷今年75岁,年轻时身体倍儿棒,40岁那年体检查出糖尿病,当时他心里咯噔一下,觉得自己好像突然就成了“半截入土”的人。

可谁能想到,35年过去了,他活得好好的,还没有糖尿病的那些常见并发症——眼睛没瞎,肾脏没坏,脚也没烂,脑子也清楚得很。

他常说:“糖尿病这东西,不折腾它,它就不折腾你。”

这话听着轻巧,可真要做到,没点门道是不行的。

糖尿病其实就像个“赖皮鬼”,它不急着要你的命,但它会慢慢地在你身上“安家落户”,一点一点地蚕食你的健康。

有人得了糖尿病,十年不到,眼睛就花得不行;有人几年时间,脚趾头就开始发黑,最后不得不截肢。

可是也有人,几十年过去了,身体还硬朗得很,关键就在于——他们知道怎么和糖尿病“掰手腕”,而不是躺平认输。

张大爷的秘诀,其实就六个字:稳血糖、护血管。

这六个字,说着简单,做起来可不容易。可一旦做到了,糖尿病也奈何不了你。

张大爷刚确诊糖尿病那会儿,医生和他说:“你这糖尿病,要是不好好控制,十几年后,眼睛、肾脏、心脏、血管都会出问题。”

他当时听得心里发毛,回家就琢磨:“难道我这辈子就只能等着病情恶化?”

可他是个倔脾气的人,他不信邪。他去图书馆查书,翻医学杂志,后来还在公园里认识了几个控制得不错的“糖友”,一聊才知道,糖尿病不等于“等死”,关键在于——别让血糖忽高忽低,像过山车一样。

血糖一旦像过山车,血管就遭罪,长期这么折腾,眼睛、肾脏、神经都跟着遭殃。张大爷这几十年,靠着几个方法,把血糖稳得像“水平仪”一样,才没有让并发症找上门。

他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的饭碗“变小”了。

年轻的时候,张大爷饭量大,一顿能吃两大碗米饭,外加一盘红烧肉。可确诊糖尿病后,他发现,吃得多,血糖就蹭蹭往上窜,饭后困得直想睡觉。

后来,他听一个老医生说:“糖尿病人吃饭,七分饱最合适。”

他就试着把饭量减下来,米饭从两碗改成一碗,肉还是吃,但不再大口吞,而是细嚼慢咽。结果发现,饭后血糖没那么高了,整个人也没那么困了。

后来,他又学到一个“土办法”——先吃菜,再吃肉,最后才吃米饭。这样一来,血糖上升得慢了,血管受的刺激也少了。

光控制吃的不够,得让身体“动”起来。

张大爷年轻时是个“宅男”,喜欢坐着不动,可后来他发现,吃了饭就坐着,血糖涨得快得吓人。他养成了一个习惯——饭后遛弯儿。

一开始,他只是饭后出门走一走,后来发现,走路能让血糖降得更平稳,他就琢磨着加点难度。他改成了快走,再后来,又学着做点简单的力量训练,比如原地抬腿、蹲起这些。

结果呢?几十年下来,他的血糖比年轻时稳,连腿脚都比同龄人利索得多。

糖尿病还有个“隐形杀手”——高血压和高血脂。

这俩东西,就像“狼狈为奸”的兄弟,血糖高了,它们也跟着乱来。张大爷知道,如果让高血压、高血脂跟着一起疯,那糖尿病并发症迟早会找上门。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学会“挑食”。

他以前喜欢吃咸菜、腌肉,可后来医生告诉他,盐吃多了,血压容易升高,血管也容易变硬。他就慢慢改了口味,咸菜少吃点,重口味的菜用香料代替盐。

再一个,高血脂这东西,最怕的就是油腻。他以前炒菜,恨不得一勺油下去冒烟才算香,可后来他学聪明了,油少放点,改用炖、蒸、煮的方式做饭,结果血脂也跟着降下来。

糖尿病人最怕的,还有脚上的毛病。

张大爷认识一个老朋友,跟他一样是糖尿病,可就是因为脚上长了一个小伤口,没重视,结果伤口溃烂,最后不得不截肢。

他从那以后,就特别注意脚的健康。每天洗脚的时候,他都会低头看看脚有没有伤口,有没有破皮。冬天的时候,他还特意买了双宽松的鞋,防止脚趾挤着导致血流不畅。

他还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睡前按摩脚底。一开始他只是觉得舒服,后来才知道,这样做还能促进血液循环,让脚不容易出问题。

糖尿病患者最怕的,还有“心情不好”。

张大爷年轻的时候,脾气大,容易生气,可后来他发现,每次发火,血糖都飙得很快。他就琢磨,既然生气对病情没好处,那不如学会“想开点”。

他开始学着找乐子,偶尔去公园看看下棋的老哥们,偶尔听听收音机里的相声,甚至还跟孙子学了点简单的智能手机操作,刷刷短视频。

结果呢?血糖比以前稳了,身体也比以前轻松了。

张大爷今年75岁,身体依然硬朗。

他常说:“糖尿病这东西,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治好的,但它也不是不讲道理的。只要你对它好点,不折腾它,它也不会折腾你。”

35年过去了,他的眼睛还看得清,肾脏还好好的,脚也没烂,脑子也清楚得很。

说到底,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把它当回事。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来源:谭医生健康科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