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历史的回响穿越 80 年时光,当和平的阳光洒满神州大地,在这个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的特殊年份,保小少年们以稚嫩却真挚的笔触、画笔与声音,将对英雄的敬意、对祖国的热爱,化作了一份份动人的作品。每一份创作,都是一颗童心与历史的对
当历史的回响穿越 80 年时光,当和平的阳光洒满神州大地,在这个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的特殊年份,保小少年们以稚嫩却真挚的笔触、画笔与声音,将对英雄的敬意、对祖国的热爱,化作了一份份动人的作品。每一份创作,都是一颗童心与历史的对话,都是一次爱国主义情怀的生动表达。
一笔一画,
绘就心中的英雄与和平
在“小小画家”的作品里,色彩成为了情感的载体——墨绿色的军用装备线条挺拔,是孩子们对国家力量的直观感知;鲜红的国旗在画面中飘扬,是他们对民族精神的懵懂认同;还有那憨态可掬的和平鸽、郁郁葱葱的青松,每一笔涂抹,都藏着孩子们对英雄的崇拜,对和平的珍视。
有的孩子特意创作了“过去与现在”的对比画:一侧是穿着粗布军装、手握步枪的战士在战壕中冲锋,另一侧是穿着整洁校服的自己在明亮教室里读书。画面虽简单,却道尽了“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这正是孩子们在了解历史后,最朴素也最深刻的领悟。
一字一句,
书写对英雄的致敬与告白
“亲爱的英雄爷爷,现在我们的祖国有高楼大厦,有飞驰的高铁,我们每天都能吃饱饭、上学堂,这都是您用生命换来的……”在给 80 年前抗战英雄的信里,孩子们用稚嫩的字迹,写下了对英雄的“隔空告白”。他们或许还不能完全理解战争的残酷,却能从长辈的讲述、书本的文字中,读懂英雄们“为了国家不怕牺牲”的勇敢,并用最直白的语言,告诉英雄们“今天的中国,如您所愿”。
还有同学以书法形式写下红色诗集,一笔一划工整有力,在墨香与文字的交融中,感受红色文化的传承,让爱国的种子在心中扎根。
一声一语,
讲述藏在时光里的红色故事
“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是王二小的故事。他为了把敌人引进八路军的埋伏圈,假装带路,最后被敌人杀害了……”在“小小导演” 的作品中,孩子们化身“家庭小主播”,用清脆的声音讲述着自己知道的抗战小故事。有的孩子还特意采访了家里的长辈,听爷爷讲“小时候听来的抗战往事”,再用自己的话记录下来、讲述出来。
“原来爷爷小时候,还见过八路军叔叔呢!”“以前的人没有手机、没有电视,却能凭着勇气打败敌人,真了不起!”孩子们的讲述或许不够流畅,却充满了认真与投入。在听故事、讲故事的过程中,历史不再是书本上遥远的文字,而是变成了“爷爷见过的人”“英雄做过的事”,变得可感、可触,也让爱国的情怀,在倾听与表达中愈发浓厚。
童心向国,
让爱国情怀在成长中扎根
80年岁月流转,英雄精神永不磨灭;一代代童心向党,爱国情怀薪火相传。这些作品,或许不够成熟,却满是童真与真诚。从画笔到文字,从讲述到倾听,孩子们用自己擅长的方式,与历史对话,与英雄共鸣,也在心中种下了爱祖国、敬英雄、惜和平的种子。愿这些小小的作品,能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红色印记”。供稿|李悦
来源:法制教育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