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幸好倚天男主张无忌挺身而出,他凭借九阳神功与乾坤大挪移化解了明教与六大门派的恩怨。由于张无忌的外公、母亲都是明教的一份子,加之张无忌机缘巧合之下练成了明教的神功乾坤大挪移,因而张无忌在杨逍等人的推举之下,最终成了明教第34代教主。
在《倚天屠龙记》里,金庸对全真教、古墓派只字不提,反而花费大量的笔墨描写武当、峨眉以及明教。
尤其是明教,这个门派聚集了大量歪魔邪道,与名门正派有着诸多恩怨仇杀,最终爆发了六大门派围剿光明顶的危机。
幸好倚天男主张无忌挺身而出,他凭借九阳神功与乾坤大挪移化解了明教与六大门派的恩怨。由于张无忌的外公、母亲都是明教的一份子,加之张无忌机缘巧合之下练成了明教的神功乾坤大挪移,因而张无忌在杨逍等人的推举之下,最终成了明教第34代教主。
明教第33代教主唤作阳顶天。书中写道,阳顶天也是一位难得一见的武学奇才,他只是将乾坤大挪移练到了第四层,却配合一门大九天手在江湖里横行无忌。
阳顶天的各项综合指数仅次于张三丰,就连少林三渡也败在阳顶天之手。少林三渡为了一雪前耻,这才苦坐了30年的苦禅,创出了一门威力惊人的金刚伏魔圈阵法。
反观张无忌,他虽然将乾坤大挪移一口气冲到了第七层,还练成了太极拳、太极剑以及圣火令上的神秘武功,不过张无忌的战绩却让人目瞪口呆。
原来张无忌将多门神功聚于一身,却无法形成碾压之势。不管是灵蛇岛上被波斯三使打得鼻青脸肿,还是在屠狮大会上被少林三渡逼得以命相搏,张无忌的表现差强人意。
的确,张无忌的乾坤大挪移比阳顶天足足高了三层,可阳顶天都能在当世江湖里纵横驰骋,张无忌为何却屡屡吃瘪?
有的读者认为,阳顶天的原型是杨过之子杨破天,那门大九天手便是黯然销魂掌的改良版。因此就算阳顶天的乾坤大挪移远不如张无忌,但阳顶天的武功修为仍不在张无忌之下。
其实,明教最强教主并非阳顶天,也不是张无忌,而是一位一呼百应、强可敌国的超级高手。
对于这位神秘高手,金庸对他着墨不多,却也在原著里对他略有提及。
书中是这么写的,张三丰对常遇春说道:“魔教中人规矩极严,戒食荤腥,自唐朝以来,即是如此。北宋末年,明教大首领方腊在浙东起事,当时官民称之为‘食菜事魔教’。”
原来明教早在唐朝时就传入中土,到了北宋末年,明教的教主是一位唤作方腊的大魔头。
提及“方腊”,是不是觉得在哪里听过?没错,此人正是《水浒传》里的人物,也是笔者认为的最强明教教主。
看到这里,一些读者会说了,金庸写的武侠小说怎么能与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混为一谈?
如果这样认为就大错特错,仔细看过《射雕英雄传》的朋友会发现,金庸频频在书中提及了《水浒传》里的人物。
好比在《射雕英雄传》的开篇,金庸借着牛家村的曲三谈及了郭靖的先祖郭盛。郭盛不是别人,正是梁山108好汉之一。
此外,反派梁子翁所使的一套拳法唤作“燕青拳法”,而女主黄蓉在与丐帮长老对决之时,丐帮长老施展的一门杖法则是鲁智深所创的“疯魔杖法”。
如此看来,《水浒传》里的人物客观存在于金庸架构的武侠世界里。那笔者为何认为方腊是明教最强教主?
首先,方腊统帅的明教高手如云、兵强马壮,就连宋徽宗也为此头疼不已,只能通过招安的方式,让梁山108好汉倾巢而出。
宋江率领的梁山大军的确击败了方腊,却付出了极其惨痛的代价。直接战死的有秦明、董平、徐宁、索超、史进、宋万、焦挺、陶宗旺、韩滔、彭玘、郑天寿、曹正、王定六、宣赞、施恩、孔亮、郝思文、张顺、周通、张清、龚旺、雷横、邓飞、刘唐、鲍旭等59位好汉,还有10位好汉在战后染病去世。
其次,方腊本人的武功也很高,就连《九阴真经》的作者黄裳也被方腊追得走投无路。
原著里是这么写的,徽宗皇帝只信道教,他知道之后,便下了一道圣旨,要黄裳派兵去剿灭这些邪魔歪道。不料明教的教徒之中,着实有不少武功高手,众教徒打起仗来又人人不怕死,不似官兵那么没用,打了几仗,黄裳带领的官兵大败。
黄裳在方腊的追杀之下只能躲到深山老林之中,这一藏便是几十年,从而创出了一门博大精深的《九阴真经》,造就了黄药师、郭靖、周伯通等当世高手。
只是方腊后来被梁山108好汉击败,他本人也在逃窜之时慌不择路,最终被鲁智深这个大胖和尚所擒。
综上,不管是执教时期的总体实力,还是个人的武功修为,方腊都胜过了张无忌和阳顶天,是明教历任教主里最强的那一位。
来源:金宝哥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