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学子上好“开学第一课” 让爱国的种子深植心田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1 21:16 1

摘要:新学期伊始,我市多所学校以“开学第一课”为契机,围绕爱国主义教育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活动,为孩子们带来难忘的“精神第一餐”。

新学期伊始,我市多所学校以“开学第一课”为契机,围绕爱国主义教育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活动,为孩子们带来难忘的“精神第一餐”。

回溯:历史回响,珍爱和平

在临潼区铁路小学,屏幕上播放着《永不敢忘》的纪录片片段,昏暗灯光下浮现抗战老兵的坚毅面庞,整个教室鸦雀无声。

有孩子悄悄攥紧了拳头,有女生低头抹去眼角的泪。

江洒老师轻声问道:“知道为什么我们国家要在9月3日这一天举行阅兵仪式吗?”一双双眼睛瞬间被点亮,历史的真相在他们专注的眼神中,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而深刻。

聆听:真情讲述,浸润童心

陕西省西安师范附属小学的礼堂中,一位胸前挂满奖章的军人缓缓走上讲台。他就是曾驻守边疆的一等功臣马升云。

大屏幕闪过风雪哨所、闪耀勋章和泛黄的名人档案。马老声音铿锵:“当年只有一个念头:守住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他讲述冰天雪地中的坚守,寄语学子:“用知识守护祖国、建设祖国!”

掌声雷动中,有孩子说:“长大了,我也要去当兵。”战功章与红领巾在此相遇,爱国担当的种子,正悄然生根发芽。

跨越:AI赋能 对话英雄

在莲湖区青年路小学的开学典礼上,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在发生。学校利用AI技术还原课本中的抗日英雄。

——“刘胡兰姐姐,你牺牲时只有15岁,面对铡刀真的不害怕吗?”

——“亲爱的小伙伴,害怕,怎么会不害怕呢?但我的信仰比生命更重。看到你们今天能安心读书,我的牺牲就是值得的。”

这一刻,科技不再是冰冷的技术,而成了一座通往历史的桥。有孩子在日记本上悄悄写下:“原来英雄从未离开,她只是换了一种方式,陪我们长大。”

共鸣:沉浸体验,内化于心

“这是赵一曼烈士留给儿子的信——”在西咸新区沣西一小教育集团的开学第一课上,党梓萱同学一边展示她和妈妈一起制作的立体海报,一边朗读英雄最后的家书。

纸雕造型让赵一曼的形象仿佛从历史中走来,许多同学情不自禁伸手轻轻触摸。那一刻,红色记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故事,而是可以触碰、可以感知的精神力量。

从历史回溯到情感共鸣

从多元实践到使命传承

这些动人的第一课没有停留在表面

而是用真实的故事

沉浸的体验和温暖的共鸣

让爱国成为

孩子眼中可见、心中可感的光

来源:西安eTV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