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这人啊,生在东北这片土地上,骨子里都透着一股子东北人的直爽和豪气。要说我是谁,也没啥可隐瞒的——老李家三儿子,李大春的三儿。咱家就住在村头儿那条小路旁,门前有棵老槐树,爷爷从我记事起就常坐那儿抽烟,那槐树如今成了我们家的象征。说起来,我是个老实人,没啥大出息
内容纯属故事,本篇包含虚构创作,请勿对号入座。
我这人啊,生在东北这片土地上,骨子里都透着一股子东北人的直爽和豪气。要说我是谁,也没啥可隐瞒的——老李家三儿子,李大春的三儿。咱家就住在村头儿那条小路旁,门前有棵老槐树,爷爷从我记事起就常坐那儿抽烟,那槐树如今成了我们家的象征。说起来,我是个老实人,没啥大出息,顶多在村里做点儿小生意,赚点儿小钱,但有个事,大家都知道,我这人一心肝,做事从不含糊,嘴巴虽不甜,但心肠比谁都好。
不过今天给你说的事,和我没多大关系。说起这个事,得从我那二哥开始说起。
二哥李大林,村里人都知道他,算是咱村的“富二代”了。说他有钱,真不是吹的,家里从做生意到做房地产,啥都沾点儿,前年就被评上了“亿万富翁”,身价过亿。可你知道么,他这人就是那种,一般人看着眼热,实际上跟他打交道,真没那么简单。他在外面头儿大、威风凛凛,一来咱村,倒是老实,话不多,但总给人一种看不透的感觉。
“嘿,大林哥啊,真是风头劲!咋的,打算啥时候回来接手咱这片儿地儿?”我打趣地问。
二哥听了,,摸了摸胡子:“回不回去,接不接手,跟你这小子没啥关系,啥时候有本事你再说。”说完那话,直接抬起脚,踢了踢我家的石头,步伐轻盈,却又带着一股冷意。
他那意思,咱俩这层关系,永远在一条,差距比从前大了不少。我心里自然知道,那是因为他身价早已不再是我所能触及的层面了,可咱毕竟是亲兄弟,心底那份亲情,还是有的。
记得前几年,二哥刚赚到,整个人都膨胀了。那时候村里人谁见着他不恭敬两句,夸夸其谈;可我心里知道,二哥不过是投了点儿小项目,运气好,谁让咱村好呢。可就算是这样,大家都看他眼红,觉得他能飞上天。
我记得有一次,我俩在村口的老街见面,村里的支书老宋看见二哥,笑得跟个包子似的:“大林啊,俺村的骄傲!这日子过得可是红红火火,走得了贵人道了!”
二哥当时瞥了老宋一眼,随口道:“支书啊,你可别再夸我了,啥能耐不都跟你那些关照我的安排有关?”
老宋听了,连忙摸摸自己的后脑勺,笑得有些尴尬:“哎呀,二哥,别这么说,咱村这地儿不比外头,没啥大出息,你发财了也带带大家啊。”
“带?”二哥冷笑一声,反手拍了拍老宋肩膀:“你这不就占了点儿领导位,根本不明白真正的商场生意嘛。行了,咱不说这个,支书有啥事,尽管说,能帮的我肯定不会推辞。”他这话说得满口是利,连老宋都有点愣住了。
不过,二哥回来之后的事,也不只是和老宋那样子简单的交往。他似乎总有些特别的心思,甚至带着一股子与常人不同的“冷眼”。那时候,村里有一个疯癫的老头,大家叫他张老头。张老头是个怪人,脾气怪,走路东倒西歪,眼神迷离,嘴里常自言自语,谁见着他都绕道走。张老头的妻子早死,儿子也移民了国外,基本上没人理他,平时就靠点低保和零散的捐款过日子。
可是,二哥每次回来,总喜欢往张老头那儿跑,看似无所事事地坐着聊一会儿,给他送些米面啥的。而且,最让人,二哥对待张老头的态度格外不同,其他人根本不愿意靠近张老头,二哥却像是无所畏惧。
有一次,我在家门口看到二哥一身西装,正和张老头坐在树下闲聊。他那种气质,就像是高高在上的“老板”,而张老头只是一个的村里老汉。
“张老头,啥时候能过个清净日子?这天这么热,赶紧吃点凉的,别看你这身体,年纪一大把了,啥都不能拖。”二哥开口了,语气虽然轻描淡写,但我,他对这张老头,真是特别。
张老头自顾自地嘿嘿笑:“大林,你咋不听我说话呢?我这命,早就被天收了,活得长也没啥意思,咱俩这俩傻子,明天就能合个伙,做个买卖,哈哈哈。”
我听得有些发愣,心想着张老头什么都不懂,咋还能这么说话,二哥倒是很认真,听得一脸认真。
“你啊,真是个疯子。”二哥笑了,像是,然而他那眼神里却藏着一丝让我的深意:“不过,你说得也不全是错,活得久了,活得明白,倒不如活得痛快。”
这话让我不禁愣住了,我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只是觉得二哥和张老头之间的关系,远远超过了我能理解的表面。
二哥李大林的行为,越发让人。尤其是他对那个疯癫老头张老头的关照,成了村里所有人的话题。大家都以为,二哥不过是觉得张老头没钱、没亲人,像个可怜的孤魂野鬼,才会偶尔施舍点儿东西给他。然而,只有我知道,二哥这点小心思,背后藏着更多的故事。
我说到这里,得给你补充点背景。这张老头,不是普通的疯子。要是你了解咱村的人,应该知道,张老头年轻的时候,可是个神仙般的角色。家里几代都是做生意的,张老头年轻时,靠着几分聪明才智,做成了几桩大生意,赚了不小的钱,整个人也。可惜,好景不长,,家里变故不断,妻子去世,儿子也跑了,最后自己也沾上了赌博、酗酒的恶习,整个人逐渐沉沦,最后成了村里眼中的疯子。
有时候我想,张老头是不是早早就意识到自己犯的错,才选择了躲进那份不着调的疯癫中,免得面对内心的痛苦。可惜,没人去问他这些。
“二哥,咋回事儿啊?你每天都跟那个疯老头待在一起,不怕传出去,说你脑袋坏了?”我有点儿忍不住,忍不住问了二哥。
二哥笑了笑,拍拍我肩膀:“你懂个啥,谁说他是疯子?你没见过他年轻时候的样子吧?说不定,咱这村子能有今天,跟他当初做的事有关系。”
“啥意思?”我愣了愣。
“等你有一天能听懂,再告诉你。”二哥没再多说,眼神突然变得有些深邃。
我又忍不住好奇,忍了几天后,趁着空闲的时间,偷偷去找张老头聊了聊。
“张老头,二哥这几天咋样了?”我试探性地问。
张老头满脸的胡渣,眼神空洞无神,但却在听到我提到二哥的名字时,突然像是变了个人:“大林?哈哈,丫这孩子,终于还记得老头我。”他说着,拍了拍自己破旧的外衣,继续,“他那会儿,还不是个小孩子,哪懂什么事,整天跑到我家里,喊我给他看个手相,后来他都发财了,倒是天天不理我了。”
“你和他……”我有点不敢接下去问,毕竟,张老头如今,谁知道他说的是真是假。
张老头用手指敲了敲脑袋,笑得有些得意:“我那个时候,手上确实有些门道。可惜啊,命运不济,早晚总会有一天倒霉。你二哥那会儿,可比现在聪明多了。听说他最近在外面混得风生水起,心里倒是有点儿暖。唉,算了,别再提这些了。”
张老头突然安静了下来,像是陷入了某种回忆。那一刻,我几乎能听到他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你二哥啊,是想感恩我当年给过他的帮助。”张老头忽然抬起头,带着一丝意味深长的眼神看着我,“他心里清楚,自己能有今天,多亏了我当年给他的点儿指点。”
我瞪大了眼睛,这话听得我有些不知所措。张老头一直是个村里的怪人,没想到他和二哥竟然有这么深的关系。
第二天,我回家后找了二哥。“大林哥,张老头那儿你听过了吧?”我问。
二哥看了我一眼,笑了笑:“听过了,你就别管那些破事了。”
“他有说,曾经帮过你?”我继续问。
二哥顿了一下,抬起头看了看远处的田野,深吸了一口气,终于开口了:“其实,老头跟我有点儿渊源。我年轻的时候,他确实帮了我不少。那会儿我也啥都不懂,天天跑他家里,问他命运,问未来,什么事都问他。说实话,他的那些话,我听得懂也听不懂,但就是觉得,那时候的我,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可是后来,我一做生意赚了钱,才发现,自己慢慢不再需要他了。”
我听着二哥的话,心里突然有种说不清的感觉。原来,二哥并不是冷血无情,而是把那些往事抛在了心底。而张老头,或许在他,依旧是个不可替代的人。
二哥继续说道:“那会儿,他告诉我一个很重要的道理,‘赚钱不一定就能成事,但不赚钱,至少能保住自己活下去的机会。’我一直记得这句话。虽然说的简简单单,但那时候的我,真没明白。他那会儿帮我,根本不是为了什么回报,而是希望我明白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那你为什么现在才回来看他?”我忍不住问。
二哥:“你也知道,我一直觉得这辈子能做到的,远比别人想得更多,做得更好。可后来,我才发现,赚钱是件容易的事,但懂得感恩,才是最难的。我这几年来,外面什么都有,唯独少了些老人的智慧。你看张老头,那些年虽然疯疯癫癫,但他给我的话语,和他教我的那些事,一直都在影响着我。”
听完这番话,我的心情有些复杂。二哥那种一副高高在上的态度,竟然隐藏了这么多他的一面。那个他一直回避的人,那些年他的往事,其实早已深深植入了他的内心。
“你说的这些,我明白了。”我有些感慨地说。
二哥拍拍我的肩膀:“你懂了就好,世上有些事,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的。有些人,注定一生不求回报,只希望有人能懂。”
就在这时,我隐约听到远处传来一声骂声,是村里支书老宋的声音:“二哥,干啥去了?不来我办公室看看话说不清楚吗?”二哥转过头,笑着摆摆手:“我知道了,你去忙吧。”
他的话没有一句多余的话,却有一种沉甸甸的力量。我突然明白,不管他如何掩藏,那个曾经在他生命中出现过的张老头,才是他能够走到今天,心中最重要的一个人。
有些秘密,原来在岁月中已经埋藏了这么久。
那天晚上,我在家门口抽着烟,想着二哥和张老头的事,心里越发复杂。张老头的疯癫背后,竟藏着这么一段深刻的往事,二哥的变化,原来也不全是钱多了就变了。虽然大家都觉得他现在冷漠、远离村里的事,可我知道,他心里承载的责任,比我们想象的要沉重得多。
第二天,村里召开了个会,大家都知道,支书老宋早就有意让二哥接手村里的某些事情,毕竟他在外面混得风生水起,回来一趟,势必会成为村里的“大人物”。而老宋,显然也在考虑这个问题。
“二哥啊,这几年可真是了不起,村里有些事情,咱能不能一块儿谈谈?”老宋一见到二哥,就开始拍马屁。
二哥笑了笑:“支书,咱们村的事,你当个村头儿的领导也算辛苦。至于我嘛,啥时候能回来多帮你,咱们看机会就行。”
老宋听得心花怒放,拍了拍二哥的肩膀:“行行,能有你这句话就好。我知道你有本事,咱们合作一起干,肯定能让这村子更有出息!”
我站在旁边,听着二哥和老宋的对话,心里有种说不出的不安。二哥现在的态度,跟以前可了。曾经,他不怎么参与这些村里的事情,更多的是在外面拼搏,至于村里的事,少有涉及。可如今,他似乎不再是那个远离村庄的“二哥”,反而像是站到了这个村子新的高度,开始接纳这些本该属于他家族责任的事务。
“二哥,村里的事能不能过两天再说?我听说那张老头病得不轻,你看他……还能活多久?”我有些急切地问。
二哥转头看了我一眼,眼里没有丝毫惊慌,反而淡淡地说:“我知道,等我回去看看他。”说完,他又转向支书,“老宋啊,这事先放着,能不能等我再忙完点其他事再说?”
老宋点了点头:“行行行,咱们等二哥忙完了再来谈,等你有时间,咱们再好好商量。”
二哥的表情依旧淡定,虽然他答应了老宋,但我知道,他此时心里有些别的打算。我,二哥不想马上卷入村里的政治事务,而是留了个余地。他心里清楚,这个村子对他来说,既是家,也是一个需要责任的地方。每一次回到这里,他都不得不面对那些曾经的记忆和责任。
晚上,二哥果然去了张老头家,村里所有人都知道,张老头身体不好,常年四处游荡,偶尔些,但更多时候,大家都当他是个疯子,没什么存在价值。可二哥却不这么看,他依然认为,张老头虽然,但毕竟是曾经给予过他启蒙的人,是他生命中的一位重要导师。
“老头,咋样了?身体不舒服?”二哥一进门,就先问候张老头的身体。
张老头坐在床头,咳了几声,艰难地抬起头:“大林,回来了?这病啊,越发不轻,怕是……快没日子了。”
“别说这些。”二哥轻声道,“你的事我知道,别怕,我会照顾你的。”
张老头的目光变得有些模糊,但他还是抬手摸了摸二哥的脸:“当年我跟你说过,活得明白比什么都重要,你答应我,得好好活,不能被那些钱财和虚荣迷了眼。”
二哥:“老头,你放心,活得明白的事,我一直记得。”
那一刻,我忽然意识到,二哥每次回来,不仅仅是关心张老头的身体,他更是在想,如何能将张老头传递给他的那些智慧,融入到自己日常的生活中。也许正因为如此,他才会不断回到这个村子,回到这个曾经让他迷茫、曾经给予他启发的地方。
随着时间的流逝,张老头的越来越差,他的病情似乎急转直下,不久后,张老头安详地离开了这个世界。村里人都觉得这是天意,觉得他这的老头,死得也差不多,但二哥却显得异常平静,甚至比任何人都要沉默。
“二哥,张老头去世了,村里得安排个葬礼吧?”我问。
二哥看了我一眼:“葬礼的事,安排好就行,我去村里帮忙,至于其他的……他有他的方式,我们只能尊重。”
葬礼当天,整个村子的人都来了,大家对张老头的离世并没有过多的悲伤,毕竟,他一向是个怪人,活得也很孤单。但对二哥来说,这却是一个的时刻。站在张老头的坟前,他久久不语,似乎在思考着什么深远的事情。
我走过去,轻声问:“二哥,张老头的事,你就这样放下了?”
二哥沉默片刻,终于开口:“他教给我的东西,不止是那些话,更多的是那种对待生活的态度。虽然他最后活得孤独,但我相信,他死得明白,死得有尊严。我要学的,就是这样。”
他顿了顿,转头看着我:“我们活得,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那些教我们活得更好的人。”
我心里有些触动,默默地看着张老头的坟冢,仿佛看到他不再疯癫的模样,那个曾经睿智、的老男人,他的智慧、他的责任感,早已在二哥的心中扎根,成为他继续走下去的动力。
从那天起,二哥开始主动参与村里的事务,不再像以前那样高高在上,而是踏实地去做事,去为村里的发展出力。而我,也在这过程中,逐渐明白了许多东西。二哥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他聪明、能干,更是因为他能感恩、能,能看到那些别人忽略的细节。
而张老头,虽然早早离世,但他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那份看似荒诞的疯癫,更是生活中最珍贵的智慧。
来源:小蔚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