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支书的儿媳妇跑了,留下双胞胎,昨天他捧着一张旧照片来找我!

B站影视 2025-01-26 01:07 2

摘要: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可在我们农村,婆媳关系才是婚姻最大的考验。看着身边的年轻媳妇们一个个受不了农村生活而选择离开,我总觉得这其中另有隐情。

(本人用第一人称写故事,素材有原型,但情节有所演绎,请勿对号入座!)

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可在我们农村,婆媳关系才是婚姻最大的考验。看着身边的年轻媳妇们一个个受不了农村生活而选择离开,我总觉得这其中另有隐情。

我是李长贵,在西沟村教了三十八年的书,村里的大人小孩都叫我李老师。从教这么多年,看着一届又一届的学生长大成家,我对每个学生的性格都了如指掌。村支书王德寿的儿子王建军就是我带过的学生,这孩子性格老实,可就是太听他妈妈的话。

去年腊月的一天,外面下着小雨。我正在院子里给几棵老柿子树剪枝,王建军的媳妇小红突然来了。她穿着那件红色的棉袄,怀里抱着双胞胎中的妹妹,背上背着哥哥。

“李老师,我想跟您学打麻将。”小红站在我家院门口,脸上带着一丝不自然的笑。

这让我觉得奇怪。小红在村里一向安分守己,从不参与打牌串门这些事。更何况现在天气这么冷,带着两个孩子来。我看着她微微发抖的双手,心里隐约觉得不对劲。

把人请进屋里,我烧了一炉火,泡了杯热茶。小红坐在火炉旁,眼睛不时看向窗外。两个孩子倒是玩得开心,在地上爬来爬去。

“李老师,您还记得我和建军结婚那天吗?”小红突然问道。

我当然记得。那是三年前的春天,村里难得办这么热闹的婚礼。小红是县城里的姑娘,在超市当收银员。王建军在县城打工时认识了她,两人谈了半年就结婚了。

婚礼那天,小红穿着雪白的婚纱,笑得像朵盛开的山花。王建军的妈妈张兰花拉着我的手,说找到这么好的儿媳妇,真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

可是好景不长。婚后没多久,问题就出来了。张兰花嫌小红不会做饭,嫌她不会带孩子,嫌她总往县城跑。就连小红给孩子买新衣服,她都要说三道四。

“城里来的就是矫情,穿这么好干啥?又不是走秀!”张兰花经常这样说。

王建军夹在中间,看着也难受,可就是不敢站出来说话。每次小红和婆婆闹矛盾,他都躲出去抽烟,一根接一根地抽,可就是不进屋。

小红坐在我家一直到天黑,临走时眼睛红红的。我想送她回去,她摆摆手说不用,自己抱着两个孩子走了。

第二天一早,村里就炸开了锅。王建军的媳妇不见了,只在枕头底下留了一张纸条:孩子交给你们,我走了。

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西沟村。有人说小红早就看不上农村生活,有人说她在县城有了别人。茶余饭后,这都成了村里人的谈资。

我看着双胞胎,心里不是滋味。这两个孩子才一岁多,正是最需要母亲的时候。王建军更是像变了个人,整天魂不守舍,下班回家就抱着两个孩子发呆。

张兰花倒是很快调整过来,该做饭做饭,该带孩子带孩子。她总说:“早就知道城里姑娘靠不住,现在可好,给咱们留下两个拖油瓶!”

日子就这样过了大半年。昨天傍晚,王建军突然来找我。他手里捧着一张照片,是他们结婚时拍的全家福。

“李老师,都怪我…”他的声音哽咽了。

原来,在小红走后,王建军收拾她的东西时,发现了一个笔记本。翻开一看,里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

这是小红的日记。

从日记中,王建军才知道这些年小红受了多少委屈。婆婆不让她单独出门,偷看她手机,甚至把她的工资卡都收走了。每次发工资,都要被婆婆数落一通:“挣这点钱,还不够家里买化肥的!”

最让小红心寒的是,这些事王建军都知道。每次她提出抗议,王建军都说:“我妈就这脾气,你多担待。”

更让人心酸的是,小红生双胞胎时大出血,在医院躺了半个月。婆婆嫌住院费太贵,硬是把她提前接回家。那段时间,小红身子还没好,却要照顾两个孩子。

“我当时怎么就那么糊涂?”王建军抹着眼泪说,“明明看到她那么辛苦,我却什么都不敢说。” 王建军说,小红走的那天早上,他起床时发现她在院子里发呆。他问她怎么了,她说没事,让他去上班。现在想想,那是她最后一次跟他说话。

“我知道她为什么要来找您。”王建军的手指轻轻摩挲着照片,“她想让孩子记住她的样子。”

我叹了口气。这些年在农村,见过太多这样的家庭。年轻人结婚时海誓山盟,可婚后生活的重担压得他们喘不过气。婆媳关系不好,小两口感情再深也经不起消磨。

村里人都说张兰花是个能干的婆婆。她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地里的活、家里的活都干得好。可她太强势了,把儿子儿媳都当成孩子管。

这不是个例。隔壁李家的媳妇,就因为婆婆总是翻她的包,没待满月就回娘家了。再看王家的小儿媳,因为婆婆嫌她不会做饭,整天以泪洗面。

“建军,你妈也是为你好。”我斟酌着说,“但有时候,为了孩子好,反而会害了孩子。”

王建军点点头:“我现在明白了。可是晚了。”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条:“昨天收拾衣柜,在小红的嫁妆箱底下发现的。”

我接过来一看,是小红的字迹:建军,对不起,我真的撑不下去了。这些年,我试着改变自己,试着融入这个家。可是我发现,再怎么改变都不够。我永远都是那个配不上你们家的城里媳妇。

我知道你也很为难,你要照顾我,也要孝顺你妈。但是这样的日子,我真的过不下去了。孩子就交给你们了,我相信你们会把他们养大。等他们大了,请告诉他们,妈妈很爱他们,只是没有勇气再坚持下去。

看完信,我和王建军都沉默了。院子里传来喜鹊的叫声,那是要报喜的征兆。

“你们去找过她吗?”我问。

“找了。我去了她以前工作的超市,去了她娘家,可都找不到她。她家里人说,她早就和家里断了联系。”

这时,张兰花找来了。她站在院门口,脸上有些尴尬:“建军,该回家吃饭了,孩子们都饿了。”

王建军看了婆婆一眼,第一次没有立刻答应。他把照片收起来,对我说:“李老师,您说得对,有些事情不能太晚才明白。”

从那天起,王建军开始变了。他和母亲摊牌,要求分家单过。张兰花一开始不同意,又哭又闹。但这次王建军没有退缩,他说:“妈,您要是真为我好,就让我自己过日子。”

张兰花最终同意了。王建军在村头盖了新房子,自己带着双胞胎住。每天下班后,他都会带着孩子到处走走,给他们讲妈妈的故事。

有时候,我在村口看到王建军抱着两个孩子看夕阳。孩子们咿咿呀呀地说话,不知道是不是在想妈妈。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直到前几天,村里来了个卖布的小贩,说在县城西边的商业街看到过小红。她在一家服装店当营业员,生活好像还不错。

王建军听说后,摇摇头说:“只要她过得好就行。”

那么,大家觉得这个故事里,到底谁对谁错?是小红太自私,抛下孩子独自离开?还是王建军太懦弱,没能好好保护妻子?又或者是张兰花太强势,逼走了儿媳妇?在农村,究竟是婆媳关系重要,还是夫妻感情重要?

来源:番茄聊八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