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阅兵:美西方集体缺席,来的多是穷弱国?其背后谋略注定的结果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1 17:41 1

摘要:真实情况是:今年的九三阅兵,该来的都来了,不该来的,都没来。所以,我们本文的核心观点实际已经出来了:欧美国家缺席中国九三阅兵,是意料之中。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一边拆解九三阅兵背后的谋略,一边进行回答。

九三阅兵马上就开始了,但很多国人仍然对参加80周年大阅兵的名单表现出失落,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句是:西方大国没人过来,来的多是穷弱的国家。

这话,颇有点像请客的主人上来就说:“该来的没来,不该来的都来了。”这种想法当然是谬误,是极大的谬误。

真实情况是:今年的九三阅兵,该来的都来了,不该来的,都没来。所以,我们本文的核心观点实际已经出来了:欧美国家缺席中国九三阅兵,是意料之中。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一边拆解九三阅兵背后的谋略,一边进行回答。

首先,九三大阅兵背后有中美博弈的成分,这部分原因注定美西方会缺席。

中美关系一直非常复杂,尤其特朗普上台后一边挥舞关税大棒,一边搞科技封锁,又从台海、南海多领域入手,不断整幺蛾子。

中美关系的微妙注定,美国会弱化中国的军事力量,这点,我们从2015年阅兵时,美国的种种弱化我们纪念活动和军事力量的手段就能看出。到了2025年,美国的这种策略更加强化,也更加隐蔽了。

对美国而言,参加中国大阅兵,尤其特朗普这样的全球顶流参加大阅兵,等于是给中国展示军事实力投流,对美国百害而无一利。

当你不想让一个话题、一个事件爆火时,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最好的方式是不理。也就是:完全不放注意力。

也因为大阅兵背后有中美博弈,所以是否来参加大阅兵,在美国的小弟欧洲看来,不是一道简单的选择题,他们必须权衡利弊。

对于中国而言,给欧洲国家发送邀请形同于一场战略校准,那些真正有自由意志的国家,会明白平衡大国关系的重要性,自然就会出现在阅兵场上,比如塞尔维亚和白俄罗斯。而被美国深度捆绑的,只会用缺席来表态。这场测试,不论输赢,都能让我们看清棋子到底往哪边走。

九三阅兵背后的中美博弈属性,注定美西方会缺席。

其次,九三阅兵本质是纪念二战中,中国打败了日军,强调中国自己在抗战中的力量。而这点,与美西方主导话语权下的叙事有出入,他们的叙事里, 中国打败日本,与美国的援助关系重大。若参加中国九三大阅兵,等于认同中国的叙事逻辑,这也是他们不愿意参加九三阅兵的原因之一。

在前面的文章里,我就讲到过,中国纪念抗战胜利日,定的时间不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8月15日,也不是美国在其海军“密苏里号”上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的9月2日,而是中国得知抗战胜利消息的时间点,即9月3日。

这是日军战败投降的签字现场,1945年9月2日,东京湾,美国"密苏里"号上

9月3日这个日期的确定,摆明了是在告诉美西方:我们中国有自己的历史叙事,中国实实在在伤亡了3500万军民、耗时14年抗战才换来了胜利,中国的抗战胜利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结果,美国确实帮助过中国抗战,但它们绝不是中国抗战胜利的决定因素。

只要美西方不认同中国的历史叙事,他们就有很大概率缺席中国的九三阅兵。

第三,九三阅兵还肩负着为中国武器打广告,也就是卖武器的隐形属性。这部分属性注定,中国其实更希望东欧、亚洲、非洲等国家来参加,因为他们是潜在的武器大客户。换句话说,美西方是否参加九三阅兵,和我们的实际利益,关联并不大。

很多国家其实都有采购中国武器装备的意愿,参加阅兵多少可以考察武器性能,并打听有无出口意向。

印巴冲突中,巴基斯坦用中国的歼10战机打下印度的5架战机后,中国武器就迅速出圈了。巴以冲突刚结束,我们就进行大阅兵,进一步展示中国先进武器装备,这一波操作,无疑是最佳“带货”范本。相信,九三阅兵后,中国武器会迎来一波大热。

九三阅兵的卖武器属性,注定中国和卖武器大户美西方,是潜在的竞争对手关系。武器大户就一个中国和美西方,你买了中国武器,肯定就会少买或者不买美西方武器了,这是自然的。

中美武器对比

这也就意味着,美西方来看阅兵,多少是给中国的“卖武器大直播”投流,这对他们而言,当然是百害而无一利。这层利益关系注定,美西方不会参加中国的九三阅兵。

除了九三阅兵背后谋略注定美西方不会来参加外,还有一个因素,也注定西方国家会缺席九三阅兵,这个因素就是:俄罗斯总统普京将高调亮相九三阅兵。

俄罗斯和乌克兰正在打仗,欧洲站在乌克兰一边,敌人的朋友是敌人,俄罗斯和欧洲,也就是西方就是仇人。仇人相见,不分外眼红,也会分外尴尬。

俄罗斯总统普京出席九三阅兵的事实,多少也让西方国家对于是否参加九三阅兵有所疑虑。

之前,就有欧洲外交官表示,在俄乌冲突持续的背景下,欧洲方对俄罗斯领导人出席中国阅兵感到不安。甚至有人担心,会看到入侵乌克兰的同一支部队出现在阅兵场上。因此,有一些欧洲外交官考虑通过集体拒绝出席的方式,以表达对俄罗斯的抗议,并向莫斯科传递西方依然坚定支持乌克兰的信号。

无疑,对于欧洲而言,在外交场合与普京同框,尤其在如今这种敏感时期与他同框,可能被视为一种不合时宜的“正常化”信号,这对于他们的政治而言,将是极其不利的。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最好的方式是选择缺席,以展示“划清界限”的外交姿态,避免任何可能被解读为对俄罗斯软弱和默许其行为的画面出现。

另外,此前,日本的阻挠也是美西方大国集体缺席阅兵的因素之一。日本不愿意正视侵略历史,九三阅兵前,非常恐惧的日本甚至通过外交去游说其他国家“审慎参加”,他们担心中国掌握历史叙事的主导权。

总而言之,美西方集体缺席中国大阅兵,是当前国际格局下大国博弈和意识形态分歧的体现,它更进一步论证了中国大阅兵的必要和重要性:国际局势既如此复杂,中国自然得更强大,更好地展示“中国既不惹事也不怕事”的特性,才能更好地在国际关系中,充分把握主动权。

一句话:美西方集体缺席,恰进一步强调了中国大阅兵的意义。

来源:李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