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30日,由雨花台区委宣传部、雨花台区委社会工作部主办,雨花街道承办,新华日报社新华传媒智库协办的雨花台区“雨理同行”理论宣讲团“三新”宣讲队成立暨首场示范宣讲活动,在雨花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举行。
“雨”理同行
8月30日,由雨花台区委宣传部、雨花台区委社会工作部主办,雨花街道承办,新华日报社新华传媒智库协办的雨花台区“雨理同行”理论宣讲团“三新”宣讲队成立暨首场示范宣讲活动,在雨花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举行。
随着数字经济蓬勃发展,雨花台区“三新”领域规模持续发展壮大。为进一步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新兴领域尤其是青年群体中入脑入心,雨花台区在全省率先成立“三新”宣讲队。这支由80后、90后青年领衔的宣讲队伍,致力于通过故事化、场景化等创新表达为理论宣讲注入青春动能,全面提升党的创新理论在“三新”领域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智启新篇:老中青三代携手AI共启“三新”宣讲队
活动中,古雄街道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66岁的队长汪长秀,新就业群体代表、90后外卖骑手、南京市劳动模范刘朋伟,00后新社会组织代表、优秀传统文化宣讲者黄玺澄,以老中青三代理论宣讲员代表的身份同台亮相。
在全场见证下,三位理论宣讲员与“夏起”共同启动“三新”宣讲队成立仪式。这标志着理论宣讲载体的创新突破,更预示着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下,理论宣讲正向着更具互动性、更具科技感的创新表达方向迈进。
示范宣讲:以青春表达传递时代强音
七位来自不同领域的青年理论宣讲员,立足雨花发展实践,用“青春语态”带来精彩纷呈的青春表达,让理论宣讲转化为可触可感的城市叙事。
雨花台区是一片蕴含着红色文化的热土,雨花英烈的事迹与精神始终激励着一代代人奋勇向前。雨花英烈事迹宣讲团成员冯丽桦以《初心不改,使命不怠》为题,深情讲述冷少农烈士坚守信仰、不改初心,为了中国未来不懈奋斗的革命故事,带领观众穿越时空感受信仰的力量。
中国(南京)软件谷位于雨花台区,内有各类涉软企业4600余家,软件从业人员37万多名,其中绝大部分是年轻人,“最年轻 最创新”是雨花的招牌和名片。南京软件谷发展有限公司员工范嘉文、郭建梅以《从“花谷”到“数字谷”的蝶变之旅》为题,宣讲软件谷如何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的“数字跃迁”,解码创新驱动发展的“雨花密码”,“软件谷坚定不移地以数字赋能全域发展,以城市的‘软实力’,扛起发展的‘硬担当’。”
江苏有一个特别的舞种——昆舞,它是昆曲艺术延伸和创新。新经济组织代表、江苏润和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韩波以昆舞《林中燕》的成功演出为引入,宣讲润和文化团队如何破除创作和推广之难,让昆舞焕发时代新生。讲到昆舞的“以意为先”神韵时,他还亲身示范其舞台呈现形态。
截至今年7月底,雨花台区注册社会组织数量已达618家,形成覆盖社区服务、公益倡导、文化传承等多领域的立体化服务网络。“逸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便是其中的标杆代表。负责人姚蕊通过“小姚说花”直播间对话社区书记的形式引入,宣讲社会组织如何以柔性的力量激活社区、温暖人心,“政府、社会组织、志愿者、居民等多方共同参与,让城市治理的现代化图景徐徐展开。”
在雨花台区西南方有一条古雄老街,自由职业绘画艺术家孙慧慧便在此长大,她以刻刀为笔、版画为媒,记录老街的集体记忆、让乡愁在艺术中重生,也让现场听众看到青年文艺工作者扎根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实践。“接下来,我将在未来的版画创作中,融入南京的城市文化元素,让更多人了解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她坚定地说道。
当理论宣讲遇上开放麦,会碰撞出怎样的思想火花?雨花街道红色文化宣讲队队长徐嘉嘉,以别开生面的开放麦形式,讲述雨花图书馆馆长易峰的“破圈”之路,展现新时代鲜活生动的理论宣讲和公共服务如何以创新活力吸引青年、以理论魅力感染青年。她说道:“易馆长之所以能成为‘网红’,正因为他用创新理念和真诚服务,打破图书馆传统印象,让知识和阅读以更青春、更时尚的方式‘飞入了寻常百姓家’。”
启航新征程:构建理论传播生态体系
近年来,雨花台区持续深化“雨理同行”理论宣讲品牌建设,构建起涵盖14支特色宣讲队、405名理论宣讲员的立体化宣讲网络,全年开展各级各类理论宣讲活动1000余场,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域覆盖格局。在青年理论工作者培养方面,雨花台区深入青年工作生活实际,结合青年成长成才路径,以“赛训结合”立体化培养体系,搭建“以赛促讲”的竞技擂台、“以训促学”的成长平台、“以展促优”的展示舞台,系统提升青年宣讲员的政治素养与传播效能。
作为首批“三新”宣讲队成员,新就业群体代表、90后外卖骑手、南京市劳动模范刘朋伟表示,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个人奋斗故事、产业振兴故事、行业“蝶变”故事结合起来,并融入未来宣讲,生动展现新就业群体的发展活力。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