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笃导俭经北海戏子然家,遂入渔阳出塞。其所经历,伏重诛者以十数,连引收考者布遍天下,宗亲并皆殄灭,郡县为之残破。俭与鲁国孔褒有旧,亡抵褒,不遇,褒弟融,年十六,匿之。后事泄,俭得亡走,国相收褒、融送狱,未知所坐。融曰:“保纳舍藏者,融也,当坐。”褒曰:“彼来求我
【原文】
笃导俭经北海戏子然家,遂入渔阳出塞。其所经历,伏重诛者以十数,连引收考者布遍天下,宗亲并皆殄灭,郡县为之残破。俭与鲁国孔褒有旧,亡抵褒,不遇,褒弟融,年十六,匿之。后事泄,俭得亡走,国相收褒、融送狱,未知所坐。融曰:“保纳舍藏者,融也,当坐。”褒曰:“彼来求我,非弟之过。”吏问其母,母曰:“家事任长,妾当其辜。”一门争死,郡县疑不能决,乃上谳之,诏书竟坐褒。
【译文】
李笃引导张俭经由北海郡戏子然家,进入渔阳郡,再逃出塞外。张俭自逃亡以来,所投奔的人家因为窝藏和收容他而被官府诛杀的有十多人,被牵连遭到逮捕和拷问的几乎遍及全国,这些人的宗亲也都被灭绝,甚至有的郡县因此残破不堪。张俭与鲁国人孔褒是旧友,当他去投奔孔褒时,恰好孔褒不在,孔褒年仅十六岁的弟弟孔融作主把张俭藏在家里。后来事情泄露,张俭得以逃走,但鲁国宰相将孔褒、孔融逮捕,送进监狱,却不知道该叛处谁来坐罪。孔融说:“接纳藏匿张俭的人是我孔融,应由我坐罪。”孔褒说:“张俭是来投奔我的,不是我弟弟的罪过。”负责审讯的官吏征求他们母亲的意见,母亲说:“一家之事,由家长负责,我来坐罪。”一家母子三人,争相赴死,郡县官吏感到困惑,不能裁决,就上报朝廷。灵帝下诏,最后将孔褒诛杀抵罪。(待续)
来源:历史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