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会认“伶、俐”等9个生字,会写“凑、拂”等14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 - 3自然段。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体会文中优美的语句。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认“伶、俐”等9个生字,会写“凑、拂”等14个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 - 3自然段。
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体会文中优美的语句。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和分析语句,理解燕子的外形和活动特点。
引导学生结合文中插图,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的生机勃勃,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理解燕子的外形和活动特点。
体会文中优美语句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观察和描写事物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四、教学准备
有关燕子的图片、视频资料。
生字卡片。
导入新课(3分钟)
播放一段燕子在空中飞翔、在屋檐下筑巢等活动的视频。
提问学生:“同学们,视频中的主角是什么动物呀?你们对燕子有哪些了解呢?”
教师板书课题:燕子。
初读课文,识字学词(12分钟)
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和句子的停顿。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对“伶、俐”等生字进行正音。
找出文中含有生字的词语,如“伶俐、吹拂、赶集”等,学生认读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通过开火车读、小组读等方式巩固生字、词语的认读。
精读课文,理解内容(15分钟)
读第3自然段,思考:燕子在飞行中是如何停歇的?
分析“痕”字用得好在哪里,理解“几痕细线”描绘出的电线的纤细和远处看的视觉效果。
想象燕子停歇在电线上像五线谱的画面,感受燕子给春天增添的生趣。
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燕子的什么活动?
引导学生理解“赶集”这个词在文中的意思,体会春天的生机勃勃。
找出描写燕子飞行姿态的语句,如“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感受燕子飞行的轻快敏捷。
默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燕子的外形的?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描写燕子羽毛、翅膀、尾巴的语句,体会作者按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描写燕子外形的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感受燕子外形的活泼可爱。
学习第1自然段:
学习第2自然段:
学习第3自然段:
指导书写(10分钟)
出示要写的生字“凑、拂、集、聚、形、掠、偶、尔、沾、倦、纤、痕、蜓”。
教师示范书写较难的字,如“聚”,笔画顺序为“横、竖、竖、横、横、提、横撇/横钩、点、撇、竖、撇、撇、撇、捺”。
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写字姿势和笔画错误。
展示部分学生的书写作品,进行评价和鼓励。
总结全文,拓展延伸(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总结燕子的外形特点和活动特点。
布置作业:观察一种小动物,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篇短文描述它的外形和活动。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视频导入能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识字教学环节,生字卡片的使用有助于学生准确认读。但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观察和描写方法时,部分学生理解起来还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引导。
来源:慧德教教育