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乾隆赠扇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24 19:20 1

摘要:这一日,乾隆坐在一顶八角八棱的精致轿辇之中,轿身雕刻着龙凤呈祥的精美图案,金丝银线在日光下闪烁着微光。轿帘随风轻拂,露出乾隆身着的锦袍一角,上面绣着的蟒纹栩栩如生,彰显着皇家的威严。随行的几位大臣骑马相伴左右,个个衣着光鲜,气宇轩昂。他们沿着一条蜿蜒的官道前行

乾隆年间,天下初定,四海升平。乾隆皇帝素闻江南繁华,景致旖旎,便决定微服下江南,一来体察民情,二来也尽享这江南的风光。

这一日,乾隆坐在一顶八角八棱的精致轿辇之中,轿身雕刻着龙凤呈祥的精美图案,金丝银线在日光下闪烁着微光。轿帘随风轻拂,露出乾隆身着的锦袍一角,上面绣着的蟒纹栩栩如生,彰显着皇家的威严。随行的几位大臣骑马相伴左右,个个衣着光鲜,气宇轩昂。他们沿着一条蜿蜒的官道前行,道路两旁,垂柳依依,嫩绿的柳枝随风摇曳,仿佛是大自然精心编排的舞蹈。远处,青山连绵起伏,山间云雾缭绕,仿若仙境一般;近处,田野里的庄稼郁郁葱葱,一片生机勃勃之景。

乾隆被这如诗如画的景致所陶醉,兴致大发,信口吟出一上联:“八方轿,轿八方,八方轿上走八方,八方八方八八方。”此联一出,轿外的大臣们面面相觑,虽皆饱读诗书,可一时间竟都被这上联的巧思难住,搜肠刮肚,憋得满脸通红,却无人能对出工整的下联。

就在众人苦思冥想之际,忽听桥下传来一个声音:“万岁爷,爷万岁,万岁爷前呼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这声音宛如洪钟,打破了僵局。乾隆心中一喜,没想到这民间竟有如此才思敏捷之人,忙命人将桥下之人唤来。

不多时,只见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头儿走上前来。他身形佝偻,面容消瘦,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胡须花白且杂乱,一看便是饱经风霜。但他眼中透着几分精明,走起路来虽步伐缓慢,却也透着几分洒脱。这老头儿来到乾隆面前,倒头便拜:“老先生,我这边给您见礼了!”

乾隆见他这般模样,心中好奇,笑着问道:“你刚才在桥下对对子,怎么说‘万岁爷、爷万岁’呢?”

老头儿微微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光芒,不卑不亢地说道:“刚才我听您的上联,正适合我这个下联。我虽一介草民,可这对子的对仗、意境,咱心里还是有数的。”

乾隆越发来了兴致,又问:“你知道我是谁吗?”

老头儿挠了挠头,犹豫了一下说:“您是——不不,我不知道您是哪一位。但这对联应该这么对,咱也没多想旁的。”

乾隆打量着他破旧的衣衫,问道:“你是干什么的?”

“跟老先生您回,我是说书的。”老头儿叹了口气,眼中满是无奈,“早些年,凭着这张嘴,走南闯北,倒也能混口饭吃。可如今,落魄了,我老了,牙也掉了,说话也不拢音了。到哪儿说书也没人欢迎,就这样流落成了花儿乞丐!这就是:时来运转陪君王对坐,运败时衰与乞丐同眠。现在我就和乞丐同眠了,这桥底下早年间就没有水了,我就弄点儿草,往上一躺,一睡就得了。”

乾隆听他这一番言语,心中感慨万千,沉吟片刻后说道:“这位说书的先生,你愿意做官吗?”

老头儿眼中闪过一丝惊喜,随即又黯淡下去,苦笑着说:“跟您回,这个做官谁不愿意呢!可……唉,常言道:‘要过三年乞丐饭,给个知县也不干!’我这把老骨头,懒散惯了,实在是做不来那官场上的事儿。”

乾隆见他拒绝,倒也不恼,反而越发觉得此人有趣,又道:“不愿意做知县,我给你一百两金子!”说罢,便命随从:“来呀,写个条子,到国库里给他支一百两黄金!”

老头儿一听,吓得连连摆手,着急地说:“你可不要给我金子,我没地方放它!我一个孤老头子,要是怀揣着这么多金子,怕是还没走出多远,就得遭了歹人惦记,那可让我愁死呀!还兴许出事!”

乾隆见他如此,略一思索,便命人取来自己的扇子,拿起七寸逍遥管,饱蘸牛角墨盒中的墨汁,唰唰唰,挥笔写下几行字:

“朕遇一老叟,江南是故友。

封官官不做,赠金金不留。

朕赠一宝扇,任凭天下游。

逢州州官接,逢县县官留。

敢抗朕的旨,定斩项上头。”

写完,乾隆将扇子递与老头儿,微笑着说:“既如此,这把扇子便赠予你。拿着它,日后行走天下,也能方便些。”

老头儿接过扇子,仔细端详,只见扇面上的字迹刚劲有力,墨香四溢,他虽不太识字,却也知晓这扇子如今意义非凡。他千恩万谢,眼眶中泛起泪花。

自那日后,这老头儿带着乾隆御赐的扇子,重新踏上说书之路。起初,众人见他依旧是那副落魄模样,并未多加留意。可当他亮出那把扇子时,众人皆惊。州官县官听闻,纷纷以礼相待,为他安排最好的场地,让他登台说书。

这老头儿倒也不负众望,他凭借着多年的说书经验,摇唇鼓舌,将古今故事、善恶因果说得绘声绘色。从三皇五帝到隋唐演义,从江湖侠义到民间奇闻,他张口就来,且总能在故事中融入为人处世的道理,警善化愚,引得台下听众如痴如醉。那把扇子,在他手中更是成了一件神奇的道具,随着故事情节的起伏,或轻轻摇曳,或猛地一挥,为故事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日子久了,说书人用扇子作道具的风潮便渐渐兴起。同行们见这老头儿凭借扇子声名大噪,纷纷效仿,在说书时也手持一把扇子,或指点江山,或模拟人物动作,让说书这门技艺愈发丰富多彩。

而那乾隆皇帝回朝之后,也时常想起这位奇叟,想起江南之行的点点滴滴。他深知民间藏龙卧虎,这一番经历,也让他更加关注百姓的生活与才情。他下令在宫中也多安排说书表演,让那些精彩的故事能传入宫廷,为皇室众人带来别样的欢乐。

那老头儿呢,依旧行走在江湖,带着他的扇子,带着他的故事,将文化的火种播撒向四方。他的名字,也随着那精彩的说书传遍了大江南北,成为人们口中津津乐道的传奇人物。每逢有人问起他的奇遇,他总是笑着展开扇子,将那段与乾隆相遇的故事娓娓道来,引得众人啧啧称奇,对那逝去的盛世繁华,对那奇妙的缘分,又多了几分向往与回味。

来源:故事大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