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赌徒永远无法赢过庄家,除非庄家愿意让他们赢一点,再让他们输得更惨。
“赢了一百万,我却连回家的车票都买不起”
1996年,广东东莞的一间地下赌场
一名浑身酒气的中年男人颤抖着点燃最后一支烟
手里死死攥着一张已经皱得不成样的房产证。
“最后一把。”他的声音发抖,眼里布满血丝。
荷官瞥了一眼坐在旁边的高个男人——赌场的老板。
后者微微点头,示意继续。
骰子落下,男人的脸瞬间苍白。
他输了。
这一晚,他赢过,也输过。
曾经一度手握百万筹码,兴奋地向老婆炫耀说要买辆桑塔纳
结果不到半小时,筹码输光,甚至连家都赌进去了。
半夜,他蹲在赌场门口,口袋里连回家的车票钱都没有。
有人靠此暴富,有人倾家荡产,还有人,直接葬送了性命。
赌徒的宿命
谁在操盘赌局?
赌场生意的核心是——抽水。
不管赌客输赢,庄家都能从每一局里抽成,稳赚不赔。
赌场的潜规则:不希望你赢,更怕你离开
更可怕的是,赌场有一整套“杀猪”机制:
“送钱”入局——赌场会给新赌客放高利贷
鼓励他们下注,等他们上瘾再加息收割。
“伪造赢钱者”——赌场雇人装成赌客,故意赢钱
制造“赢钱很容易”的假象,引诱更多人下注。
“出千”——骰子、扑克、老虎机,全都暗藏机关。
赌徒永远无法赢过庄家,除非庄家愿意让他们赢一点,再让他们输得更惨。
90年代,许多小县城的地下赌场,一晚的流水就超过百万。
赌徒以为自己有机会翻身,实际上,他们只是庄家手里的“待宰羔羊”。
比起赌场,90年代真正让全国疯狂的,是地下六合彩。
这种博彩游戏看似简单:每周开奖,只要押对号码,就能赢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回报。
而且门槛极低,一块钱就能下注,甚至有些地方,“赊账下注”都可以。
“今天不赌,明天白活!”
许多人把六合彩当成了人生最后的希望。
结果,钱没赚到,家产全赌光了。
庄家操纵赔率,散播“内部消息”
让赌徒误以为“自己掌握了赢钱秘籍”,实际上,赢的永远只有庄家。
在90年代的广东、广西、湖南等地,六合彩直接导致成千上万的家庭破产
甚至有人因欠债被逼跳楼。
1998年,湖南某县,一名男子因赌博欠债50万,绝望之下在家门口喝农药自杀。
他的妻子跪在尸体旁嚎啕大哭,而村里的人,却只是冷冷地看着,说:“活该。”
这样的故事,在90年代屡见不鲜。赌博不仅毁掉了赌徒,也摧毁了无数家庭:
孩子辍学——父母输光钱,孩子的学费无力支付,很多人因此被迫辍学。
家庭破裂——许多男人沉迷赌博,最后连老婆孩子都抛弃,家破人亡。
暴力催债——一些赌徒因欠高利贷,被黑社会追债,最终走上不归路。
而最讽刺的是,90年代的赌徒们,总觉得“下一把一定能翻本”……直到彻底输光一切。
今天,网络彩票、赌球、直播博彩正在悄悄取代过去的地下赌场。
中国底层,正出现一个超大规模的赌场?
那些90年代的赌徒们,也许早已家破人亡,但新的赌徒,还在源源不断地涌入这场游戏。
来源:财经大会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