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又放大招!新款入门级游戏显卡 RX 7400 震撼登场,性价比之王?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26 05:40 1

摘要:最近,AMD 在显卡领域又有新动作,给入门级显卡市场带来了一位新成员 ——Radeon RX 7400。这一举措在玩家群体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毕竟大家都对能以较低预算获得更好游戏体验的产品充满期待。

最近,AMD 在显卡领域又有新动作,给入门级显卡市场带来了一位新成员 ——Radeon RX 7400。这一举措在玩家群体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毕竟大家都对能以较低预算获得更好游戏体验的产品充满期待。

其实,在 RX 7400 推出之前,AMD 刚发布了专业领域的 Radeon PRO W7400 ,而这次的 RX 7400 可以说是将同一套硬件规格引入了消费市场。它延续了低功耗、小尺寸的设计思路,主要面向预算有限的玩家以及预装机市场。虽说定位入门级,但它可一点都不简单,保留了 RDNA 3 架构的核心特性,8GB 显存和光线追踪支持一个不少。

从核心参数来看,RX 7400 和 Radeon PRO W7400 几乎一模一样 。它拥有 28 个计算单元,1792 个流处理器,还集成了 28 个光线加速器,标称 FP32 计算能力大约在 7.88 TFLOPS 。显存方面,采用的是 8GB GDDR6 ,128 位位宽,等效速率 10.8 Gbps,对应的带宽为 173 GB/s 。要是和同样基于 Navi 33 的 Radeon RX 7600 相比,就能明显看出差异了。RX 7400 的显存子系统明显要保守一些,带宽比 RX 7600 低了差不多四成,这也直观地体现出了两者产品定位的不同。

在供电和形态设计上,RX 7400 延续了 PRO W7400 低功耗的设计理念。它的板卡总功耗(TBP)只有 55W ,采用标准单插槽设计,长度大概 167mm,不需要额外的 6pin/8pin 外接供电,仅靠主板的 PCIe 插槽供电就足够了。这样的设计简直是为空间和电源预算有限的机箱量身打造的,不管是预装商务机、窄体塔式机箱,还是 ITX 小钢炮,都能轻松部署。对于整机厂商来说,低功耗也让风道设计和噪声控制变得更加容易。

不过,RX 7400 在规格上也做了一些 “瘦身”。一方面,它的 CU 数量从 RX 7600 的 32 个减少到了 28 个;另一方面,显存速率也有明显降低。CU 数量的减少会影响光栅与着色的吞吐能力,而显存速率降低则会在带宽敏感的场景中影响帧率的稳定性。虽说 8GB 显存容量对于大多数 1080p 游戏来说已经足够,但在高纹理、重后处理的画面设置下,带宽还是会成为限制性能的瓶颈。所以,对于电竞类游戏和一些轻量级 3A 作品,在中等画质下输出 1080p 分辨率的画面,才是它比较适合的常规使用场景。

虽然 RX 7400 具备硬件级光线追踪支持,但在这个价位段,一旦开启光追体系,想要保持稳定帧率并不容易,要么画质会大幅下降,要么就得依赖帧生成类技术。所以,在传统光栅路径下选择合理的预设,并结合分辨率缩放或可变着色率来优化性能,才是更现实的做法。要是想在较高画质或更复杂光照场景中保持帧率,那定位更高的 RX 7600 级别产品会是更好的选择。

从产品形态和渠道信息来看,RX 7400 明显是针对 OEM 需求设计的。无需外接供电、单槽短卡的设计大大降低了整机厂的适配成本,也为入门级预装机提供了从集成显卡升级的便捷路径。现在市面上已经有整机品牌在企业级或家用入门台式机上选配 RX 7400 ,这和它在供电与体积方面的优势十分契合。至于零售渠道会不会铺货,官方还没有明确说法,很大可能会是 OEM 专供。

在媒体与显示能力方面,RDNA 3 架构的一体化视频引擎在低功耗的 RX 7400 上也能发挥作用。它支持面向主流码流的硬件编解码加速以及多显示输出,对于入门创作、课堂录屏、高清视频播放等轻负载场景非常友好。和上一代入门卡相比,8GB 显存容量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也更具前瞻性,能有效避免因显存占用过高而出现卡顿或材质回退的问题。不过,由于带宽和着色规模的限制,它更适合轻量工作流,不太适合承担高分辨率、高码率的复杂剪辑或 3D 渲染任务。

总的来说,Radeon RX 7400 是对 PRO W7400 参数的消费化呈现,在功耗、尺寸和成本控制上有着清晰的定位。它能以尽可能低的系统改造成本,提升入门级主机在 1080p 游戏和日常多媒体应用中的可用性。如果你只是想告别集显,对能耗和兼容性比较关注,那么这张显卡是个不错的选择。但要是你追求更高帧率、更稳定的高画质,或者想在光追场景中有较好的可玩性,那还是选择 RX 7600 及以上型号更为稳妥。至于在零售市场上能不能买到,以及整机产品何时大量上市,还得持续关注后续厂商和渠道的动态。

来源:未知文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