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少杰:业务流程框架OPM(1.0~4.0)模型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1 15:45 1

摘要:一直以来企业构建业务流程系统时,都会采用某种业务流程框架(Business Process Architecture,BPA)作为模板,例如APQC(美国生产力与质量中心)的通用流程框架PCF(Process Classification Framework)

一直以来企业构建业务流程系统时,都会采用某种业务流程框架(Business Process Architecture,BPA)作为模板,例如APQC(美国生产力与质量中心)的通用流程框架PCF(Process Classification Framework)、华为以客户为中心的OES流程框架等,企业依据这些框架把自己的业务流程套入进去,通过这些模板来解读企业的业务流程系统,这种生搬硬套的结果是有的适合、有的不适合,然而企业却无法给出合理解释,因为企业根本不知道这些框架背后的基本逻辑,例如为何这样划分流程类型(流程广度)?为何要划分出这么多流程层级(流程深度)?流程深度与流程广度之间有何关系?虽然这些都是流程管理中最基础的问题,但令人遗憾的是很多流程工作者、专业咨询顾问恐怕都无法给出合理答案,因为他们在搭建业务流程系统时,都是按照模版开展工作,没有模板有时甚至根本无法完成这项工作,在很多公开资料中,几乎都是千篇一律的内容,如同一个老师给的模板。

业务流程作为企业一项重要的专业功能,包含了很多组织信息,如果没有掌握其运行逻辑,根本没有能力获取这些组织信息,只能把业务活动程序展示出来而已,这就变成为了流程而做流程,导致流程系统“孤立”的存在于企业中;按照模板设计的业务流程体系,很难根据组织发展、管理需求等改进业务流程,当市场频繁变化时,业务流程就会变得越来越僵化。当然,这不是一个专业领域的现状,而是所有专业领域都存在这种问题,这些专业领域在企业中如同一个个“孤岛”,很难发挥出更高层次的功能,这也是为何我们反复强调“集成”的意义。

虽然我们批评这些业务流程框架,但并不是要否定它,而是想提醒企业,如果采用了某种流程框架就应该理解其背后的逻辑,这样构建起的业务流程系统才能随着企业发展不断改进,从而提升流程系统的价值。

依据这几年的实践活动,我们也提出了自己的业务流程框架——OPMOrganization,Process and Management)模型,这一流程框架特点与其他流程框架有三点不同:一是体现了组织特点、流程形式、管理功能三者的统一,直接展示出组织与流程之间的一致性、流程与管理之间的一致性、组织与管理之间的一致性,即有什么样的组织就会有什么样的流程形式以及与之相匹配的管理功能。

例如传统企业内部划分为两类价值单元,分别为业务部门与职能部门,这时业务流程也会分为两类,即运营流程、管理与支撑服务流程,管理与支撑服务功能主要体现为便捷服务与专业支持,这不就是PCF流程框架的特点吗?进入转型期的企业,组织内部将会划分前、中、后台三种类型的价值单元,业务流程也将出现三类,管理功能主要体现为便捷服务、专业支持与集成管理(在以前的文章中介绍过,集成管理是转型阶段所特有的一种管理功能,具有一部分战略指导功能的特点),这不就是OES流程框架的特点吗?

二是体现了业务流程的广度与的深度统一,即有什么样的广度就会有什么样的深度,例如传统企业由于价值单元分为了两类,所以业务流程主要以生产流程和产品流程为主,其中产品流程为核心业务流程,而这个阶段企业必然通过职能型结构支撑产品流程运行;转型企业由于价值单元划分为了三类,所以业务流程主要以生产流程、产品流程和集成流程为主,其中集成流程为核心业务流程,而这个阶段企业必然通过矩阵型结构支撑集成流程运行。未来企业中业务流程主要以生产流程、产品流程和创新流程为主,其中创新流程为核心业务流程,而这个阶段企业必然通过流程型结构支撑创新流程运行。

在组织形态进化过程中,每进化到一个一个阶段,就会产生一种新的业务流程类型,组织结构也将相应的发生改变,这种新的业务流程将成为企业核心业务流程,而原来的核心业务流程并没有消失,而是变为次级业务流程,在这种情况下核心业务流程将会变得越来越高级,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就是组织形态进化规律的特点。

三是体现了静态流程框架与动态流程框架统一,既可以立足现在审视企业流程系统的问题,又能依据市场变化推动流程变革进展,因此OPM模型并非传统的流程框架,能够体现不同组织形态下的流程框架特点,动态地呈现出流程框架演变过程,例如在传统企业将采取职能型结构,能够体现出PCF流程框架的特点,当企业进入到转型阶段,则将采取矩阵型结构,又能够体现出OES流程框架的特点,流程框架OPM可以随着组织的发展与变革,构建不同阶段的业务流程系统,为此我们通过版本标识不同阶段的流程框架特点。例如,OPM2.0就是传统企业中的流程框架版本,产品流程是企业的核心业务流程;OPM2.5就是转型企业中的流程框架版本,集成流程是企业的核心业务流程;中国企业的业务流程系统最高版本就是OPM2.5,而西方已经有很多企业到了OPM3.0,创新流程成为了企业核心业务流程。

流程框架OPM(1.0~4.0)模型是我们今年下半年一项重要的研究成果,理解流程框架OPM需要结合把组织、流程、管理三者结合起来,与其他流程框架不同,OPM模型并非单纯的、孤立的呈现业务活动的程序,而是要为企业描绘出与流程相关的更多信息,加深企业对业务流程逻辑的理解,提升业务流程在组织中的功能价值,这是一个集成管理工具。这一工具可以广泛地应用于组织变革活动中,也可以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推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系统在组织管理活动的应用。

来源:科技小天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