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高铁“东快西慢”:山西1318公里领跑,陕西滞后,最可惜是榆林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2 00:00 3

摘要:从今年看来,宁夏、内蒙古、山西这三省的高铁都快连成片了,陕西这边高铁虽然也不错,不过地图上还留有一些窟窿没有补齐。虽说今年10月份西延高铁会通车,但像西安到安康、西安到商洛,还有延安到榆林这些线路现在还没动静。

从今年看来,宁夏、内蒙古、山西这三省的高铁都快连成片了,陕西这边高铁虽然也不错,不过地图上还留有一些窟窿没有补齐。虽说今年10月份西延高铁会通车,但像西安到安康、西安到商洛,还有延安到榆林这些线路现在还没动静。

也因为这样,导致鄂尔多斯、榆林这两个靠能源发家的经济强市,现在还没有连接到全国的高铁网。从以下数据可以看出,陕西目前高铁的里程1019km,山西则是1318km,陕西连山西的8成都不到。虽然陕西比宁夏的458km长一点,但是呢,陕西修高铁还是挺慢的。

现在陕西是西北唯一一个还没实现“每个市都通高铁”的省份,交通短板太明显了。先说南北方向的通道,现在从西安坐火车去安康还得3个小时,要等西康高铁2026年通了才能缩到1小时;延安到榆林的延榆高铁倒是开工了,可得等到2028年才能通车,榆林人盼得脖子都快长了。再看东西方向,西安到商洛的西十高铁没通,陕西想通过十堰接上武汉的高铁网根本没门;银川到太原的“银太高铁”,因为走哪条线吵来吵去没个准信,榆林想跟晋中那边的城市连起来也泡了汤。更要命的是西安的枢纽地位,虽说西安北站一天能发800多趟车,但以前银川到北京的高铁得绕西安,现在包银高铁通了,银川到北京直接5小时就到,比绕西安省了2小时,这对西安的交通核心位置冲击可不小。

高铁跟不上,直接拖累了地方经济。拿榆林来说,2024年GDP都冲到7548亿元了,人均可支配收入也有33731元,妥妥的能源大市,可直到现在还是陕西唯一一个没通高铁的地级市。当地那么多煤炭、天然气,就因为运得慢、运得不方便,没法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链优势。反观隔壁内蒙古的鄂尔多斯,靠着包银高铁,现在去银川、呼和浩特1小时就能到,差距一下就显出来了。

就在陕西慢悠悠的时候,周边三省的高铁建设早就跑起来了。宁夏的思路很清晰,2020年通了银西高铁,2025年底包银高铁也能通,这两条线拼成“人”字形,现在银川到西安3小时、到北京5小时就够了。虽说宁夏高铁总里程才458公里,但按面积算密度,在西北是排在前面的。

内蒙古更是后来居上,光包银高铁内蒙古段就投了296.4亿元,3年就修完了402公里;接下来呼包鄂高铁计划2028年开工,到时候呼和浩特到包头才35分钟。他们一门心思先把省会周边的高铁建好,这五年高铁里程翻了快3倍。山西则是铺得均匀,大西高铁连起太原和西安,郑太高铁接上郑州和太原,形成十字形高铁网,全省1318公里的高铁,让11个市都通了高铁,现在太原到北京、西安都能控制在3小时内。

对比下来,陕西修高铁明显是“偏心”的,把资源都往关中地区堆,到2024年,关中的高铁里程占了全省的80%,而陕北那边,就只能指望还在修的延榆高铁。这么不均衡,榆林、延安这些靠资源吃饭的城市,在区域竞争里越来越没底气。

其实榆林的位置特别关键,卡在陕晋蒙宁四省交界,可它的战略价值一直没被重视。要是能把几条关键高铁打通,整个西北的交通格局都能变个样。第一条是包鄂榆高铁,这可是国家“八纵八横”里包海通道的重要一段,设计时速350公里,陕西段已经拿到用地审批了,内蒙古段预计2025年能把前期工作做完,等修好了,榆林到包头、鄂尔多斯1小时就能到,妥妥的呼包鄂榆城市群核心。第二条是绥德到太原的高铁,这条线能让榆林通过绥德接上太原的高铁枢纽,形成西安-榆林-太原-北京的快速路线,现在太原已经开始规划高铁西站,会和太绥高铁一起推进。还有个想法是修条呼榆支线,把呼和浩特、准噶尔旗、神木、榆林串起来,这样既能解决榆鄂高铁要不要绕道神木的争议,又能盘活鄂尔多斯和榆林的能源运输,给呼包鄂榆城市群多一条联络线。

可这些想法要落地太难了。包鄂榆高铁内蒙古段,就因为谁来出钱的问题吵不停,进度一直慢;呼榆支线更惨,连国家规划都没进去。最核心的问题是,榆林的经济实力和它的“地位”不匹配——它的GDP占了陕西全省的25%,但在高铁规划上,说话的分量远不如西安。

来源:陈汉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