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农村,有些秘密会随着老一辈的离世而被永远埋藏。可人生偏偏就是这样,当你以为某些事情会永远成为秘密时,真相却在最意想不到的时候浮出水面。
在农村,有些秘密会随着老一辈的离世而被永远埋藏。可人生偏偏就是这样,当你以为某些事情会永远成为秘密时,真相却在最意想不到的时候浮出水面。
我叫李小明,今年35岁,在江南小县城修车。说起修车这门手艺,还是王叔介绍我去学的。那时我刚初中毕业,母亲身体不好,王叔就把我介绍到县城最大的修车铺,让我学门手艺。
王叔是我们村的支书,从我记事起,他就经常来我家,每个月都给母亲送500块钱。村里人都说王叔是个好人,照顾困难户。可我总觉得,王叔看我的眼神里藏着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那是个秋天的傍晚,天边的晚霞像泼了一层火,把整个天空都染红了。母亲突然倒在了厨房,我赶紧骑着摩托车送她去县医院。
医生说是肝癌晚期。
这个消息传到村里,王叔比我还着急。他放下村里的工作,跑遍了全县城找专家。每次他来医院,母亲的眼神总是躲闪,我看在眼里,却不明白是为什么。
那天下午,我在收拾母亲的衣物时,从衣柜深处翻出一个旧铁盒。盒子上落了厚厚的灰,打开后,里面是一沓发黄的照片。最上面那张是我出生时的全家福,照片上的父亲抱着刚出生的我,脸上带着笑。母亲常说,父亲是在我三岁那年出意外去世的。
可这张照片的背面,却写着一行已经模糊的字:“阿明,对不起,我走了。”笔迹很潦草,像是匆忙中写下的。这字迹,和我印象中母亲给我看过的父亲的字迹完全不同。
那天晚上下起了大雨,雨点打在医院的玻璃窗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母亲把护工支开,让我一个人进病房。
“小明,妈妈有件事要告诉你。”母亲的声音很虚弱,说一句话就要停下来喘口气。
我握着母亲的手,感觉她的手在微微发抖。
“你父亲,不是出意外死的。”母亲深吸了一口气,“他是因为赌博欠了很多钱,最后羞愧离家。后来在外地出了车祸……”
我愣住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那王叔……”
“他是你父亲最好的朋友,替你父亲还了债。那时我已经怀上了你,是王叔一直在暗中照顾我们。”
母亲说完这些话,像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闭上眼睛睡着了。我站在窗前,看着外面的大雨,突然觉得这三十多年的人生,好像都是一场荒诞的梦。 从那天起,我开始躲着王叔。每次他来医院,我都找借口出去。医院的走廊很长,消毒水的味道刺鼻,我常常一个人在走廊里徘徊,想着这些年的点点滴滴。
记忆里,王叔总是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中山装。村里评选贫困户,他总是第一个把我家报上去;每年开学,他都会提前把学费送来;我打架受伤,他骑着自行车把我送到医院……这些年,他就像一个影子,默默地守护着我们母子。
可现在,我却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眼光去看他。
母亲的病情恶化得很快,不到两个月就走了。临终前,她拉着我的手说:“王叔这些年不容易,你……你别恨他。”
下葬那天,整个村子的人都来了。王叔站在人群的最后面,脸上的皱纹比往年更深了。等人群散去,他还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我收拾母亲的遗物时,在床底发现一个布袋。里面是一叠发黄的信,还有我从小到大的照片和成绩单。信是王叔写的,从我出生那年一直写到去年。
最早的一封信写道:“阿芳,我知道你恨他,但孩子是无辜的。我答应过他,会照顾好你们……”
看到这里,我的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那些信里,记录了我的每一个成长瞬间:第一次会走路,第一天上学,第一次考试得了满分……原来,我的人生里,不只有母亲的目光,还有这个男人默默的守候。
王叔找到我时,我正在收拾行李,准备离开这个生活了三十多年的地方。
“你父亲走的那年,是个下雨天。”王叔坐在我家的老椅子上,点了支烟,“他欠了二十万的赌债,整个村子都知道。那天晚上,他来找我,说要去外地打工还债。我劝他留下,可他说对不起你妈,没脸见人……”
烟雾在昏暗的房间里缭绕,王叔的声音有些哽咽:“后来,他在广东出了车祸。临死前给我打电话,让我照顾你们娘俩。这些年,我总觉得欠他一份情,欠你们娘俩一份责任。”
我从未见过王叔这么脆弱的样子。他是我们村最有威望的人,可此刻,他佝偻着背,就像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
那天晚上,我去了王叔家。在他的书房里,我发现了一本厚厚的日记本。翻开第一页,就看到了我上初中时打架的事。原来那次,是王叔私下去找了对方家长,才把事情压下来。
日记里还记录着这些年他如何帮我摆平麻烦,甚至连我创业时遇到的困难,都是他暗中帮我解决的。最后一页写着:“小明和他爸长得真像,就是性格随他妈,倔得很……”
我仿佛看到了一个默默付出的父亲形象。他不是我的亲生父亲,却给了我一个父亲所能给予的一切。
现在,我还在县城修车,周末会去看看王叔。他老了,背也驼了,但每次见到我,眼睛里还是会放光。前些日子,我在店里发现了一个破旧的日记本,里面记录着这些年修车时遇到的难题。我把它送给了王叔,他翻看时,眼角有泪光闪动。
“你爸要是在天有灵,看到你这么出息,一定很欣慰。”
我看着他,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血缘也许重要,但比血缘更重要的,是二十七年如一日的守护与付出。
那么,大家觉得,一个男人默默照顾发小的遗孀和孩子二十七年,到底是出于责任,还是藏着更深的感情?而我,又该如何报答这份恩情?
来源:猛猛向前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