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一项或重塑现代海战格局的试验,英国皇家海军成功从一艘核动力攻击潜艇上发射并回收了一艘自主水下航行器(UUV)。2025年7月22日,皇家海军发布官方声明公开了这一消息,确认试验于地中海进行,是水下作战领域的一项重大战略进展。
点击蓝字
装备建设
英国海军从核潜艇部署水下无人机,开启战略转型
作为一项或重塑现代海战格局的试验,英国皇家海军成功从一艘核动力攻击潜艇上发射并回收了一艘自主水下航行器(UUV)。2025年7月22日,皇家海军发布官方声明公开了这一消息,确认试验于地中海进行,是水下作战领域的一项重大战略进展。
此次史无前例的试验涉及一艘“机敏”级潜艇,该潜艇是皇家海军水下舰队的关键组成部分(图片来源:英国国防部)
该行动是在“斯库拉”项目下开展的,此项目是英美澳三国(AUKUS)安全伙伴关系第二支柱倡议的一部分,旨在共同研发先进国防能力。“机敏”级潜艇是全球现役最先进的潜艇之一,排水量达7400吨,配备“战斧”巡航导弹和“旗鱼”重型鱼雷,专为全球秘密行动设计,为水下领域整合自主系统提供了有效平台。
据信,试验中使用了L3Harris公司Iver4 900的变体,这是一款模块化水下航行器,长3.8米,重约90千克。Iver4可搭载声呐设备、数据链系统,并执行长时间任务。它可用于侦察、海底测绘、水雷对抗以及水下威胁探测等任务。此次试验表明,鱼雷发射管可用于部署和回收此类自主系统,为新型水下作战力量投射铺平了道路。
“斯库拉”项目由英国国防部潜艇交付局(SDA)下属的自主部门牵头开发,与海上机器人技术领域的主要参与者L3Harris公司合作。该项目旨在将人工智能、量子技术和自主系统融入未来欧洲-大西洋和印度-太平洋战区的海军能力中。
水下作战空间能力副总监马库斯·罗斯海军准将强调了此次试验的重要性,称其为“为潜艇部队提供新能力的重大一步”,并着重指出皇家海军有意打造一支由有人平台和自主系统相结合的混合舰队。
此次试验也是皇家海军“大西洋堡垒”战略的一部分,该战略旨在通过整合自主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使舰队现代化,从而提升在争议环境中的作战效能。这一战略包括扩大水面和水下无人装备的使用,以确保技术和战术灵活性。
此次试验是在皇家海军2025年旗舰部署行动“高桅行动”期间进行的。此次任务由第25航母打击群(CSG25)牵头,以“威尔士亲王”号航母为中心,包括4500多名英国人员,涵盖水兵、皇家海军陆战队员、皇家空军部队和陆军部队。该打击群包括“机敏”号潜艇,在前往印度-太平洋地区执行为期八个月的任务途中穿越地中海,期间将参与广泛的多国演习。此次部署体现了英国对地区安全的承诺以及与关键伙伴的紧密合作。
此次试验的成功彰显了皇家海军在水下作战中保持战略优势的努力。将UUV整合到潜艇作战中,拓展了情报能力,延伸了作战范围,并有助于应对水下日益激烈的竞争所带来的挑战。在此背景下,英国海军计划继续投资于“斯库拉”项目等开发出的自主技术,以适应海战性质的不断变化。
美海军公布“模块化攻击水面艇”项目对无人艇的需求
法国海军新闻网2025年7月29日报道】美海军无人海上系统项目办公室(PMS 406)日前公布了“模块化攻击水面艇”(MASC)项目对无人艇的需求,该项目旨在开发3型大中型无人艇,以满足海军不同的作战需求,且均应具备续航力高、通用性和自主性强的特点。
一型艇为基础型,将将搭载2个长12.19米的标准集装箱载荷系统,并为每个集装箱提供功率75千瓦的电力系统。该艇在有效载荷25吨时,额定航程为4630千米,可在4级海况下保持25节航速。
二型艇是大负载型,有效载荷是基础型的2倍,将搭载4个长12.19米的标准集装箱载荷系统,并为每个集装箱提供功率45千瓦的电力系统;可携带4套可再装填的Mark 70导弹发射器,配备16枚“战斧”或“标准”导弹或64枚改进型海麻雀”导弹。
三型艇搭载1个6.1米长的标准集装箱载荷系统,电力系统功率75千瓦;集装箱尾部不得有任何障碍物,以便装载拖曳阵列声纳或类似“解放者”概念的反潜系统。美海军希望无人艇在原型合同签订后18个月内完成首批交付,此外还强调平台通用性,最大限度运用商业标准,以便多个船厂能够对其进行维修和维护。
美国安都瑞尔工业公司推出“海底哨兵(Seabed Sentry)”AI驱动的水下传感器网络
“海底哨兵(Seabed Sentry)”是安都瑞尔工业公司(Anduril Industries)推出的新的人工智能水下传感器网络,旨在提供对海底的持续监视。该系统可以在其节点之间实时通信,并提供“海底高度准确、持久的自主感知”。
传感器可以部署到500米的深度,这通常足以满足大多数沿海地区以及大多数海上交通使用的地形和海上运输路线造成的瓶颈。约翰·努尔米宁基金会的一篇文章解释说,波罗的海的最大深度为459米,平均深度为55米。
与大多数安都瑞尔工业公司开发的系统一样,“海底哨兵(Seabed Sentry)”使用“Lattice(晶体)”软件进行联网和控制,可以从该公司的自动潜水器进行部署。它采用了美国Ultra Maritime公司的轻型可部署声纳“海矛(Sea Spear)”。Sea Spear旨在从潜艇和其他海军舰艇上部署,以增加平台内置传感器的感应范围。安都瑞尔工业公司还表示,海底哨兵的有效载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更改,包括光学传感器、环境传感器以及主动和被动声纳。该系统的续航时间为数月,可以恢复和充电,使传感器可以重复使用。
该系统的关键特征是其边缘的人工智能(AI),可使“海底哨兵(Seabed Sentry)”能够在传达信息之前计算和理解它所感测到的内容。简而言之,传感器计算有两种类型或两个位置。边缘计算是指传感器(如闭路电视摄像头、卫星雷达或声纳)配备自己的计算机,运行人工智能算法和软件。这意味着传感器数据可以在接收时由计算机和人工智能进行处理,为操作员提供建议或更清晰的目标指示。例如,在视频馈送的情况下,这可能包括识别坦克并指示其为敌方车辆。
以上所有内容对于海底网络尤为重要。安都瑞尔工业公司表示,安都瑞尔工业公司是无线和网络的,这表明它必须在水下发送数据,这非常困难。盐水会吸收射频信号,迫使人们依赖不同的数据传输方式。一些选项包括声波或极低频无线电链路,这两种链路的带宽都非常有限,通常仅限于传输数据包。声传输将电能转换为声波以发送数据,然后将声波转换为电能以使用称为换能器的东西接收数据。
▲安都瑞尔工业公司Dive XL自动无人水下潜航器如上图所示,它将能够部署“海底哨兵(Seabed Sentry)”
另一种选择是电磁场技术,例如英国CSignum公司宣传的系统,该公司表示,该系统能够通过水、冰、土壤和空气传输数据。L3 Harris技术公司还开发了使用水下超声波无线通信(CUUUWi)系统,该系统允许地下平台与地面用户通信,允许在长达10公里的距离内进行低带宽通信,并在更短的距离内实现更高的带宽。
安都瑞尔工业公司表示,“海底哨兵(Seabed Sentry)”有一个声学通信中继,但没有说明它如何能够与指挥节点共享数据,以集成到更广泛的反潜战网络中。然而,“海底哨兵(Seabed Sentry)”的图像中包括英国Sonardyne公司的水下声学技术。Sonardyne提供了许多海底功能,包括调制解调器6,它将调制解调器6描述为“用于简单点对点无线水下传感器数据传输的可靠且经济高效的工具”。调制解调器6提供的数据速率高达9000 bps,接近拨号互联网连接的速度,并将有效限制“海底哨兵(Seabed Sentry)”的传输速度。
Sonardyne公司还提供“蓝色通讯(BlueComm)”,这是一种光无线通水通信系统,带宽高达10 mb/s,范围可达150米。10 mb/s的带宽足以用于网页浏览或观看标准清晰度视频,但这种容量似乎取决于网络中节点之间的距离非常近。安都瑞尔工业公司表示,“海底哨兵(Seabed Sentry)”使用声学通信链路,这表明调制解调器6更有可能是解决方案或其变体。
无论“海底哨兵(Seabed Sentry)”节点之间如何传输数据,现在应该清楚的是,通过边缘计算压缩数据是使这种能力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
美海军驱逐舰部署“郊狼”无人机拦截系统
【美国防务邮报网2025年8月18日报道】美海军近期公布的照片显示,“班布里奇”号驱逐舰的左舷舰艉部署了雷神公司的“郊狼”无人机拦截系统,用于应对小型低空无人机威胁。
“郊狼”无人机拦截系统作为一种小型可消耗性无人机,用于侦察任务,后来被改装用于反无人机作战;结构紧凑,采用管式发射,升空后即可展开机翼,可以从车辆、舰船等平台部署。“郊狼”Block 2型采用小型喷气发动机,速度更快、航程更远;配备主动导引头,可追踪并摧毁敏捷的敌方无人机。
英海军“神剑”超大型无人潜航器开展跨洲际情监侦任务
【比利时军队认知网2025年8月19日报道】“护身军刀”演习期间,驻扎在澳大利亚的英海军,远隔16000千米指控在英国海域的“神剑”超大型无人潜航器执行水下任务。这是“神剑”首次成功开展跨洲际远程作业,证明了AUKUS联盟内部能够精准快速地在全球范围内投射水下无人力量。日本也参与了此次演习,开展了数据共享和互操作性试验。
“神剑”是英海军首型超大型无人潜航器,长12米,重近19吨;采用模块化开放式架构,可根据任务需求快速重新配置有效载荷;采用全电力推进系统,具备低噪声特征;可自主布放回收、执行任务,显著降低了拒止环境中执行任务的风险。
中国舰船研究
Chinese Journal of Ship Research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评论功能现已开启, 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赞美
来源:中国舰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