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总觉得手脚冰凉、脸色苍白,稍微一动就气喘吁吁,连说话都没力气?这些都是气血不足的典型表现。中医认为 “气血为生命之本”,气血充盈才能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很多人想补气血却不知道从何下手,今天就分享 6 个简单有效的提气血方法,坚持一段时间,身体会明显变好!
#气血不足如何提气血?#
总觉得手脚冰凉、脸色苍白,稍微一动就气喘吁吁,连说话都没力气?这些都是气血不足的典型表现。中医认为 “气血为生命之本”,气血充盈才能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很多人想补气血却不知道从何下手,今天就分享 6 个简单有效的提气血方法,坚持一段时间,身体会明显变好!
补气血不是盲目吃补品,选对日常食材更关键。中医讲究 “以形补形、以色补色”,红色和黑色食材大多有补气血的功效。
必吃食材清单:
红色食材:红枣能补气血、健脾胃,每天吃 3-5 颗最合适;红豆富含铁元素,和薏米一起煮水喝,既能补气血又能祛湿;红糖性温,经期喝一杯红糖姜茶,暖宫又补血。黑色食材:黑芝麻能补肝肾、益精血,磨成粉每天吃一勺,搭配牛奶或豆浆口感更好;黑豆富含蛋白质和花青素,煮粥、打豆浆都合适;黑木耳含铁量极高,比菠菜还多,每周吃 2-3 次凉拌木耳或木耳炒肉,补铁效果显著。其他好物:桂圆能安神补血,适合气血不足导致的失眠人群,但容易上火,每天吃 2-3 颗即可;菠菜、动物肝脏(如猪肝、鸡肝)富含铁和维生素 B12,能促进血红蛋白合成,每周吃 1 次动物肝脏,每次 50-100 克,避免过量。饮食禁忌:少吃生冷、寒凉食物,如冰饮、螃蟹、西瓜等,这些食物会损伤脾胃,影响气血生成;少喝浓茶、咖啡,其中的鞣酸会阻碍铁的吸收。
“人卧则血归于肝”,肝脏是造血、储血的重要器官,熬夜会严重影响肝脏功能,导致气血亏虚。想要补气血,必须保证充足且高质量的睡眠。
作息建议:
固定睡眠时间:尽量晚上 10 点半前上床,11 点前入睡,因为 23 点 - 凌晨 3 点是肝脏修复和造血的黄金时段,错过这个时间,补再多营养也难以挽回。改善睡眠质量:睡前 1 小时远离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避免蓝光刺激;可以喝一杯温牛奶或泡脚 10-15 分钟,促进血液循环,帮助入睡;卧室保持安静、黑暗、温度适宜(20-22℃最佳)。别睡懒觉:早上 7-9 点是胃经当令,此时起床吃早餐,能促进脾胃运化,帮助吸收营养。睡懒觉会打乱生物钟,反而让人更疲惫,不利于气血生成。气血不足的人不宜剧烈运动,但完全不动会导致气血瘀滞,适度的温和运动能促进气血流动,让身体更有活力。
推荐运动:
散步:每天晚饭后 1 小时,慢走 30-40 分钟,步速以不喘粗气为宜,能带动全身气血运行,还能帮助消化。八段锦:“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 等招式简单柔和,每天练 15 分钟,能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尤其适合久坐不动的上班族。瑜伽:选择阴瑜伽或修复瑜伽,练习猫牛式、婴儿式等温和体式,配合深呼吸,既能拉伸经络,又不会过度消耗体力。运动注意:运动后如果出现头晕、心慌,说明强度过大,应立即停止;避免在空腹或刚吃饱时运动,早上 9 点后、下午 4 点左右运动最佳。
人体有很多 “补血穴”,经常按摩能刺激经络,促进气血生成和循环,不用花钱就能达到补气血的效果。
必按穴位:
足三里:位于膝盖下方 3 寸(约 4 指宽)处,是 “养生第一穴”,每天用拇指按揉 3-5 分钟,能健脾胃、补气血,改善消化不良、乏力等问题。三阴交:在脚踝内侧上方 3 寸,是肝、脾、肾三条经络的交汇处,女性经常按揉,能调节内分泌、补气血,缓解经期不适。血海穴:屈膝时,在大腿内侧,髌骨内上缘上 2 寸,每天按揉 2 分钟,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面色苍白、手脚冰凉。按摩技巧:按揉时力度适中,以有酸胀感为宜,每天早晚各按一次,坚持 1 个月就能看到效果。
中医说 “怒伤肝、思伤脾”,不良情绪会影响肝脏和脾胃功能,而肝主藏血、脾主生血,情绪不好直接导致气血生成不足。
情绪调节方法:
释放压力:遇到烦心事时,找朋友倾诉、写日记,或通过听音乐、画画等方式转移注意力,别把情绪憋在心里。少生气:生气时,试着深呼吸 10 次,或离开当下的环境,避免情绪失控。长期生气会导致肝气郁结,气血运行不畅,容易出现色斑、月经不调等问题。多微笑: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每天多微笑,能促进身体分泌快乐激素,改善脾胃功能,帮助气血生成。如果气血不足症状严重,如经常头晕、月经量少甚至闭经、面色萎黄等,仅靠日常调理可能不够,建议咨询专业中医师,根据体质开具中药方剂。
常见调理方剂:
四物汤:由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组成,是经典的补血方剂,适合血虚导致的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八珍汤:在四物汤基础上加入人参、白术、茯苓、甘草,气血双补,适合气血两虚的人群。归脾汤:能益气健脾、养血安神,适合气血不足导致的失眠、心悸、食欲不振。注意:中药调理需辨证论治,不可自行抓药服用,以免不对症反而损伤身体。
补气血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只要坚持饮食调理、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和情绪调节,气血会慢慢充盈起来,脸色会变得红润,精力也会越来越充沛。记住:气血足,身体才会更健康、更有活力!
来源:青蓝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