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听听,鄙视链,这名字就不太友好,而且关于这个排名,上海各区也是几度争抢,排了又排,当然,无论怎么排,上海鄙视链顶端的宝座可是从来没有换过,一直是黄浦区独抗大旗,俯视其余15区,不过哪怕是黄浦,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反黄复卢”的口号,到今天也已经喊了14年。
苏超联赛有看么?
散装江苏了解一下?
但其实散装的不只是江苏,上海也一样,不然怎么到处流传的一个概念,会叫做上海各区“鄙视”链?
你听听,鄙视链,这名字就不太友好,而且关于这个排名,上海各区也是几度争抢,排了又排,当然,无论怎么排,上海鄙视链顶端的宝座可是从来没有换过,一直是黄浦区独抗大旗,俯视其余15区,不过哪怕是黄浦,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反黄复卢”的口号,到今天也已经喊了14年。
本期我们又要开始尝试一个新系列了,姑且先叫做“区域探秘”吧,上海的众多板块老谢已经基本全部走过,可对于区域来说,还有着太多未能解读的点:
比如这些行政区经历了哪些变化?
区域内哪个板块是天花板?
哪个板块是地板砖?
哪个板块最适合置业?
哪个板块定位只能是花瓶等等...
想要了解更多,可以锁定我们这个新系列——区域探秘。
今天我们第一期的区域探秘,主角就是上海最顶级的区域——黄浦区,既然说到了“反黄复卢”,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这个口号的“历史背景”吧!
上海先有黄浦江,再有黄浦区,黄浦区第一次被正式命为黄浦的时候,时间就已经来到了1945年,当时的上海一共分设了32个区,而后黄浦境域经历了多次变化,比如1956年和老闸北合并,甚至一度包括浦东部分地区,直到1993年浦东部分划分给了浦东新区,黄浦区的版图才算稳定了下来,包含了人广、南京东路、外滩部分,也是我们现在说的“老黄浦”。
2000年,老黄浦和南市区撤二建一,上海老城厢带着老西门、小南门等等板块,并入了黄浦区内;2011年,黄浦区、卢湾区再度撤二建一,赫赫有名的淮海中路也成为了黄浦的管辖范围之内,至此,黄浦区才成为了如今的“大黄浦”。
表面上看,大黄浦占据了上海鄙视链顶端的绝对地位,可实际上内部还是属于三个大佬硬凑成的“拼多多”,310101的黄浦、310102的南市,以及310103的卢湾。
有的朋友可能要问了:那为什么都在喊“反黄复卢”啊?怎么没有“反黄复南”之类的呢?
当然是谁不服谁才喊,你看静安和闸北合并,闸北会喊着“反静复闸”么?真有喊的也是那些“老静安的卧底们”,2000年南市区和黄浦区的合并,属于门当户对、情投意合,2000年的人广、南京东路步行街、外滩,曾经的租界区、老生常谈的上只角、上海的正中心,多么的风头无两。
南市区则是带着历史悠久的城隍庙、文化底蕴的老城厢,真正的“老上海”嫁入了黄浦区,听上去似乎属于平分秋色,但老城厢的发展,除了历史文化以外,远不如老黄浦的光鲜亮丽,而且不太富裕的南市还带着一些老城厢周边的,小北门、小东门、小南门、老西门等等,不太繁华、工人较多的“陪嫁”板块,准确来说,南市区甚至有一点点高攀黄浦区了。
而卢湾区与黄浦区的合并,在卢湾人的眼中,那是绝对的“下嫁”,尤其是建国中路以北的“北卢湾”,同为上只角,我们的淮海中路才是最优雅的。
论商业,淮海中路的商业街反而比南京东路更高档;
论环境,别墅众多的淮海中路环境也更加优美;
论历史,法租界也完全不比公共租界差什么。
而且当年更多的名人还更愿意来到淮海中路这边居住,孙中山、宋庆龄、巴金、徐悲鸿等等,不都是在淮海中路上住下的吗?
凭什么最后卢湾要隐姓埋名,黄浦区反而立起来了?
老卢湾就是不服!
不过也有些人说是卢湾人本身就是最爱攀比的,看就这一个卢湾内部,还要搞南北卢湾的歧视,有的卢湾朋友每次在填表格到地址一栏的时候,只要能不填黄浦的就都填卢湾,这股牛劲完全不输江苏的十三太保。
不过貌似也有一点区别,江苏的十三太保是直接“反江苏”,但上海无论哪个区域哪个板块,哪怕卢湾这么叫嚣“反黄复卢”,对于上海的认同感也是很强的。
所谓的卢湾“下嫁”,其实对于老黄浦区来说并没有很在意,因为自从合并之后,老黄浦区可没有一点亏待到南市和卢湾,甚至基本把家底都掏出来给这两兄弟了。
看看现在的黄浦,比较公认的是分为12个板块:人民广场、南京东路、老城厢、老西门、黄浦滨江、董家渡、蓬莱公园、世博滨江、新天地、淮海中路、五里桥、打浦桥。
黄浦滨江早已焕新,淮海中路则被重点修缮,世博滨江借着2010年世博会承接了一批流量,新天地成长为了上海顶级商圈,董家渡虽然发展缓慢,可如今也改头换面,董家渡金融城成为了亮眼的天际线,就连老城厢也在拆迁重建的过程之中。
如今大家公认的哪一个“顶级地段”不在南市和卢湾,至于老黄浦的人广和南京东路,已经很久没有什么大变化了,城市更新远远落后于曾经的南市和卢湾,去年一个人民广场石门二路地区的重点更新,都让许多老黄浦人兴奋不已。
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老黄浦的地太少,所以先以南市、卢湾的土地为主进行更新,但不管怎么说,客观来看,黄浦、南市、卢湾之间的羁绊已经很深,无论“反黄复卢”的口号再怎么喊,或许101、102、103的身份证上还有区别,但大黄浦之间早已经不分彼此。
如今的黄浦早已定型,在众多新上海人眼中,哪里认得什么南市、卢湾,统统都是黄浦;只是,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即使是“高贵”的黄浦区也难以脱俗,关于黄、南、卢的爱恨情仇已经落幕,可新的纷争也随之而起。
有人把黄浦区的12个板块比作12金钗,有人比做12怒汉,比作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依旧在给这12个板块进行“梯队排名”,比如在地位上的比拼,人民广场、南京东路、淮海中路,以历史底蕴以及文化悠长傲然地站在了第一梯队。
或是综合口碑的评价,淮海中路以梧桐树影,新天地以高端商圈,黄浦滨江以黄浦江畔,各具特色而拔得了头筹,董家渡板块被评为苦尽甘来,新天地板块被称为后起之秀,五里桥板块默不作声,打浦桥板块正在思考会不会投靠徐家汇未来发展会更好。
每一个人心里,或许都有一个自己对于黄浦区这12个板块的感受和排名,然而无论什么样的地位和人设,最终都要在真金白银的楼市战场上接受检验,黄浦区内部的房价差异,清晰地描绘着另一条更直观、更残酷的“鄙视链”。
金字塔顶端的板块,房价已经拉到了20w以上,新天地以翠湖天地系列,常年20w+的价格毫无疑问的站稳了一席之地,黄浦滨江则是以绿城黄浦湾等一线江景豪宅突破的20w大关,依托金融城规划也有一战之力。
黄浦区内的顶级板块,则是指高层住宅在15-20w之间的板块,以淮海中路板块为首,核心地段的高层单价已经逼近了20w,文化与商业的双重加持,和隔壁的翠湖天地相比,或许是差在了ip和房龄上。
多说一句,这个楼市对比是以住宅来进行的,不考虑别墅因素,不然淮海中路的别墅可是顶级别墅,突破20w太容易了。
黄浦的另一个顶级板块则是董家渡,随着董家渡板块的完善,金融城的落成,董家渡核心区的高端住宅项目,单价也稳稳地站在了17w+上,被称为“半亿豪宅聚集地”。
稍微有些争议的是老城厢和老西门,只有露香园、璞玉one、复兴陇御这种极个别的高层住宅,成交价格超过了15w+,毕竟无论是城市界面还是住宅产品,老城厢和老西门都要弱了一筹。
如果说新天地和黄浦滨江是楼市中的一等板块,淮海中路和董家渡是二等板块,那么老城厢和老西门应该算是2.5等板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至于三等板块,也就是黄浦区的中坚板块,房价在12w-15w,应该是人民广场和世博滨江。
人广大多是里弄,少有的高层住宅价格还是在12-14w左右的,去年入市的海玥黄浦源,新房高层价格也只在14.56w元/平,“一代新人换旧人”,在楼市上,人广就眼睁睁看着其他板块将自己超越,还真有点悲凉,海玥黄浦源风貌别墅预计入市价格倒是在25w,也算是小小的扳回了一城吧。
世博滨江则是成也世博、败也世博,世博给世博滨江带来了蓬勃的发展,同时也遏制住了世博滨江的未来,不过依靠着绿地黄浦滨江、融创滨江壹号院等等滨江豪宅,还是跻身进入了中坚板块之中。
剩下的四个板块,南京东路、蓬莱公园、五里桥和打浦桥,就属于黄浦区内的“脚脖子”板块了,在楼市中的成交价格基本都在12w甚至10w以内;南京东路的精力都在步行街上,其旅游属性、商业属性都很高,可这居住属性嘛,确实是排不上号,住宅甚至还有老式里弄,而且是未更新版的。
蓬莱公园在黄浦区就有点属于“六边形水货”了,没什么出彩的地方,也没什么太多踩坑的雷点,算是黄浦内的“亲民之选”,大多数次新房成交价格都在10w+。至于五里桥和打浦桥的这两个“桥板块”,就是当初老卢湾内部,被“鄙视”的南卢湾区域,发展有限,住宅品质相对略差。
打浦桥商业氛围更浓一些,田子坊、日月光大量商业完美解决生活问题,五里桥则就一个永业公寓的标杆住宅,这个标杆纯粹指的是价格上的标杆,永业公寓15w左右的价格和他的品质相比,一直以来都常受争议。
当黄浦区的排名,以楼市中的房价量化之后,我们就会得到这样的一个“全新金字塔”。
当然,这条鄙视链也不过只是黄浦区内的,以房价为标准的一条而已,尽管这条鄙视链犀利且残酷,却也不能代表全部,我们可以用房价丈量板块高低,用标签定义区域贵贱,不过,回归生活的本身似乎更重要。
黄浦区12个板块的生活体感,其实完全不同,或好或更好,都已经成为了板块的特色和标签,如果将这12个板块“拟人”,我想应该是这样的:
Ø国企老干部人民广场,气场全开霸气侧露,却只喜欢双手捧着自己的保温杯,欣赏着自己管辖范围内的相亲角;
Ø直播带货的网红南京东路,正在时不时地上链接,力求服务好每一个“家人们”;
Ø精致的世家子弟淮海中路,举手投足间都透露着极好的家教,在古典与现代间游刃有余;
Ø顶流女明星新天地,左手Chane、右手Hermes,艺术展上沉浸地欣赏着艺术画,广播里激动传出:全场由新女士买单;
Ø富二代精英黄浦滨江,有什么不如有个好爸爸,背靠外滩、黄浦江咱不差钱;
Ø穿着长衫的爷叔老城厢,在城隍庙前虔诚地祈福,等待着焕发第二春;
Ø逆袭创二代董家渡,曾经棚户区的我你爱答不理,现在金融城的我你高攀不起;
Ø文艺纠结青年打浦桥,一会在咖啡馆里写剧本,一会在画廊看展的文艺青年,心思活络但能力却比较有限;
Ø佛系公务员蓬莱公园,风风火火两点一线,追求的就是一个安稳;
Ø好似暴发户的五里桥,还在为永业公寓鼓吹,15w这品质正常啊,这可是老卢湾呀;
Ø刚刚归国华侨世博滨江,第一次工作的小萌新,手握项目计划书,眼神足够坚定,但未来却不可知;
Ø低调的收藏家老西门,游刃有余地在老城厢和新天地之间周旋,心中默念:这个是我的、这个也是我的。
好了,关于黄浦区的故事我们暂时就告一段落了...
你心中关于黄浦区内的板块鄙视链是什么样子的呢?
在你眼中这些板块的形象又是什么样的呢?
可以把你的想法打在评论区内~
来源:老谢聊上海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