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国家卫健委、国家疾控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残联联合发布了《推进耳与听力健康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提出,要加强听力康复机构建设,提升突聋、耳鸣等常见疾病的诊疗水平,推广中西医结合模式,逐步完善从筛查、诊断到康复的连续性服务体系。
近日,国家卫健委、国家疾控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残联联合发布了《推进耳与听力健康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提出,要加强听力康复机构建设,提升突聋、耳鸣等常见疾病的诊疗水平,推广中西医结合模式,逐步完善从筛查、诊断到康复的连续性服务体系。
这些宏观目标,在郑州民生耳鼻喉医院的日常诊疗中,正一点点变为现实。
董氏”8+1全元复聪疗法:系统化的整体方案
董氏8+1全元复聪疗法,是我院专家团队致敬并传承河南耳鼻喉学科奠基者董民声先生的学术精神,引入丹麦、加拿大等先进检测与康复技术,结合中医古方古法研发而成的一套系统疗法。
疗法以激活—修复—再生为核心理念,具有活血化瘀、改善耳部微循环、促进神经修复、消除耳鸣、恢复听力等作用。它由中西药物多联立体复聪疗法、耳针通络疗法、中医穴位疗法、中医靶向穴位透药疗法、汉草薰蒸静鸣疗法、“一针听”疗法、PT物理激励疗法、加拿大TinniTest™掩蔽疗法、助听器辅助疗法这九大单位构成。
医生会根据患者病因、病程、体质差异,制定个体化方案,实现精准干预和系统康复。
在中西医结合门诊里,老人又听见了笑声
68岁的李阿姨,耳背多年,与家人说话总是“听不清、靠猜”。渐渐地,她变得沉默寡言。来到我院中西医结合门诊后,医生为她制定了“董氏”疗法中的靶向透药与耳鸣掩蔽方案。两个疗程后,她惊喜地听见小孙子喊“奶奶”,眼眶湿润:“原来他的声音这么清脆!”
医生点评:老年性耳聋可通过科学康复干预延缓进展、改善交流质量,提升生活幸福感。
突发性耳聋,争分夺秒的救治
35岁的张先生在连续加班后醒来,发现左耳像被堵住一样几乎听不见,惊慌之下立刻来院。检查确诊为突发性耳聋。医生第一时间启动“董氏”疗法中的耳针通络和鼓室注药,并配合中西药物改善内耳血供。经过分阶段治疗,他的听力逐步恢复。复查时,他轻松笑道:“世界又恢复了立体声。”
医生点评:突发性耳聋是一种急症,早发现、早干预是关键,越早就诊,恢复机会越大。
科学检测,让耳鸣不再“无解”
42岁的王女士,两年来一直饱受耳鸣困扰,耳边“嗡嗡”作响,夜不能寐。她无奈地说:“最怕安静,因为耳鸣更响。”在我院经过丹麦Madsen纯音测听系统和加拿大TINNITEST耳鸣诊疗系统的检测后,明确病因是高频噪声性耳鸣。医生为她制定了物理激励联合汉草薰蒸方案。三个疗程后,耳鸣明显减轻,她笑着说:“现在晚上能睡个整觉了。”
医生点评:耳鸣并非“无解”,关键是精准检测、规范治疗。
完整的康复链条:人工耳蜗植入
6岁的芳芳,自幼因药物性耳聋失去听力,沟通极为困难。经过评估,她接受了省内知名人工耳蜗专家团队实施的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一个月后顺利开机。此后,她进入长期的语言康复训练,逐步建立听觉—语言通路。如今,芳芳能听懂日常交流中的短句,正努力适应校园生活。
医生点评:重度药物性耳聋患者往往需要借助人工耳蜗重建听力,而术后长期的康复训练,是孩子重返交流生活的关键。
从政策到实践,从理念到患者
从国家文件的顶层设计,到医院里一个个鲜活的康复故事,耳与听力健康正在变得可及、可感。郑州民生耳鼻喉医院将继续以“董氏8+1全元复聪疗法”为核心,结合人工耳蜗植入、语言康复等综合手段,打造覆盖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的全链条服务体系,让更多耳聋耳鸣患者重新听见生活的声音,为“健康中国2030”贡献民生力量。
来源:郑州民生耳鼻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