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外行人”来说,BIM技术听上去高深莫测,而在“内行人”眼里,BIM让设计图“可视化”,通过创建一个包含所有建筑信息的三维模型,实时展示项目的进展情况及相关数据,它的出现让“建筑人”为之振奋。在青岛房产学校,学生已经将这种先进技术不断吸收,而小将孙裕航更是
对于“外行人”来说,BIM技术听上去高深莫测,而在“内行人”眼里,BIM让设计图“可视化”,通过创建一个包含所有建筑信息的三维模型,实时展示项目的进展情况及相关数据,它的出现让“建筑人”为之振奋。在青岛房产学校,学生已经将这种先进技术不断吸收,而小将孙裕航更是代表学校出战省赛,捧回金牌。
“通过比赛,能有效增强学生对建模技术员岗位的核心能力认知,提升施工图识读能力、专业技能水平以及BIM建模软件实操能力。”青岛房产学校建筑专业教师王逸晨向记者介绍道。“BIM技术贯穿建筑工程全产业链,是建筑业数字化的基础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王逸晨告诉记者,学校常设BIM技术兴趣社团,学生们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比赛的难点之一是图纸的数量庞大,非常考验学生的识图能力,而且比赛使用的是工程实际图纸,复杂性高,课堂上比较难接触到。”王逸晨说,所以参赛选手2022级学生孙裕航所具有的沉稳、爱钻研的性格特点,正是应对比赛的宝贵品质。“孙裕航其实是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但是在兴趣社团中,所有学生都能获得有关BIM技术的大量专业知识,孙裕航在社团活动中一直特别爱动脑,喜欢提问题、解决问题,和老师们的交流也很多,最终他在赛场上的表现也不负众望。”
不管是在专业课课堂上还是在兴趣社团里,“老带新”“小组作业”一直是青岛房产学校的课堂风格。“教学进度和学生掌握程度有差别时,学长或者头脑较为灵活的学生就会主动帮助其他同学,共同探讨难点,为一个问题讨论甚至争论得面红耳赤,这样大家的进步都很快。”王逸晨笑道,这样的课堂让老师格外省心。
参赛选手生孙裕航告诉记者:“赛前集训老师们付出了大量心血为我们拆解比赛项目,讲解难点要点,为我们补充一些课堂以外的知识,虽然每天的高强度训练很累,但是和老师并肩战斗很充实也很幸福。最终获得省赛一等奖,我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更清晰了,也油然而生出职业自豪感。”孙裕航说。
作为青岛市唯一一所建筑类专业特色中职学校,青岛房产学校始终行走在行业前沿,第一时间将触角伸向新技术、新需求。“2015年8月,住建部发布《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国家标准,BIM技术走进大众视野,令每个‘建筑人’为之振奋。学校迅速作出反应,派遣我和团队侯庆梅老师去‘拜师学艺’。”在头部公司进行培训后,王逸晨回到学校,将这个“新事物”传递给同事们。2016年,住建部发布《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国家标准,青岛房产学校也率先将BIM技术引入中职课堂,开设Revit建模课程,让建筑类专业学生第一时间感受新技术的神奇,学校成为山东省首个开设BIM专业的中职院校。
2023年,“建筑信息模型建模”赛项成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新设赛项,青岛房产学校凭借多年的教学成果和经验积累获得三等奖。2024年,学校又承办了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建筑信息模型建模”赛项,主场作战,一举夺金。荣誉的取得背后是专业建设的久久为功。学校是国家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核点。如今,学校拥有6间BIM专业机房、8名国家级考评员。学校与德才装饰、中建联合等名企共建实训基地,校企协同培养模式让学生在真实项目中锤炼技能,提升学生BIM创新实践应用能力。2021年,学校与山东汇颐、广联达等企业合作成立BIM校企协同孵化中心,开展BIM教学、培训及技术研发,成为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助力。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建筑业转型关键期,学校将参与青岛城发集团市政、住宅项目等信息化升级改造过程,计划以“师生团队参与企业真实项目”模式推进产教融合,实现教学成果向产业实践转化。
近年来,学校师生在国家级、省级赛事中屡获殊荣: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建筑CAD赛项金牌、2019年建筑工程测量赛项银牌、2024年山东省“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多项一等奖等,仅2024年获省级以上奖项就有23项。
来源 青岛早报记者 王彤
来源:青岛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