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开学季 | 秋日校园,“核”你一起守护健康呼吸!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1 18:07 1

摘要:金秋九月,我们迎来了充满希望的新学期!秋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其中结核病作为一种主要通过空气传播的慢性传染病,在人员密集的校园环境中更需要特别的关注。

健康提示

金秋九月,我们迎来了充满希望的新学期!秋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其中结核病作为一种主要通过空气传播的慢性传染病,在人员密集的校园环境中更需要特别的关注。

认识结核病

结核病是 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人体除头发和指甲外都可以发生结核病。结核菌主要侵害肺部,称肺结核。肺结核 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当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产生含有结核菌的飞沫核,健康人吸入后可能被感染。

感染结核菌后,大部分感染者处于潜伏感染状态,不具传染性,只有少数人(约5-10%)会在抵抗力下降时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

肺结核的主要症状

如果出现 咳嗽、咳痰超过2周(这是肺结核最常见的症状)、痰中带血或咯血、午后低热(通常在37.3℃-38℃之间)、夜间盗汗、胸痛、呼吸困难、乏力、食欲减退、体重明显下降等症状,请务必提高警惕,及时到属地结核病定点医院就医检查。

预防结核病的主要措施

(一)定期开窗通风

教室、宿舍、图书馆等人员密集场所,每天定时开窗通风(至少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保持空气流通,天气转凉后,可选择课间、午休等时段通风。

(二)重视咳嗽礼仪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完全遮住口鼻。使用后的纸巾立即丢入带盖垃圾桶之后务必用肥皂/洗手液和流动水彻底洗手。

(三)加强个人卫生

勤洗手: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咳嗽打喷嚏后,都要用肥皂/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

不随地吐痰:将痰吐在纸巾里,包好后丢入垃圾桶。

保证充足睡眠、均衡营养、适度锻炼:这是增强自身抵抗力的基石!

(四)密集场所戴口罩

在人群高度密集、空气流通不佳的场所(如大型集会、密闭交通工具内),建议规范佩戴口罩,减少吸入飞沫的风险。

(五)保持阳光心态

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学会减压,避免过度疲劳,维持良好的免疫力。

科学处置校园结核病疫情

如果出现可疑症状,切勿讳疾忌医!请立即告知班主任,并尽快到属地结核病定点医院进行排查,(通常包括胸部X光片、痰涂片/培养等)。 早诊断、早治疗至关重要!

如果被诊断为肺结核,请务必严格遵医嘱,一般需要休学隔离治疗,进行全程、规范、足量的抗结核治疗(通常需要6-8个月或更长)。治疗期间要注意休息、加强营养。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要请积极配合学校或疾控部门安排的筛查。结核病患者经过规范全程治疗大部分是可以痊愈的。我们应给予患病同学更多的理解、支持和关爱,帮助他们安心治疗,早日康复回归校园。

加强家校合作,关注孩子健康

家长要特别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如发现孩子有持续咳嗽、咳痰、低热、乏力、体重下降等症状,请及时带孩子就医并告知学校。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鼓励孩子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保证充足睡眠和营养,增强体质。

健康的体魄是学习和生活的基础。预防校园结核病,需要学校、师生、家长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让我们从自身做起,科学践行健康生活方式,提高防病意识,共建一个清新、健康、安全的校园环境!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