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26日,瑞典北部城市基律纳发生一起中国游客集体中毒事件,8名来自中国自驾旅行团的游客因采食当地野生蘑菇后中毒,被紧急送医,致使当地医疗系统进入紧急状态。该事件引发人们对“舌尖冒险”行为的思考,背后原因复杂。
8月26日,瑞典北部城市基律纳发生一起中国游客集体中毒事件,8名来自中国自驾旅行团的游客因采食当地野生蘑菇后中毒,被紧急送医,致使当地医疗系统进入紧急状态。该事件引发人们对“舌尖冒险”行为的思考,背后原因复杂。
1. 事件经过:8名中国游客自驾至基律纳,在当地采摘并食用野生蘑菇后集体中毒。基律纳医院规模小、床位有限,面对此次大规模中毒事件,迅速启动应急状态并调配资源,部分患者被转至其他医院。目前,中毒游客仍在接受治疗,具体误食蘑菇种类及采摘地点尚未确定 。
2. 蘑菇中毒情况:瑞典毒物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每年7 - 9月蘑菇季,蘑菇中毒咨询电话增多。常见毒蘑菇有毒蝇伞、褐色毒蝇伞、豹斑毒伞、微红丝膜菌、死亡帽等,分别含有扰乱神经系统、损害肝脏或肾脏的毒素。此次事件中,游客中毒可能与误食微红丝膜菌有关,其与管状鸡油菌形态相似且常共生,微量摄入就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
3. 原因分析:对“自然鲜味”的追求和猎奇心理,使部分人甘愿冒险尝试野生蘑菇;很多人对毒蘑菇的认知不足,仅凭错误常识、他人推荐或网络非专业方法判断蘑菇是否可食,且不同地区蘑菇差异大,用国内经验判断国外蘑菇易出错;社交媒体传播采菌相关内容,引发盲目跟风,且对风险提示不足 。
4. 预防建议:普通人应做到“不采、不买、不食”来源不明的野生蘑菇,选择正规渠道购买蘑菇。相关部门需加强野生蘑菇安全知识宣传,旅游行业也应加强对游客的安全教育,旅游目的地要加大宣传,普及辨别知识与急救方法 。
来源:城市荒野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