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刷牙这件小事,你每天都在做,但你有没有意识到,你是早上刷,还是晚上刷,结果可能完全不同?这不是在吓唬你,有研究真真切切地证明了——坚持晚上刷牙的人,得高血压、脑梗甚至冠心病的风险,都比别人低一大截。
刷牙这件小事,你每天都在做,但你有没有意识到,你是早上刷,还是晚上刷,结果可能完全不同?这不是在吓唬你,有研究真真切切地证明了——坚持晚上刷牙的人,得高血压、脑梗甚至冠心病的风险,都比别人低一大截。
这项研究来自复旦大学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合作,样本量超过36万人,跨度长达8年。它不是小样本瞎猜,而是实打实的大数据分析。结果很清楚:相比那些不怎么刷牙或只在早上刷牙的人,坚持晚上刷牙的人,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明显更低。
你没听错,一支牙刷、两分钟的习惯,可能决定你几十年后的血管命运。而这背后,是一整套被忽略已久的、生物机制的连锁反应。
先别急着关掉手机,我们慢慢说。
口腔,就是你身体的“细菌温床”
人的嘴里,平均住着700多种细菌。白天吃喝说笑,晚上闭嘴睡觉,这些细菌就开始“开夜车”干活了。尤其你不刷牙的时候,牙缝里的食物残渣、舌苔上的蛋白质、牙龈边的死角,都是它们狂欢的舞台。
这些细菌并不只是让你第二天早上口臭那么简单,它们制造的牙菌斑,像一层生物膜,牢牢贴在牙齿表面。时间久了,不只是蛀牙、牙龈炎那么表面,它们会诱发持续性的牙周炎,而这才是问题的开始。
牙周炎就像一场局部战争,细菌攻击牙龈,免疫系统奋起反击,炎症因子如细胞因子、前列腺素、C反应蛋白等顺势进入血液。这时候,全身的血管也跟着中招。
很多人不知道,牙周炎其实是高血压最隐蔽的“帮凶”。
高血压,不只是盐吃多了
我们总以为血压升高是因为吃太咸、情绪激动、熬夜喝酒,但慢性炎症才是背后最阴险的推手之一。
复旦的研究显示:牙周炎患者,患高血压的风险比普通人高出22%,而且越严重的牙周炎,血压越不稳定,降压药效果也越差。
为什么?炎症因子像是血管里的小火苗,长期刺激下,血管内皮细胞会变得脆弱、收缩功能紊乱,血压自然上来了。牙周细菌还能激活交感神经,促进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这个词听着拗口,但你可以理解为——这是调节血压的“总开关”,一旦被它点燃,血压说高就高。
你以为这就完了?血压高只是开始,真正可怕的,是它后面跟着的“脑梗”这个大杀器。
脑梗,是牙周炎偷偷种下的雷
你可能觉得,脑梗和牙齿八竿子打不着。但现实是,如果你的牙龈出血频繁、刷牙时老是“见红”,那你离脑梗,可能已经不远了。
研究发现:口腔里常见的牙龈卟啉单胞菌、链球菌,会通过牙龈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它们是“游击队”,不声不响地跑到血管里搞事情。它们会诱导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导致血管变窄变硬,一旦有一天血压波动、斑块破裂,就可能引发脑梗或心梗。
这不是危言耸听。2023年《中华口腔医学杂志》一篇回顾性分析指出,口腔炎症程度与脑梗死发生率呈正相关关系,尤其在中老年人群中更为明显。
你以为的“牙龈出点血没啥”,其实可能是身体给你发的最早一封预警信。
别再说“我白天刷过了”,晚上刷牙,意义完全不同
很多人有误区,觉得“我早上都刷了,晚上就不折腾了”,甚至有些人习惯睡前吃夜宵、喝奶茶,然后直接倒头就睡。你以为你在休息,其实细菌正趁你不动,疯狂繁殖、攻城略地。
白天我们说话、咀嚼、喝水,口腔有唾液不断分泌,是自带“冲洗系统”的。但晚上唾液分泌几乎降到谷底,整个口腔进入“真空期”,是细菌最猖狂的时候。如果你不刷牙,等于给它们放了一整夜的“自由通行证”。
晚上刷牙不仅是清洁,更是阻断炎症传播、减轻全身免疫负担的关键动作。这也是为什么复旦研究特别指出:晚上刷牙比早上刷牙,对心脑血管保护作用更强。
刷牙这件事,别刷得那么“敷衍”
我们门诊见过太多“刷牙刷了个寂寞”的患者——刷牙像擦玻璃,三下五除二,牙缝死角全漏;牙刷用了半年,刷毛像开了花;刷牙时间不到1分钟,嘴里刚起泡就吐。
你有效刷牙=牙刷+牙膏+时间+角度+耐心,缺一不可。医学建议是:
· 使用软毛小头牙刷,每3个月更换一次
· 每次刷牙时间至少2分钟,采用巴氏刷牙法(45度角轻刷牙龈沟)
· 睡前刷牙后不再进食,连一口牛奶都别喝
· 每天使用牙线,清理牙缝比你想象的更重要
如果你刷牙时总是出血,不要忽视。这不是“上火”,而是牙周炎的信号。建议尽快去口腔科做一次牙周检查,必要时清洁牙结石,做系统治疗。
一个人的血管命运,藏在他每天的卫生习惯里
我们总希望有神药、奇方、灵丹妙药来预防大病,但现实就是——很多慢性病的开端,就是你每天忽略的小习惯。晚上刷牙,看起来微不足道,其实它是你给身体筑起的一道防火墙。
刷牙不是只为了牙齿好看,不是为了口气清新,更不是为了“对得起那支牙膏”。它是你对抗炎症、稳定血压、预防脑梗的“第一道战壕”。
想不到吧,你以为的“卫生问题”,其实是个“血管问题”。
医生唠叨到这儿,其实只有一句话想说:别再晚饭后瘫在沙发上就睡了,请你站起来,走进卫生间,认真刷牙。两分钟的事,可能救你一命。
声明: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陈晓云,李佳琦.牙周炎与高血压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23,58(2):123-127.
[2]杨慧,张志强.牙周致病菌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22,30(4):451-456.
[3]王颖,周正.牙周炎与脑卒中风险的关联性研究[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21,18(7):389-393.
来源:岳医生健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