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学期开学之际,周恩来纪念馆精心策划推出了“系好人生第一扣”——周恩来励志故事展。该展览是国家文物局、中央网信办联合推介的2025年度“博物馆里读中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项目之一。8月31日,“系好人生第一扣”——周恩来
在新学期开学之际,周恩来纪念馆精心策划推出了“系好人生第一扣”——周恩来励志故事展。该展览是国家文物局、中央网信办联合推介的2025年度“博物馆里读中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项目之一。8月31日,“系好人生第一扣”——周恩来励志故事展开展仪式在周恩来纪念馆举行。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周恩来纪念馆馆长祁素娟;淮安市教育局副局长谈效艳;淮阴中学新城校区副校长高新民以及师生代表、新闻媒体记者等共同出席。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副局长施春生主持活动。
祁素娟表示,本次主题展览作为“开学第一展”具有特殊意义。她指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只有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方能在成长道路上行稳致远。“系好人生第一扣”——周恩来励志故事展的开发与推出是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的生动实践。该展览旨在引导和激励广大青少年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树立远大志向,以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挥洒青春和热血、贡献智慧和力量。她希望广大青少年通过观展,从周恩来总理的光辉一生中汲取精神养分,真正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将个人理想融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努力成长为有信仰、有担当的新时代建设者。
高新民在发言中表示,“第一粒扣子”对中学生而言意味着正在树立的价值观、养成的习惯和确立的理想,具体体现在面对困难时的坚持、帮助他人时的善意以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他指出,要系好这粒扣子,首先应树立远大志向,明确前进方向;其次要以周恩来总理等革命先辈为光辉榜样,学习他们的崇高精神和伟大品格,从点滴小事做起,认真对待学业、真诚对待他人,以实际行动夯实人生根基。
活动现场,淮阴中学新城校区学生代表上台发言,围绕“如何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分享了自己的感悟与决心。
谈效艳宣布了“系好人生第一扣”——周恩来励志故事展正式开展。
在开展仪式现场,祁素娟向91岁高龄的沙俊生老人颁发了捐赠证书。感谢沙俊生老人向周恩来纪念馆捐赠了一根来自周恩来祖宅、已有100多年历史的牛角爪杖。同时,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潍县烙画”代表性传承人刘海峰委托淮安朋友向周恩来纪念馆捐赠了巨幅烙画《开国大典》。
本次展览共分六个部分,通过近300张珍贵历史图片和多个生动的励志故事,全面展现了周恩来“志在四方”的远大理想、“人民勤务员”的公仆情怀,以及“严于律己”“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现场还展出了周恩来使用过的文具罐、穿过的中山装和凉皮鞋等珍贵文物,通过文物背后的故事,帮助青少年更加直观、深入地感受周恩来的崇高精神风范。
展览还将走进全国大中小学校进行巡展,让更多学生不出校门即可接受红色文化的精神洗礼。(章金金 张梦迪 任思远)
本文来自【淮安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