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增强青少年粮食安全意识,弘扬勤俭节约传统美德,近日,阳信县第一中学高二年级开展“不负好‘食’光 节粮我先行”科普教育活动。百名师生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走进智能化粮仓,近距离感受现代储粮科技的魅力,上了一堂生动的粮食安全教育实践课。
为增强青少年粮食安全意识,弘扬勤俭节约传统美德,近日,阳信县第一中学高二年级开展“不负好‘食’光 节粮我先行”科普教育活动。百名师生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走进智能化粮仓,近距离感受现代储粮科技的魅力,上了一堂生动的粮食安全教育实践课。
活动在阳信县粮食储备服务中心办公楼前正式启动。开营仪式上,高二年级主任韩永义老师以《悯农》诗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为引,号召同学们珍惜粮食、践行节约。随后,中心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活动流程及参观注意事项,并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希望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参观,深刻理解储粮、保供、护民生的意义,成为节粮减损的践行者和传播者。”
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同学们来到15号智能粮仓。这座2024年完成改造的粮仓是全县科技储粮的标杆。通过东扶梯进入仓内,映入眼帘的是堆积如山的金黄色小麦,储粮六百万斤,高度相当于“两层楼”。工作人员介绍:“全县储备粮若铺满足球场,将形成一座小麦山,足以应对突发情况,保障民生需求。”
仓内遍布智能化传感器,实时监测温度、湿度、水分等数据,并通过物联网技术传输至管理平台。“过去靠人工巡检,现在‘千里眼’和‘顺风耳’让管理更精准。”工作人员解释道。同学们惊叹于粮仓的科技含量。随后,工作人员现场演示了自动开关窗系统,并科普绿色储粮技术:机械通风调节空气、环流熏蒸灭虫、多参数粮情测控预防霉变。“这些技术让粮食损耗率从8%降至更低,相当于每年为全县人民多保住59年的口粮!”
在粮食质检环节,同学们化身“质检员”,亲手操作专业设备。工作人员演示了粮食入库前的检测流程:杂质筛分、水分测定、霉变筛查……“每粒粮都需过关斩将,不合格的绝不允许入库。”一名学生体验后表示:“原来粮食安全从入库就开始把关,任何细节都不能马虎!”
参观结束后,工作人员与学生展开互动讨论。围绕“高中生如何践行节粮减损”,同学们积极建言:在学校食堂按需取餐、参与“光盘行动”;在家提醒父母合理采购食材、学习科学储存方法;甚至有人提议开发校园节粮App,用科技助力减少浪费。“节约不是口号,而是融入生活的习惯。”一名学生总结道。韩永义老师总结道:“今天的活动不仅让同学们看到科技如何守护粮食安全,更让大家意识到,节约粮食是每个人的责任。希望这份感悟能转化为行动,从校园到家庭,共同营造节约光荣的社会风尚。”
本次研学活动,让青少年在沉浸式体验中理解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从智能化粮仓到严谨的质检流程,从绿色储粮技术到日常节粮倡议,这场活动既是一场科技之旅,更是一堂生动的德育课。同学们纷纷表示,将争做节粮先锋,用实际行动守护“中国饭碗”,为可持续发展贡献青春力量。(翟成新 曹洪伟)
阳信融媒发布 编辑 翟成新
来源:阳信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