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唐朝将军多,一个个凭的是什么?不是出身,不是模样,而是马背上的真刀真枪、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底气。有人骑马征战到老,有人在沙场上死了一半,还有人在宫中谋算一生。可到头来,天下那么大,留下名字、被人记起的,屈指可数。
唐朝将军多,一个个凭的是什么?不是出身,不是模样,而是马背上的真刀真枪、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底气。有人骑马征战到老,有人在沙场上死了一半,还有人在宫中谋算一生。可到头来,天下那么大,留下名字、被人记起的,屈指可数。
你说盛唐气象,比烟火气还要耀眼,可人的一生,哪有那么多“盛世好景”?天高云阔,前头是刀山火海,后头是朝堂风雨。说到底,唐朝最厉害的那些将军,也不过是一群命里带点狠劲、运气也未必好的“老兄弟”。想想李靖、郭子仪这些人,谁不是在光鲜背后跌得头破血流?谁又不是功成名就之后,好好活成了别人的“故事书”?
有人说,如果把这些名将拿出来排个“元帅榜单”,那阵仗肯定要比后来任何王朝都壮观。就像咱们今天说的“颁军衔”一样,能混到“元帅”、“大将”、“上将”,都得是闯过生死,立下汗马功劳的主。可你细数唐朝那些刀口舔血的功臣,还真不是谁最后都能吃上热乎饽饽。
先说说李靖。这个名字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小时候课本上遇过,小时候动画片还能看到仙风道骨的他,但真正的李靖,是个什么样的人?年轻时候其实也没多得志,甚至被人小看,有过落魄。可他一翻身,东征西讨几乎打了个遍。平突厥、灭薛延陀、压高昌,拨开云雾,真刀真枪立下的功劳,朝廷都数不过来。结果你猜怎么着?老了才混成“景武”这谥号,连自己的晚年都过得心事重重。
再看郭子仪。有人讲这位老爷子能打能忍,安史之乱没人敢出来,他偏要出来。两京沦陷,那不是一般人敢管的烂摊子,偏偏郭子仪一肩挑了。他晚年风光吧?表面上是,退回纥、抗吐蕃,人送“忠武”谥号,安乐享高寿。但你真说他没被亲信猜忌、没被皇帝防着吗?这大半辈子熬过去,心里那点苦,大约只自己知道。
走出来的李勣、李光弼、高仙芝……哪个不是转了一大圈,东打西杀?李勣当年跟李靖齐名,也是有能耐的人,前后北伐,眼见无尽征途。可做下将相,也难逃后来的政治漩涡;李光弼中兴名将,可惜人到晚年,跟权臣、同僚也是明争暗斗,最后虽说也得了“武穆”谥号,累死累活,家门却不见得多风光。
这里边还夹杂着不少文臣。比如李泌,虽然不是世家领军,却偏偏能运筹帷幄,把三代帝王哄得服服帖帖,你说这是不是另一种本事?裴度也一样,他一生和胡人、吴地方镇反复周旋,真刀真枪拼下名分,却总因为“文人”身份在军中不被一拨人看得上。如果真有现代军衔,给他一个“元帅”怕都有人嘀咕,但没有他,唐朝不是早完了吗?
再说说那些让人叹惜的名字。你看,李嗣业、张巡这些封疆大将,不是死在沙场上,就是铩羽而归。他们不参榜,不是没本事,是命运太苦,好端端的战神,一转眼命都没了。还有霍光、高骈,高仙芝这些,其实少年英雄、风头一时,可惜结局没人羡慕得起来。仕途半途而废也好,身死异乡、背上骂名也罢,谁也没想过自己有多“风光”的那天,会不会就是命运关起门的时刻。
唐朝的兵,不分满汉,不拘旧族、异姓。你看契苾何力、阿史那社尔,带着胡人血统,反倒杀得敌人抬不起头。时候一到,皇帝拍板,照样封侯拜将、谥号褒奖。可回头来看,他们的儿孙辈,能不能守住一丁点的荣耀,又有谁知道?
将军们讨生活,每人有自己的算盘。苏定方脾气暴,眼里揉不得沙子,前后生擒三个国主,牛气冲天。可最后落得谥号“庄”,其实也不过是个冷冰冰的评语。韦皋一生都跟蛮族打交道,多少回命悬一线,拿命换来的几个字“忠武”,后人一看,感慨归感慨,哪里想得到那年他中箭中毒差点回不来。
再往下说,还有些边镇的节度使。像张议潮,年轻时只知道被压,最后一击驱赶吐蕃,收复河西十州。可立了这样泼天大功,朝廷给得了几块地啊?大多时候,赏赐不过一纸“太保”,连乡亲父老都未必记得住。郡王、国公、节帅,头衔了得,日子未必多滋润。
此中还有异军突起的人物,比如程咬金(程知节)、尉迟恭之流。按理说,这两位应该是老百姓最熟悉的大将,白描到百姓的戏曲、传说里,个个爽快豪横。但即便这样,真正的战阵厮杀,没点见血的狠劲,也是混不出来的。“壮”、“忠武”这些褒奖词,听着眼馋,谁敢说背后的九死一生不值得掉泪?
闲话一句,唐人重视武功,可每当一个大将去世,朝廷只会给一个上谥号、加官衔。可那些被割据一方又不得善终的,比如田承嗣、李宝臣们,再有兵,也不进这个榜里。被写进史书的、排不上号的、早早死绝的,都是“用过的棋子”,下场不见得有一丝温情。
又有一些人,压根活成了一个“谜团”。你说王忠嗣、崔希逸、高崇文,边境功劳大到不可思议,老百姓知道他们守住了家国,朝堂上却不一定有好下场。战死边疆,无人收尸,还是回乡养老,靠的都是命数。最后撑到岁月为他们正名的,没几个。
如果真有一个唐朝“军人名人录”,打开看看,前面几个都是常见大将、帅才、节度。可是底下的,都是一层层沉淀出来的宿命。割据藩镇、死于非命、随便一笔带过的“小头头”,多得数不过来。你说公平不公平?可这就是人间。
当年不少名将身后的亲人,也未必荣华。郭子仪家后来有子孙闹得鸡犬不宁,李靖后人鲜有显达,李晟、韩滉等人明面上显赫,实则也是风雨飘摇。功名富贵,好像不过是金光里停一会儿,转头云散风吹去。
说了这么多,其实打仗拼命,升官发财,都是一阵子。唐朝五百年,多少英雄叫人佩服,多少冤屈叫人生气,到最后都变成了家传故事。我们坐在暖气房里谈论这些人,多少会有点感慨——人生一场热闹,不留遗憾,或许比一张榜单的荣誉来得重要。
我有时候也在想,那些满身尘土、刀枪磨烂的唐朝将军,夜深人静时,会不会也和我们这些普通人一样,琢磨着:到底是为谁奔波?自己最后,会被谁记住?
到这儿,咱们点到即止。毕竟排行榜后头的人,有时候比头衔本身更生动,也更值得细细念叨。
来源:雾中看石桥影朦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