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假冒军人的“迷彩”障眼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1 08:00 1

摘要:近期,部分网络账号以“退役军人”名义直播带货售卖假冒伪劣商品,开展低俗表演,消费军旅情怀,损害退役军人形象。中央网信办为此作出部署,自8月29日起至9月底,开展网上涉退役军人不当行为和有害信息内容专项整治。

李霞

近期,部分网络账号以“退役军人”名义直播带货售卖假冒伪劣商品,开展低俗表演,消费军旅情怀,损害退役军人形象。中央网信办为此作出部署,自8月29日起至9月底,开展网上涉退役军人不当行为和有害信息内容专项整治。

网上很多自称“退役军人”的博主,其实没有军旅经历。他们身着军装及仿制品在镜头前大肆招摇,或胡吹神侃,发布所谓“解析装备细节”“分析战术战法”等谣言;或刻意扮丑,在团播、连线等过程中以低俗形式吸引用户打赏;或直播卖假货,销售假冒仿制军服、军用装备等。有的博主甚至捏造身份,实施网络诈骗、感情欺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如此种种,让人反感,更值得警惕。

博主假扮退役军人,利用的是网友对“迷彩绿”的高度信任。在网友心中,军人退役仍会保持正直和诚实的本色。看到“退役军人”网上带货,往往无条件支持;看到“退役军人”介绍军事知识,很容易相信是专业解读。退役军人的光环,岂能任由别有用心的博主败坏;群众拥军爱军的情怀,岂是引流变现的工具?《军服管理条例》明文规定,“穿着军服或者军服仿制品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博主以“退役军人”为噱头牟利,逾越道德边界、扰乱网络正常秩序,更玷污军人与军队形象,触碰法律红线。

蹭“退役军人”流量,营造虚假人设,无非有利可图。此次专项行动的10类整治重点,既包括借“退役军人”身份制假售假、吸引用户打赏、实施网络诈骗等直接营销牟利行为,也包括散播谣言、用AI合成军人形象、歪曲解读退役安置政策制度等间接获利行为,向涉退役军人账号传递出明确信号:神圣“迷彩绿”不容抹黑。

清理处置涉退役军人不当行为和有害信息,互联网平台责无旁贷。彻底清退伪“退役军人”账号,也是对真退役军人优质账号的保护。捍卫退役军人形象,博主要“立正”,监管不能“稍息”。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