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网络上不停有人建议,英语需要退出主科地位,让英语变为选修课程,给其他学科更多学 习时间。这个看法,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理由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最近,网络上不停有人建议,英语需要退出主科地位,让英语变为选修课程,给其他学科更多学 习时间。这个看法,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理由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成年人的日常生活中,,很少用到英语。学习英语,仅仅是为了考试,升学。2. 科技日新月异,AI翻译的准确率已经高达98%,有什么关于英语的事让AI去做就可以了。我们还学英语干什么。
3. 学习英语太过耗费时间,占用了其他实用学科的学习时间。不如,从高中或大学开始,再开设。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降为选修课得了。
4.作为中国人,大量的人去学习英语,就是浪费金钱和时间,并且显得没有文化自信。
起初,我也是这些说法的赞同者,因为我也是英语学科的受害者之一,并且我的孩子还在上小学。从内心上讲,是不愿意让他学英语的,因为缺乏相应的环境,只能是死记硬背,这是我国传统的学习英语的方法。
但是,经过我多方查阅资料,并与不同的AI进行对话后,发现结果并不是我们所想像的那样。
英语的主科地位,目前在我国是不可动摇的。
因为,我们的出发点基本都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
但国家的规划者,更有长远战略的教育布局,考虑的是整个国家战略发展。
从国家层面来说,英语的主科地位是不可动摇的,至少未来一二十年内,英语主科地位不会变。
下面结合我与AI的对话,加上我自己的理解,来说说理由。
新中国刚成立时 ,一穷二白。我们急需大量的技术、经济支持。学习英语,是当时的必然诉求,对提升国力,外交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英语学科在1984年正式成为高考科目。自此以后,英语学科随着高考的大棒,让千万学子深感痛苦与无奈。但也有不少人,因为英语学习的出类拔萃,而实现了人生逆袭。
随着国家的发展,我国的经济、科技实力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已经成为世界上的超级大国之一。但是,在经济、科技领域,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不小的差距。这就仍然需要大量的英语专业人士来发挥作用。
再说说上面曾经提到过的反对英语作为主科的几个理由。
虽说现实生活中,绝大数人不用英语, 但作为和全球接轨的我们,不能不学英语。
这是国家的顶层设计,目的就是有大量的英语储备人才,再从中选取专业人才。
如果在和外国进行商业谈判,难道还需要带一个翻译器,让人低看一眼!泱泱大国,连个翻译都没有。
再说,机器的翻译,AI的翻译也会犯错,没有人更加精准。文学作品中的文化隐喻,机器翻译或许会把"红娘"直译成"红色母亲"。去年中非经贸洽谈会上,某企业依赖翻译软件把"免烫衬衫"译成"不需要熨斗的衬衫",导致非洲客户误以为是塑料材质,错失百万订单。
更别说更加专业的科技和医学领域,即使现在的准确率达到了98%,也不能让AI去做这方面的翻译。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就会出什么不可挽回的事故。
还有我们文化的交流,科技的交流要走向世界,都是离不开英语的。以我国第一位诺贝尔奖,屠呦呦团队为例,他们在青蒿素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后,需要将研究成果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与全球科研人员分享。这就要求研究人员具备扎实的英语写作和沟通能力,才能让中国的科研成果得到国际认可。
所以,即使有AI的存在,也不可能完全代替人的翻译。因此,我国仍然还是需要大量的英语专业人才的。
这些人才从何而来?
英语学习从娃娃抓起!
现在小学三年级就开设了英语课,还有些地方一年级都有英语课程。
因为语言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从小学开始分阶段学习,给遵循语言的学习发展规律。儿童在6-12岁之间处于语言学习的黄金时期,此时他们的大脑对语言的接受和模仿能力最强。
从小学,开始学英语可以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英语知识:小学打基础,中学深化技能,大学专注应用。
如果推迟到大学,学生需要在短时间内集中学习大量内容,效率低下,难度和压力都会增加,还可能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成年后学习,发音和语感难以自然,影响实际沟通能力。
再说,不少人说,全民学习英语,会降低低了民族文化自信。这种说法站不住脚。
目前,世界的通用语言还是英语。我们可以通过英语,将我们优秀的文化传播到世界,岂不更彰显我们的文化自信。从文艺作品到传统习俗,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都是通过英语这个桥梁走向世界,大大增强了我们国家的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力。比如我们熟悉的李子柒,她通过拍摄田园生活短视频,用英语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魅力,吸引了大量海外粉丝,让世界对中国文化有了更生动、更直观的认识。
所以说,英语不仅仅只是一门学校里的学习科目,更是推动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一个强大助手。
如果按照大家的意愿,取消英语的主科地位,一系列问题可能就会接踵而至:
取消了英语的主科地位,那么就意味着中高考不再考试。在这个风向标下,就没有人愿意再从事英语的学习。我国的英语人才势必会出现断层。精通英语的人少了,不利于我国的全球竞争。尤其是在科研领域。信息获取和交流都受到不小的阻碍,科研进度肯定会滞后。
在这个大环境下,英语会成为贵族学科,或许会出现更多更贵的英语补习班。
另外,我国的外交关系也会受到冲击:英语沟通不顺畅,外交谈判、国际关系维护都会受到阻碍,严重的话,还可能导致外交孤立,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在一次国际经贸谈判中,由于我方谈判人员英语表达不够准确,对对方提出的一些条款理解出现偏差,险些导致谈判破裂,给双方合作带来了负面影响。
虽然现在英语现在牢牢占据着主科地位,但总有人想:英语何时能退出主科地位:
在我看来,除非下面两个条件达到,英语,才会退出主科地位
1.我国的经济、科技实力已经遥遥领先与其他国家,不再需要别国的先进技术,全球地位世界数一数二,对外部的依赖几乎很少时,我们可以放弃英语的主科地位。
2.科技的大力发展,AI领域能在翻译上做到即时并且准确率达到100%,尤其在专业领域的翻译可以达到100%的准确率,我们就可以放弃英语的主科地位了。
不过,按照现在的发展判断,这两个条件,在未来很长时间都不会实现。所以英语在咱们中国教育系统里,大概率还会稳稳地当主科。
说句心里话,我不喜欢英语。英语学习是国家的战略目标,不会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在英语学习的这条路上,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陪跑者。
以上是我对英语为何是主科,到如今还不退出主科地位的思考,欢迎评论区交流探讨!
来源:藏不住的锋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