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按: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大众新媒体大平台启动“大众党建案例库”征集展示活动(投稿邮箱dzrb1939@qq.com),面向全省各级党组织征集优秀党建案例。以下为本期入选案例。
按: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大众新媒体大平台启动“大众党建案例库”征集展示活动(投稿邮箱dzrb1939@qq.com),面向全省各级党组织征集优秀党建案例。以下为本期入选案例。
今年以来,潍坊诸城市按照省市“百区示范、千村共富”行动相关要求,突破层级隶属,推动农村党组织跨县域、跨层级联建,探索出一条以组织联建推动乡村共融共富的新路径。目前已与8个城市的38个县域外机关、高校、企业建立联建关系,落地产业项目18个,带动集体年均增收超10万元。
联建共建“筑堡垒”,打造乡村振兴“强磁场”
打破县域壁垒,创新拓展县域发展平台,为乡村振兴引入稳定、持续的跨县域“红色合伙人”,推动从“单打独斗”到“全域联动”转变。
一是破地域“围墙”,拓宽联建维度促融合。坚持“按需对接、共建共享”原则,突破区域和层级限制,打好亲情牌、感情牌,通过“走出去精准对接、请进来调研指导、坐下来共谈合作”三种方式,引导农村社区与县域外10个党政机关、6个高校院所、9个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二是系情感“纽带”,创新联建方式聚人心。树立“先做朋友、后做亲戚、最后成为一家人”理念,推行“三步走”工作法,激活“人脉资源”。“走出去”精准对接,梳理自身的资源与需求,揣着“特产”、带着“名片”,打好亲情牌、感情牌,主动与单位对接、建立联系,推动北京科技大学“国家级耐密玉米科技小院”、华医华药公司白花丹参种植基地等项目落地;“请进来”专业指导,利用清明、五一等假期在外人员集中返乡机会,主动邀请意向单位到村调研考察,全方位展示资源、环境、产品,推动“人才回乡、项目回村”;“坐下来”共谈合作,对有联建意向的,第一时间面对面找共建共赢利益点,明确联建方向,共谋联建项目。
三是固长效“根基”,加强交流互动筑情谊。建立定期沟通议事机制,采取跟班锻炼、外出培训、结对帮带等形式,定期通报工作进展、协商重点任务,拉近双方关系,今年召开2次经验分享会,交流经验、发布项目,推动联建工作由点到面、全面铺开。山东农业工程学院与石桥子镇胡家西院联建高品质果蔬生产加工、潍坊市烟草专卖局(公司)与林家村镇丹家店子联建烟叶种植加工等8个项目均已顺利投产,形成“问题共商、对策共议、工作共推”工作局面。
产业联营“架金桥”,打通集体增收“快车道”
围绕破解县域内缺少高端人才、资金资源、运营经验等发展难题,以联建共建项目为媒介,搭建资源流通平台,释放乘数效应。
一是聚焦增收定项目。坚持既带动村庄发展,又服务联建单位工作开展,联建双方聚焦集体增收,谋划1-2个特色产业项目,实行台账化管理,对确立的18个联建项目,市委组织部每季度开展1次督导调研,推动联建事项落地落实。省文旅厅对外合作与交流处帮助常山片区核心村蔡家沟建设研学餐厅和民宿,今年以来研学学生超万人,实现集体增收30万元;昌城镇得利斯社区得利斯网格与省商务厅办公室联建电商基地,年销售额突破800万元,培育电商人才40余名。
二是巧借外力增活力。围绕做好“农业+”文章,引导县域外资金、产业、技术下乡激活乡村闲置资源。目前累计引进各类资金1200多万元,建立农文旅、电商直播等特色产业村庄16个。皇华镇与省农担潍坊公司历经5轮对接,量身定制“果茶托管贷”等特色金融产品,为联建村及周边1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500万元低息贷款,解决村庄发展资金难题。
三是精准共建促增收。以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为接口,建立涉农企业与合作社共赢模式,推动集体增收、农民致富。石桥子镇西院社区孙家楼子网格与中化现代农业(山东)有限公司青潍公司共建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辐射带动全镇3万余亩土地、20余家合作社实现“耕种管收销”粮食全产业链发展,推动集体增收300余万元。同时,将省派工作队每年300万元帮扶资金,与党组织领办合作社项目“捆绑”使用,对4个农文旅融合项目加大资源倾斜,增强项目示范作用,推进“万村共富”计划落地见效。
人才联动“强动力”,垒砌人才集聚“蓄水池”
以党建联建为媒介,推动优秀人才下沉农村,依托联建单位的技术、信息等优势培育乡土人才,提升农村发展动力。
一是推动高技能人才下沉。推行结对帮扶、联学联建,通过共建农业示范基地、科技小院、实验室等方式,构建起“科研团队+示范基地+本土人才”培育模式,以“在外人才链”串起“跨域合作链”。北京科技大学专家团队与高新区西王门社区联建,汇聚北京科技大学教授万向元、吴锁伟等领军型人才,聚焦作物育种“卡脖子”关键技术,共建国家级耐密高产玉米“科技小院”,推广玉米多控不育技术,建成5000亩种植基地,实现每亩增产15%。
二是加快培育乡村产业人才。依托联建产业项目和高技能人才引进,围绕粮食、蔬菜、果茶、畜牧等农产品生产,开展“家庭农场主学历提升”“青年农民技术培训”“本土人才培养”活动,扶持培育合作社理事长、园区负责人、种植养殖大户等,目前举办各类培训班30余期,培训各类农业经营主体近3万人次;10名泰山领军人才等高端人才,通过“科技小院”“田间课堂”培养87人乡土专家,让科技成果在乡村转化落地,实现“引进一个团队、带活一个产业”。
三是吸引在外人才回乡创业。结合村级党组织建设“巩固提升年”行动,着眼“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储备不足”的问题,建立在外人才信息群,制定在外优秀人才回引十条措施,吸引优秀人才返乡创业。桃园党委招引北京琅沐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贾玉山回乡创立电商直播公司,通过与桃园刘家夼网格党支部联建,共建农产品电商直播项目,利用山区优势种植600亩蜜薯,销售果品、瓜干等30吨,带动集体增收36万元。目前,借助联建项目平台,今年以来回引86人回乡发展,已有36人作为社区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进行培育,12人进入农村基层党组织班子。
策划:吴永功
统筹:李扬
通讯员:张世恩
来源: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